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園林設計課程是園林專業一門專業性很強的課程。園林設計是整個園林行業的基礎和核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東西方文化的交融及人們生活水平與生活質量的提高,其內涵和外延也不斷豐富。園林設計教學應順應其變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環境及教學方法和手段也應該作相應的調整和改革。本文從行業需求出發,分析了高職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迫切性,并提出了改革的主要措施,以期與行業企業無縫對接,培養企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關鍵詞:高職;園林設計;行業需求;教學改革;措施
園林作為一種傳統的景觀形式,在的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冶倡議的指引下,朝著生態節約型方向發展[1]。園林的功能、服務對象及對園林新材料、新技術的使用等方面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園林行業對園林專業學生的從業能力也有新的要求,由此對園林行業的基礎和核心課程園林設計課程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園林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場景、教學手段及教學方法等方面入手,側重野強基礎,重綜合,塑個性冶,實現既滿足學生就業需要,又滿足學生職業發展需要。
1改革的迫切性分析
1.1高職學生自身存在問題
一是學生自身的素養不夠,藝術功底和空間想象力缺乏;二是實踐能力較差,對尺度的概念認識不準,工程技術方面知識貧乏,對設計無從下手,細節把握不準,方案往往憑空想象,不能滿足施工要求[2];三是綜合能力不強,設計內涵不夠。
1.2課程教學中存在問題
課程教學中學生往往表現為對課程理論知識掌握不扎實,課后學習訓練效率低,實踐動手操作能力差,設計綜合素質水平低[3]。
1.3新時期專業發展需要
由于專業領域在不斷豐富,新技術、新材料日新月異,園林設計課程的內容也必然需要不斷充實和完善,致使教學內容日趨龐大而復雜,教學時數與教學需要產生較大沖突。如何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高效地傳授專業知識,塑造視野廣博、基礎扎實的高技能型人才,全方位適應社會與學科發展需要,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基礎課題[4]。
1.4新時期行業發展要求
新時期一方面由于新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及在園林中的運用,引起了園林行業新技術、新材料的革新;另一方面由于東西方文化的不斷交融,促進了傳統園林景觀的回歸和提升;最后由于人們生活水平、生活質量的提高,從國家環境安全到普通百姓的庭院,以及在觀念、理念、質量等方面對園林景觀的功能要求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園林行業的內涵和外延在不斷變化。園林設計從業人員不僅要具有基本的設計能力,更應具有豐富知識且充滿設計個性。許多有識之士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對園林設計課程的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落實高職園林設計課程教學改革迫在眉睫。
2改革的主要措施
2.1強化基礎教學和訓練,提高學生的基本設計能力
設計有其內在的規律,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違背其規律。針對高職學生自身的特點和專業教學的特點,高職園林設計課程教學不僅要區別于普通培訓機構的野短、平、快冶,又要區別于本科院校的本科生教學。在開展基本構成教學和訓練時,在運用人體工程學的基礎上,結合本行業的特點及本行業設計元素的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和訓練。采用具象的設計元素構成教學和訓練模式,在較短的時間內引導學生進入專業領域,以提高學生園林設計的基本素養和基本能力。一是可通過對園林設計方案平面圖的專項臨摹,使學生掌握園林空間布局的特點和構圖手法,挖掘審美潛力。二是可通過對園林造景元素的單項臨摹,使學生掌握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提高設計表達能力。
2.2強化專業知識的綜合訓練,提高學生的綜合設計能力
園林設計作為園林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是對園林專業所有專業知識的總結和綜合運用。
2.2.1注重專業基礎知識與專業知識的聯系。強調行業職業能力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培養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能力。同時,注意行業發展的特點,與學生職業發展接軌。如土壤肥力、植物栽培、園林工程3門課程是相對獨立的,但在園林設計課程中相關知識點是相互聯系的。在園林設計課程教學中必須結合不同知識內容的相互聯系點進行教學。又如,觀賞植物課程教學中講授的是植物的觀賞特性,但在園林設計課程中強調的是行業現有植物的運用。在講授植物種植設計內容時必須強調行業現有的植物及設計區域內植物的運用。
2.2.2注重行業新材料、新技術的運用,與行業發展接軌。要特別強調對鄉土植物、鄉土材料的運用,注意生態節約型園林的設計,與行業零距離接軌。
2.3強調設計的共性和差異性,提高學生的野造血冶能力
2.3.1強調設計的共性,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同一共性的園林綠地,因教學學時的限制,只能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進行教學和訓練。但在方案點評時,應該在設計元素不變的情況下進行設計變通,教師應該與學生進行互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如2017年度全國高職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比賽中有10個不同環境的樣題,這就要求參賽的學生具有一定的變通能力。在實際的設計工作中,所有的設計場地、服務對象及投資等方面都不相同。教師在方案點評時,一定要盡可能地設計限制和約束元素,提高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2.3.2強調設計的差異性,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構成園林景觀的元素是不變的,但園林景觀是千姿百態的。即使同一個設計場景、同一個設計師,若設計的出發點不同,其園林景觀效果也不同。同一設計元素因服務對象、景觀空間大小不同,其景觀效果也不相同。基于此,在進行設計訓練時,針對同一設計場景應盡可能多地提出設計要求和設計條件,以滿足學生之間的交流。
2.4優化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環境,提高學生的個性化設計能力
2.4.1優化教學環境,尊重學生創作個性,提倡個性化設計。園林景觀之所以豐富多樣,一方面是因為地域性文化與造景材料的差異,另一方面是因為設計師個人修養和對設計區域理解的差異。在教學和訓練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尊重學生的創作,正確引導學生對設計場景的理解和設計元素的運用。
2.4.2優化教學內容和教學環節,提倡學生對知識點的個性理解,尊重學生對設計元素的個性運用。作為教師,需要做的是將設計中的各個知識點與設計案例有機結合,深入淺出地讓學生理解,而不是讓學生機械地記憶各個知識點。在講授設計元素運用時,首先應該尊重學生對設計元素的感性理解和運用,然后通過引導上升為理性的理解和運用。
2.4.3優化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因材施教。首先是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比較好的方法有問題教學法、案例教學法、項目驅動法等,現在更多的是大師工作室和名師工作室等師徒式教學方法,不同的教學方法都各有其優缺點,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教學。其次是針對不同能力的學生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不同的學生特別是高職學生,其文化素養、興趣愛好各不相同,作為教師,要做的是要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和特長,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長處。經過幾年的課程教學改革探索,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專業學生參加2017年度湖南省高職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比賽獲得了2個一等獎,參加2017年度全國高職園林景觀設計與施工比賽取得了三等獎的優異成績。
3結語
總之,園林設計課程教學的方法很多。其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與行業企業無縫對接,培養企業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讓喜歡園林、對園林設計感興趣的學生能感受到園林的博大精深、藝術文化價值以及人文精神,培養出有感悟力、判斷力、想象力、交流與協調能力以及科學理性、具有創新能力的社會人才。
作者:陳璟 單位:湖南環境生物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