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第三方電子支付現況及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引言
“第三方電子支付”一個熟悉而又有些陌生的字眼,在步入21世紀之后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并應用。隨著網絡經濟的到來,電子商務也成為商品交易的最新模式,但是在交易的整個過程中,交易雙方不能謀面,交易過程中的資金流與物流在時間和空間方面又是相互分離的,無法實現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狀態。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交易雙方的博弈:即賣家不愿意先發貨,怕買家沒有誠信不給貨款;買家也不愿先付款款,怕賣家不發貨或者發假貨。博弈的結果是雙方都不愿意先冒險,網購將不能進行。第三方電子支付正是為了解除交易雙方這種不安全感運用而生的,它在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搭建了一個公共的、可以信任的中介平臺。該平臺通常是一些和產品所在國家以及國外各大銀行簽約、是由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第三方獨立機構提供的交易支持平臺,在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交易中,買方選購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臺提供的賬戶進行貨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賣家貨款到達、進行發貨,買方收到貨并進行檢驗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給賣家,第三方再將款項轉至賣家賬戶。這種支付模式不僅具有資金傳遞功能而且可以對交易雙方起到了約束和監督的作用。像支付寶、財付通、paypal、易寶支付等等,最初的功能都是為了實現這種擔保功能運用而生的。
一.第三方電子支付產業的發展現狀
1、市場更加規范競爭愈加激烈
從時間上來看,雖然早在1998年我國已經有第三方電子支付,但是目前普遍將2005年稱為是中國的“第三方支付元年”。2005年2月,由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寶網花費3000萬美元的巨資開發,聯合中國工商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等國內多家金融機構共同打造出的“支付寶”第三方支付平臺。在2005年前后集中出現了近50多家的第三方支付公司,但市場規模也僅僅只有163億萬,在短短的六年的時間里,第三方電子支付產業經歷了從誕生到成熟的過程。第三方電子支付市場的發展與繁榮,使得更多的商家和企業涉足第三方電子支付市場,第三方電子支付產業在不斷地競爭和整合中發展壯大。進入2010年更是第三方電子支付產業具探析第三方電子支付的現狀與發展前景文/李娜有特殊意義的一年,先是中國移動與中國聯通兩大運營商先后重新規劃移動支付,而后是美國電子商務網站eBay旗下支付系統PayPal宣布與中國銀聯合作,以便中國銀聯的用戶進行海外網站的購物結算,同時又降低向商家抽取的傭金,以對抗支付寶“零交易費用”的競爭策略。8月份“超級網銀”的上線,可以說對那些只做接入銀行業務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2010年9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出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的出臺雖然消除了某些第三方支付企業業務發展的盲目性,使得第三方支付市場更加正規化、健康化。同時也將促使更多的支付服務運營主體參與該市場中來,第三方電子支付市場的競爭將變得更為激烈。根據iResearch艾瑞咨詢的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中國支付行業互聯網支付業務交易規模達到22038億元,同比增長118.1%,并預計未來幾年仍將呈現穩定增長趨勢。另據該統計數據顯示,2011年國內第三方支付企業市場份額中:支付寶以49.0%的市場份額居于市場首位,占據了互聯網支付市場的半壁江山;財付通以20.4%的市場份額位居第二;銀聯在線、快錢和匯付天下,分別以8.4%、7.5%和7.4%的市場占比分居三至五位。
2、拓展業務領域構筑競爭壁壘
從第三方電子支付產業具體的業務操作層面來看,第三方電子支付企業雖然一直在不斷完善自身業務,但政策監管的空缺,卻縱容了亂象叢生的生存環境:諸如盜號、竊取密碼、釣魚網站、詐騙、涉黃、涉毒、洗錢、逃稅等與其相生相長的各種問題接踵而至。無數行業發展史表明,初期國家為了支持某行業的發展,總是給其提供寬松的環境,甚至對一些打擦邊球、鉆政策空子的行為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但發展到一定程度特別是高速發展的時期,國家有關部門就會插手進行管理,提供必要的、有效的規范、監督與管理,以保證行業繼續健康發展。2010年6月21日,中國人民銀行出臺了《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該《辦法》的重拳出臺大大規范了當前發展迅猛的第三方支付行業,對其起到了的引導作用。獨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的商業模式并不復雜,競爭壁壘也不高,有人將其盈利模式形象地比喻為收取各種資金在賣家和買家之間流轉的“過路費”,單一而透明的盈利模式,使得其背后的利潤點也是非常低而單一的。所以,第三方電子支付平臺必須要想構建自身的競爭壁壘,增強競爭優勢,就又必要走規模化、獨特的自身定位及向行業的縱深方向發展的路子。所以,眾多第三方電子支付除了專為網絡交易平臺及網絡交易服務平臺提供支付服務之外,都紛紛開始涉及保險、航空、票務、基金、房產等,覆蓋了從B2B、B2C、C2C、網游到航旅、教育、生活服務、公共事業繳費等眾多領域。
