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影響電子商務績效的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變量選取
1.1被解釋變量
本研究中被解釋變量一共包括3個:電子商務戰略規劃能力、組織管理、企業技術支持。其中,戰略規劃能力,具體包括清晰的戰略目標、明確的戰略規劃、高級管理層對電子商務重視度等3個測量維度,共4個問項。組織管理包括5個測量維度:組織結構調整、組織人才培育、組織業務整合、客戶培養、客戶體驗提升,共9個問項。技術支持包括3個測量維度:技術相容、交易技術支持、物流技術支持,共5個問項。
1.2解釋變量
本研究中解釋變量即電子商務績效,績效測量是整個動態評價過程的終端,其目的在于測評電子商務的價值水平。從銷售額、交易成本、客戶滿意度等方面共設計了4個問項。
2假設
1)電子商務戰略規劃能力與電子商務績效之間關系。
企業電子商務戰略規劃支持企業戰略的實現,制定適合企業戰略并適時調整,才能明確電子商務方向。黃京華認為電子商務戰略是任何一個組織采納電子商務不可或缺的要素,戰略要素包括制定和調整電子商務戰略。另外,對于中小企業而言,由傳統的商務模式轉向電子商務是一件極為審慎的戰略,需要決策層的統籌規劃。電子商務的實施不僅需要對現有企業的資源進行重新規劃,而且需要對現行的組織架構與規章體系進行變革。電子商務技術作為一項新技術,其采納必然需要高層領導的理解、參與和高度支持。嚴建援指出企業領導層的認識和重視程度也是我國企業采用電子商務的重要影響因素。綜上,本研究在戰略規劃的維度下,將從清晰的戰略目標、明確的戰略規劃和高級管理層對電子商務重視度3個方面來衡量電子商務戰略規劃能力。并提出以下假設:假設H1:電子商務戰略規劃能力對電子商務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2)組織管理與電子商務績效之間關系。
組織管理是指企業開展電子商務所具有的協調和整合組織內部活動及便利客戶和供應商活動的能力。部分學者認為,高層管理者的協調程度正向影響電子商務實施績效的擴散。RaymondBergeron&Blili認為,組織管理模式對于電子商務績效產生正向影響。OnurKerimoglu,NuriBasogLu和TugrulDa-mi認為,組織吸收能力正向影響電子商務績效。Delone&McLean認為客戶的使用和滿意是任何一個信息系統成功的要素,同樣也是電子商務成功的要素。美國、韓國和日本的被調查者也都認為客戶是電子商務成功的要素。由此可見,如果企業的客戶中認同電子商務的客戶較多,企業認為通過電子商務系統能及時了解客戶需求并迅速地反饋,那么企業電子商務績效能得到提升。綜上,本研究認為在組織管理維度下,組織結構、組織人才培育、組織業務整合、培養客戶、提升客戶體驗這5個方面對企業電子商務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假設H2:組織管理對電子商務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3)企業技術支持與電子商務績效之間關系。
對于企業,信息化水平是開展電子商務的基礎。電子商務的應用對于企業內部流程信息化和系統集成化有一定要求。WeiyinHong和KevinZhu認為,企業環境的IT技術成熟度對電子商務績效產生正向影響。Poon和Swatman主要探究了技術的相容性對電子商務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中小企業在運用電子商務時,其內部信息系統很難與外部系統融合。Zhu等應用TOE框架構建了金融企業電子商務績效影響因素模型。其中技術特征(主要包括正在應用的電子商務技術、面向客戶的前向功能、后向整合企業內外部資源的能力)正向影響電子商務績效。綜上,本研究認為,在技術支持維度下,技術相容、交易技術支持、物流技術支持這3個方面對企業電子商務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基于此,提出以下假設:假設H3:技術支持對電子商務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
3數據收集和統計分析
3.1數據收集
調查問卷由兩個組成部分構成,除了上述的3個被解釋變量外,增加了企業所屬行業、開展電子商務的時間等問題,一共涉及24個問題。調查主要面向順德區中小企業的高級管理層。共發放問卷650份,回收問卷139份,其中有效問卷為112份,問卷有效回收率為80.6%。這些企業主要涉及制造業和零售業。另外,從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時間來看,開展電子商務時限主要集中在3年以上,其次是2~3年。
3.2統計分析
