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創業課程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行動導向法的內涵
行動導向法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項目驅動、案例分析、角色扮演以及情景模擬等多種模式,其目的在于通過學生的親自參與和深入體驗,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和應用創新的關鍵能力。
(一)項目驅動這是行動導向法中的一種代表性的教學方式。將一個相對獨立的工作項目,交由學生自己處理。通過實施一個完整的項目流程而進行的教學過程。教學活動可以采取小組討論、協作學習的方式,特別適合于應用實踐類型的課程教學。
(二)案例分析向學生提供一段企業背景資料,然后提出問題,在問題中要求學生仔細閱讀理解案例內容,結合所學過的理論知識,正確分析或合理評價,或針對案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建議等。案例分析具有綜合性強的特點,考查高層次的認知目標。通過分析某個具體案例,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程度得到考查,而且也考查了學生的理論知識的實際運用能力。
(三)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不需要課前作任何繁瑣的準備。這種生動的教學方法主要把表現的機會留給學生,而教師作用則是清楚傳達課程的學習目標,針對扮演的情景安排好角色位置,并且提出相應的思考問題等。角色扮演法適合的課程范圍及對象較寬廣,同時也比較簡單省事。
(四)情景模擬這是一種行為測試手段。在這類測試中學生往往是針對從事的工作崗位進行“實地”測試。教師為學生小組提供代表性的模擬情景,讓他們完成職業崗位分配的典型任務,然后對其工作質量和效果進行評估。
首先,高校創業教育普遍滯后,創業教育模式急需更新。目前我國高等院校的教育觀念的總體水平比西方發達國家低很多。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強調大學生的創新能力,在教育過程中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動手能力和創新創業思維。在政府部門和院校的相關鼓勵政策支持下,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積極性顯著激發,依靠自身的新穎想法解決了社會的實際問題,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雖然我國高校的教育方式有所創新,但大部分課程內容的設置還是停留在理論灌輸的層次。其次,大學生創業素質需要提高,企業需求與人才培養脫軌。作為開展校園電子商務創業來說,從事該項創業的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業素質。據調查顯示,大學畢業生創辦企業5年內存活率僅為30%,比社會平均水平低20個百分點。[1]高等院校開展創業教育應當把提升學生的創業綜合能力和素質作為首要的教育目標。大學生作為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社會群體,其創業能力水平高低對激發社會創業熱情,帶動萬眾創新,增添社會活力至關重要。再次,高校畢業生創業率低,政府扶持政策難以落地。2013屆大學畢業生創業比例僅為2.3%,這種比例說明我國高校畢業生的創業率相當低,與發達國家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政府部門主要關注大學畢業生就業,并對大學畢業生就業率進行排行公布,但對大學生創業工作沒有實行相應力度的指導監督。政府、金融、稅收等相關部門和機構推出的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限制條件過多,申辦程序繁瑣,優惠門檻偏高。最后,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效果有待提高。在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課程時,首先要對相關教材進行改革,建立一整套相對完整的課程資料庫。然后,最關鍵的環節就是對課堂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如果只是把創業教育當做一門專業課程來講授的,就不能突出該課程的靈活性和創新點,應當是和學生一起分享相關創業經驗的過程。教授該類創業課程的教師通常要有自己的創業經歷和豐富的創業經驗。
三、行動導向法在電子商務創業課程中的實踐運用
學習領域:電子商務創業管理;學習情境:個人網店或企業商城的建立與運營;目標群體: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授課時間:第三學年第二學期;教學環境:多媒體電子計算機教室、C2C電子商務平臺(如淘寶網)、B2B電子商務平臺(如ECShop)。教學目標和方法:使學生能夠依照要求完成個人網店或企業商城的建立和運營,自行選擇軟件應用工具設計和制作網店或商城網頁。專業能力方面正確使用電腦和設計軟件設計個人網店或企業商城,能設計制作個人網店或企業商城首頁,熟悉運營流程和日常管理,應用相關營銷工具和方法進行產品推廣。教學過程:1.教師下達項目書,各小組確定項目。每班4~8人自由組合小組。每個小組選擇一個項目主題,可以建立一個個人網店或企業商城,制作過程要求體現分工協作精神。2.全體小組成員分工協作,制訂創業計劃書。各個小組按要求進行市場分析,確定創業目的及功能、規劃網店內容、策劃網站結構,網頁設計的技術方案選擇,制定運營計劃和網絡營銷策略。3.創業計劃審核。小組成員討論創業項目計劃,并提交教師審核,共同找出所設計方案的缺陷,并加以及時修正。4.項目模塊實施。應用軟件工具進行個人網店或企業商城的網站制作。5.檢查評估。測評可以分為小組自評(20%)、小組互評(40%)和教師評分(40%)。
四、建議與對策
第一,高等院校開展創業教育應當與市場接軌,創建職業導向的教育模式,強調培養滿足社會和企業需求的應用型人才。在開展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可選擇校園電子商務作為學生的學習領域。通過課堂理論知識的講解,傳授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心理以及創業精神等幾個方面相關電子商務創業知識。可以通過開展創業培訓班或創業協會等形式,促進學生創業的積極性。讓學生了解開設一個電子商務公司的流程,如何運營電子商務業務,如何建立企業文化以及企業融資等各方面的內容。第二,電子商務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不僅學習計算機網絡、網站建設等技術課程,還學習管理營銷、國際貿易以及物流服務相關知識。大學專業課程結束后,學生往往感覺自己什么都學了,卻什么都不夠精通。存在這個疑惑的背后實際上就是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沒有機會得到鍛煉。盡管相關課程有相應的實訓環節,但基本上是通過電子商務實驗室或企業沙盤化實驗室的軟件操作。電子商務相關技術發展迅速,模擬軟件顯然不能夠滿足新的商業模式和業務模塊的出現,與企業開展電子商務的實際過程有較大的差別。可以通過創立校園電子商務創業孵化中心的模式,或者與企業對接建立學生實習基地方法開展校園電子商務創業教育。第三,教育主管部門不僅要關注高校的就業水平,也要重視畢業生的創業能力,對創業培訓工作做得好的高校,應及時總結經驗,適時推廣,充分發揮創業促就業的倍增效應。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增加創業資金額度和受益面,財稅、工商、社保等部門應更好地負起主管部門的責任,增加政策信息透明度,簡化審批手續,放寬經營條件,吸引社會風險資金支持,為更多的大學生創業創造條件,提供便利。同時可以邀請成功人士分享創業經驗,激發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自信。第四,高校教師積累創業經驗可以從帶領或指導學生進行校園電子商務創業開始,可以較快地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在開展校園電子商務創業活動中,師生互動較多,教師將以指導教師的身份參與到校園電子商務的實踐活動中,可以接觸到成功的案例,也會經歷失敗的教訓。通過切身經驗的積累,在今后的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增加許多詳實生動的案例素材,這些有價值的資料也對指導學生的實訓活動提供有效的對策。通過教師和學生的互動,不僅可以提升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對學生未來創業的成功機會也起到促進的作用。
作者:楊帆靜 單位:集美大學誠毅學院管理系電子商務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