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院財務會計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醫療收入核算的影響分析。
新制度規定的收入包括醫療收入、財政補助收入、科教項目收入和其他收入,取消了舊制度醫藥收支分別核算的規定,淡化了藥品收入,弱化藥品加成對醫院的補償作用,為醫改實施藥品零差率作了準備。新制度明確需嚴格執行“權責發生制”,更清晰“收入確認時點”,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醫院的醫療收入情況,實現醫院會計信息的真實性與可靠性。新制度規定在醫療收入下增設“結算差額”二級明細科目的核算,解決了醫保按單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和百分比付費等方式結算與醫院按服務項目記費之間可能存在差額的會計核算。
2.成本核算管理的影響分析。
新制度引入了企業財務的核算方法,要求對醫院實行成本核算,細化醫療成本歸集核算體系,全面提升成本管理和控制水平,有助于提高醫院的營運績效。相比較舊制度,新制度進一步落實了權責發生制,加強了會計電算化的應用,提升了會計成本核算質量;增設、合并與調整會計科目,明確科室劃分,指出成本歸集、分攤和各計提方法。這些改變更符合和適應醫院成本核算的需求,促進并完善了醫院成本核算管理體系,為降低醫療項目成本,提高醫院運行效率發揮了積極作用。
3.預算管理的影響分析。
新制度明確規定對醫院實行“核定收支、定項補助、超支不補、結余按規定使用”的預算管理辦法,建立財務信息與預算信息統一會計體系模式。新制度強化了成本核算與預算管理并舉,通過對收入及成本費用的科室核算與分析,實行投資籌資、日常經營等的全面預算管理,整合并合理利用內部資源,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效益,加強預算約束與管理,杜絕浪費與不合理支出,保障預算的完整性與嚴肅性,提升財務管理效率。
二、新制度下醫院財務核算的問題分析
1.對外投資的成本法核算問題。
新制度下,對外投資由原來的權益法轉向成本法核算,被投資單位宣告分派利潤或現金股利時才可確認投資收益,且確認的是被投資企業以前年度經營成果分享給股東的回報。但當投資額處于控股地位或取得股權比例具有重大影響時,執行成本法核算,不能根據占用實際份額衡量被投資公司的盈利水平,不能正確反映其投資回報和經營成果,不能及時提供對外投資的實際獲利信息。
2.醫療風險基金的計提問題。
醫療風險基金按醫療收入的比例計提,分攤至各科室的醫療業務成本,雖在一定程度上平穩了醫院醫療風險,均衡各科室的醫療風險,但不能區別科室的實際風險,不利于科室績效管理,降低了避免風險的激勵程度,最終影響醫院服務水平的提升。
3.結算差額的醫療收入調整問題。
新制度規定,醫院與醫療保險機構結算時,除醫院因違規治療等管理不善原因引起的差額外,其他結算差額應當調整(沖減或增加)醫療收入。但由于醫保機構醫療費總額決算情況通常在次年下達,此時針對決算情況預告書作調整,已不能反映當年真實的醫療收入,在實際操作中難度較大,影響會計信息的及時性與真實性。
4.待沖基金的核算問題。
“待沖基金”的設立,醫院使用財政資金的開支,意味著沒有納入“醫療業務成本”,對“醫療業務成本”的核算不夠合理、不夠全面,既不符合收支配比原則,又不能客觀真實反映醫療業務的全成本。
三、新制度下醫院會計核算的對策建議
為進一步完善財務制度,結合以上提出的核算問題,既要規范會計核算,又要方便成本核算,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對外投資的核算辦法。
對外投資當投資額處于控股地位或取得股權比例具有重大影響時,可采取權益法核算,有利于是正確反映其投資回報和經營成果,及時提供對外投資的實際獲利信息。對外投資額較小或取得股權比例較小時,可采取成本法核算。
2.對醫療風險基金的計提。結合成本核算要求,醫療風險基金每月應按各科室收入預提,預提時貸記“醫療風險基金”,實際發生醫療賠償款時借記“醫療風險基金”;年底決算時進行調整,當某科室實際發生的賠償額超過計提金額時,可根據實際發生金額計入當事科室的“醫療業務成本”,其余部分分攤入其他科室的“醫療業務成本”,真實反映各科室的醫療風險成本和實際績效,便于考核。
3.對結算差額的醫療收入調整處理。
建議根據醫保政策和實際醫保撥款情況,每月進行核對,查明真實原因,及時對結算差額作調整醫療收入處理。
4.對待沖基金的核算。
采用財政資金購買的資產用于醫療業務的,在計提折舊時,應計入相關的“醫療業務成本”或“管理費”等科目,客觀反映醫院的醫療業務成本和經營績效,也便于同類醫院之間的數據比較分析。
四、結束語
總的來說,新制度的實施細化了會計核算和成本核算,強化了醫院的財務管理,滿足醫院經營機制改革的需求,適應醫改的步伐,對醫院的經濟運行起到了積極作用。不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在新制度的執行過程中,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必須在今后的工作發展中予以解決與完善。
作者:張曉燕單位:招遠市全科醫學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