3.2.1信度和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因子分析,通過Cronbach''''sα來測量信度;用因子分析法來測量效度,通過KMO值和巴特利特球形檢驗。信度分析結果顯示,Cronbach''''sα值均高于0.8,遠大于0.5,說明該研究的4個變量全部可信。因子分析結果KMO值遠高于0.5的臨界值,并且巴特利特球形檢驗拒絕了相關系數為單位矩陣的假設(Sig.=0.000),也說明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3.2.2相關性分析
本研究的變量之間相關系數在0.478與0.783之間,大部分變量間相關系數大于0.5,說明有些變量間可能存在強相關,因此需要進行變量間多重共線性分析。
3.2.3變量多重共線性分析
本研究中變量之間相關系數都高于0.50,靠近0.8,說明各變量之間可能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問題。當方差膨脹因子VIF≥10,則說明變量之間存在嚴重共線性問題。各變量的VIF的最小為3.08,最大為3.172,因此各變量之間基本不存在共線性問題,數據可以進行多元回歸分析。
3.2.4多元回歸分析
本研究采用多元回歸分析對假設H1至假設H3進行檢驗。本研究采取強迫進入法(enter)作為回歸分析方法,將所有預測變量全部進入回歸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OLS)進行模型估計。企業戰略規劃能力、企業組織特性對電子商務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企業技術支持對電子商務績效影響不顯著。另外,R2為0.304,調整后的R2為0.285,F值為15.739,顯著性在0.000水平,說明回歸方程是高度顯著的,拒絕系數全部為0的原假設。
4實證結論
4.1電子商務戰略規劃能力對電子商務績效的影響
研究結果表明,“電子商務戰略規劃能力對電子商務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H1)”假設得到了支持,說明企業電子商務戰略規劃能力與電子商務績效存在顯著正向影響。基于此,企業高層管理者應高度重視電子商務在該企業的應用,并在明確企業戰略規劃同時,明確電子商務戰略規劃以及制定出清晰的電子商務戰略目標是影響電子商務績效的重要決定因素。
4.2組織管理對電子商務績效的影響
研究結論顯示,“組織管理對電子商務績效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H2)”假設得到了支持。說明企業組織管理與電子商務績效存在顯著正向影響。基于此,企業在實施電子商務過程中,應重視組織結構的調整,如重視電子商務流程的規范和優化,以及人才培育如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育,同時對線上線下業務進行整合調整,培養客戶的同時通過豐富電子商務功能和提供差異化產品或服務來提升客戶體驗,以得到最大化的電子商務績效,這也是企業應該認真思考和努力做到的關鍵要素。
4.3企業技術支持對電子商務績效的影響
有不少文獻認為企業技術支持對電子商務績效有影響,如Zhuang和Ledere從企業資源觀的角度出發分析了電子商務技術對電子商務績效的影響:認為信息技術對企業的電子商務績效有影響。但本研究的實證結果顯示技術支持對電子商務績效的正向影響的假設不成立,即不支持“技術相容”、“交易技術支持”和“物流技術支持”對電子商務績效的正向影響的假設。本研究認為主要原因是目前被調查大部分中小企業是借助于第三方電子商務平臺(B2C模式)進行電子商務活動,企業更多的是如何利用第三方平臺來提升銷售額,未涉及太多技術因素在內。在這種背景下,技術支持對電子商務績效不存在顯著影響。盡管實證研究的結論顯示技術支持對電子商務績效的正向影響不成立,但本研究認為企業在電子商務實施過程中不能忽視技術支持這一部分內容,因為較好的技術相容性、交易技術支持和物流支持能更好的輔助電子商務的實施,從而可以達到更好的電子商務實施效果。
5建議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討產業轉型背景下影響順德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績效的關鍵因素。通過對順德地區112個有效樣本進行統計分析發現,戰略規劃、組織管理對電子商務績效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而技術支持對電子商務績效的影響則不顯著。據此,企業在實施電子商務活動過程中,尤其高層管理者應重視電子商務在該企業的應用,明確電子商務戰略規劃以及制定出清晰的電子商務戰略目標;另外,應重視重視電子商務流程的規范和優化、電子商務專業人才的培育,同時整合調整線上線下業務,豐富電子商務功能和提供差異化產品或服務來提升客戶體驗,帶來最大化的電子商務績效。本研究得到一些結論,但仍存在不足,如目前企業實施電子商務的形式多樣,本研究未區分不同電子商務形式;樣本選取方面,樣本主要來自順德區的中小企業,將來可以進一步擴大研究范圍。
作者:周蓉單位: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