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商務在農村的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伴隨著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中國經濟在全球經濟市場的帶動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中國農村的經濟建設和發展是中國整體經濟現代化建設的關鍵部分。近幾年,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促進了中國城市經濟的迅速提升。電子商務的產生,促進了市場了多元化競爭體制的發展。在愈演愈烈的市場經濟競爭的體制影響下,利用電子商務作為新型媒介促進農村經濟水平的提高成為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部分。本文筆者通過電子商務在中國農村的發展作為本文論述的主要內容,希望為農村經濟建設提供一些借鑒。
關鍵詞:
電子商務;中國農村;經濟建設
前言:
伴隨著中國國力的不斷增強,國家各級政府對農村的經濟建設關注度逐漸提高。中國在進行農村經濟建設的過程中存在許多生產和銷售的問題,農村有很多土地進行農作物種植以及水果蔬菜的種植,這些農作物和水果蔬菜在進行培育之后,通常是沒有銷售渠道接收,造成大面積的水果蔬菜爛到地里,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電子商務的產生,促進了市場經濟的多元化的發展。農村經濟的發展可以高效利用電子商務進行各種水果、蔬菜、農作物等農業生產的相關產品的銷售。由此,電子商務對于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本文筆者通過對電子商務在中國農村的發展作為本文主要研究內容,作出如下論述:
一、電子商務在中國農村發展的概述
(一)電子商務的概念。
電子商務在不同國家和領域,其含義和包含范圍是不同的。電子商務的應用技術模式大體是相同的,其都是利用電子信息技術的相關設備和網絡技術進行的商業交易模式。電子商務的不斷發展和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子商務不再局限于購物和物流,隨著近幾年各種金融公司的開發,電子商務也包括證券的購買、基金等各種理財產品的銷售和購買。電子商務從廣義和狹義進行劃分,其中廣義的電子商務,其主要是指各個企業、公司等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利用互聯網和相關電子信息技術的手段進行商業交易活動。狹義的電子商務,主要是指利用互聯網相關的電子工具所進行的有關商務貿易的相關活動。例如:利用廣播、電視計算機網絡進行的廣告播放等形式,都可以成為電子商務。從廣義和狹義區分的電子商務,其重點都涵蓋了兩個重要內容,第一都是需要通過互聯網進行的相關商業活動,第二是需要一個互聯網的平臺。這兩點是電子商務不可缺少的組成因素[1]。
(二)電子商務在中國農村發展的意義
1.電子商務有利于中國農民了解市場的最新動態。
中國農村的經濟發展建設的過程中,農民的生產水平尤為重要。傳統農民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其所選擇的農作物的類型和種植農作物的時間,既是受到傳統種植經驗的影響和往年的市場銷售情況,也受到了當地氣候環境的影響。農民很少能夠依據近期的市場波動形式,進行產物的種類的選擇和生產。農民的生產的過程與市場發展不能相依而行,這種情況大大增加了農民的生產的風險。電子商務在農村生產建設中,農民對電子商務的有效利用,可以為農民提供最新和最前沿的市場銷售的相關信息。農民可以根據自己所在區域的氣候類型,利用網絡進行相關農作物的市場需求和未來市場相關農作物的價格變動趨勢。從而利用市場的變動態勢來決定農業的生產方向,進而對農村土地的利用率進行大規模的提高和應用。電子商務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建設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支持[2]。
2.電子商務成為鏈接中國農村的小農戶與大市場的橋梁。
近幾年,中國的一二線城市和大中小城市對各種農作物和水果蔬菜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對綠色產品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城市中的相關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主要由大型的供貨商將相關農產品提供給城市中的超市。一些大型的種植基地和供貨商以及進行產品銷售的超市已經形成較為全面的銷售網絡。中國農村存在著大量的種植農作物和相關農產品的大量小農戶。這些農戶對農作物和相關農產品進行種植之后,沒有完整的銷售網絡,使農村的小農戶無法與大市場進行連接。電子商務的引進,將農村的小農戶的農產品通過電子商務提供的平臺,使小農戶與大市場進行緊密的連接,從而促進農民經濟收入的提高和國農業生產水平的快速發展[3]。