據易觀國際數據顯示,2010年受央行利好政策的影響,支付企業加大了投入力度,開始了差異化的發展戰略,支付寶、財付通依托龐大的用戶規模,推出面向生活服務的開放平臺戰略;快錢、匯付天下、易寶等企業依托其行業解決方案方面的經驗,加大了在航空旅游、保險基金、教育等領域的拓展。隨著網絡經濟的滲透,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家庭繳費也逐漸趨向網絡化。自2010年4月份以來,國內多個大城市相繼開通以支付寶繳納水電費以及暖氣費等相關費用的渠道。支付寶在2011年推出”快捷支付”和”快捷登錄”計劃,極大的提高和改善了支付成功率和用戶體驗,使其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優勢進一步擴大。此外,支付寶還通過收購安卡支付,與銀行和航空公司的戰略合作等方式進一步鞏固在航空等傳統領域的行業地位。財付通除了傳統團購、游戲等優勢領域和基金、保險等金融領域的加速合作拓展外,一方面,推出了“財付通一點通”(信用卡快捷支付)業務,大幅改善了用戶支付體驗;另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完善為物流和鋼鐵等行業提供的行業解決方案業務體系,利用大宗交易拉升整體業務量的快速增長。銀聯在線支付則強力推出了”銀聯在線支付”和”銀聯互聯網手機支付”兩項業務,以及認證支付、快捷支付等服務;并依托其傳統金融機構背景優勢,拓展航空、保險、通信、快速消費品等行業,推出行業解決方案業務,拉升整體交易規模。而對于主要面向行業應用和企業服務的快錢和匯付天下,2011年逐步從網絡購物、商旅服務等傳統意義的第三服務產業,向傳統金融、直銷、物流等交易規模更大、信息化需求更高的第二產業甚至是第一產業進行產業鏈縱深拓展。易寶支付更是在前幾年就聯合國內多家銀行開通網上話費繳費的業務,并在國內多類考試繳費中引入網上繳費功能等。這無一不彰顯了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持續創新在傳統行業的拓展與應用。
二.第三方支付的發展前景思考
支付牌照的頒發對于電子支付產業而言,可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它讓第三方支付行業的法律地位獲得市場的肯定,被正式納入到國家的政策監管體系之下,這有利于第三方支付行業朝著更加規范、健康的方向發展。對于很多提供第三方支付的企業來說,獲得牌照僅僅是一個開幕,在未來的發展中只有不斷尋求業務創新、拓展業務領域、進行差異化發展、創新新的盈利模式,才是企業生存壯大的關鍵。
1.支付移動化
移動支付眼下已然是移動領域最熱門的應用,據易觀國際日前的報告顯示,2011年中國移動支付市場發展迅速,全年交易額規模達到742億元。移動支付正在成為電子支付業繼卡基支付、網上支付后出現的又一股新興勢力。國內的部分城市已經開通了手機支付業務,乘坐公交車、訂酒店、訂機票可以通過刷手機來完成,另外,手機還可以實現手機購物、食堂吃飯、買彩票等。正是由于移動支付未來的發展前景誘人,因此,移動支付已成各領域企業都看好的未來兵家必爭之地,各支付廠商紛紛加大了對移動支付領域的開發和推廣力度。支付寶、財付通、快錢、匯付天下等互聯網支付廠商紛紛推出移動支付產品;三家電信運營商也已于2011年相繼成立支付公司。
2.支付全球化
2011年,中國跨境電子商務小額出口業務的總體規模超過100億美元,同比增速超過100%,并由此帶動了跨境第三方物流、跨境支付等相關行業的迅速發展。然而,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支付環節長期以來一直被未取得國內支付業務許可證的外資支付機構壟斷。面對境內細分市場的激烈競爭和海外支付企業的進入,跨境支付市場無疑是第三方支付的下一個爭奪點。隨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塵埃落定,中國第三方支付企業正在加速布局跨境支付領域。截止2011年11月,國內已有包括支付寶、財付通和快錢在內的多家第三方支付企業以及銀聯涉足跨境支付業務。預計未來跨境支付競爭將愈加激烈。
3.支付多元化
隨著政策環境的逐步規范,第三方支付步入多元化發展快車道。一方面,體現為運營主體企業的多元化。截止2011年底,已有101家支付企業獲取牌照,這些企業涉及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等眾多業務領域。另一方面,體現為支付業務的多元化。隨著政策地位的確立,第三方支付企業得以在橫向層面拓展更多的服務行業和領域,同時實現在不同業務領域產業鏈上的縱深拓展,為企業創造出新的盈利增長點。
三.總結
隨著各家獲牌企業投入力度的加大、行業內部整合的推進以及場外資源的進入,未來第三方支付市場的競爭將進一步加劇,第三方支付行業的發展模式也將醞釀新的突破。今后整個行業將得以加速整合,資金、人才、技術等各種資源也將加快進入。在更為規范的市場環境下,整個產業必將迎來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