3.電子商務為農產品開拓了銷售渠道。
中國農村的農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的過程中,其銷售的渠道成為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關鍵。中國農村的農產品由于長時間與市場信息相脫節,無法與市場的發展趨勢進行農產的選擇和種植,常常造成大部分農戶進行盲目的農產品的種植,產品的產出之后,其銷售成為一大難題,往往是因為無法與市場發展同步,造成農產品大量的滯留而賣不出去。還有一種情況是農戶沒有農產品的銷售渠道,無法將農產品銷售處去。電子商務的引進,可以有效解決農民的銷售難題。農民可以根據網上公布的市場信息進行價格的定位和農產品種植的選擇,從而實現農產品高效的銷售出去,提高農民的經濟收入。農民也可以根據自己的農產品的產出的時間和農產品的特點在網上進行公開的出售,這樣就會有很多的采購商根據網上公布的信息與農戶聯系,促進農戶的銷售渠道的增加,從而提高農村的農業經濟建設[4]。
二、電子商務在中國農村的發展中出現的問題
(一)中國農村的電子商務信息化的基礎設施薄弱。伴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迅速提高,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新型的商務形式的產生。電子商務的主要應用媒介是互聯網?;ヂ摼W在各大城市的占有率幾乎可以與各大城市的電網不相上下,基本上有電的地方就有網絡。而農村的互聯網的建設相對落后,農村中應用電腦的人數少之又少。沒有用戶使用電腦,那么網絡的布線和應用自然要落后于各大城市的發展形勢。電子產品更新速度很快,中國農村對于與互聯網相關的各種電子產品的應用效果很低。中國農村的電子商務信息化的基礎設施薄弱很大程度受限于農村經濟和文化的發展水平[5]。
(二)中國農村的農戶缺少對電子商務信息相關知識的了解。
中國農村的大部分農戶的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對新型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差。農戶對大量計算機相關知識內容了解的很少,對新興的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內容不能夠很透徹的進行理解和相關技術的操作。中國農村大部分農戶經常打交道的就是土地,“面朝黃土,背朝天”是中國農村傳統農戶的生活寫照,大部分農戶沒有渠道去接觸各種新興事物,對傳統觀念影響很深。中國農村的農戶對于電子商務能夠帶來的大量有關市場信息的內容,沒有足夠信息去開拓和了解。農村的相關干部其知識能力水平很差,不能夠將網絡經濟的高效作用引進到中國農村的建設中[6]。
(三)針對于中國農村所設置的農業網站較少。
電子商務有關農業信息建設的農業網站相對較少。農業經濟建設的內容相對廣泛。農業經濟建設在各個地區和不同氣候區有所不同。國家和各大企業對不同區域的農業相關信息的網站建設的支持力度不夠。由于農業網站要依據不同氣候和不同產品以及不同區域,其政府的政策扶植的條件不同,很難建立統一的標準。從而增加了農業網站設置的難度。農業網站的建設不僅需要政府的支持也需要企業的投資。農業網站的建設有很多信息的挖掘需要大量人力深入農村基層進行了解,這樣增加了企業的投資額度,但農業網站的建設的回饋率是較為緩慢的過程,這是企業投資人不愿看到的,所以農業網站的建設由于以上原因設置量較少[7]。
三、電子商務在中國農村發展的策略
(一)各級政府加大農村的電子商務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
各級政府要對各地區不同區域和氣候特點的農村給予相關的政策支持和資金的補助,為各地區的農村引進計算機,其計算機的應用特點主要在于成本低且功能齊全,政府要不斷加強農村互聯網絡的設置與安裝。盡量達到網線入全村,計算機家家都能使用的新型農村建設的狀況。政府在進行電子商務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過程中,可以依據各個農村發展的經濟條件,依據不同的經濟水平,給予不同的扶持政策,這樣可以有效將政府資源進行合理配置,促進農村的經濟建設和發展。
(二)加大農村電子商務信息知識的宣傳。
農村很多農戶對電子商務信息的相關知識內容了解的較少且不能準確的理解相關的信息內容。政府要組織相關的培訓團隊對農村各個村官進行網絡信息和電子商務信息的培訓,并對計算機的有效應用給予相應的培訓。各個村官根據所學到的內容建立農村按村組進行走訪和整體培訓,將電子商務信息知識內容能夠全面的落實到每一個農戶家中,最起碼要保證農戶家中有一人會使用計算機,會利用電子商務的信息內容進行農作物的生產規劃。政府要提高農村的各個農戶對電子商務信息的信任度,并組織專業的農業發展專家定期到各個農村進行專題講座,將最新的種植技術和不斷發展的電子信息知識帶給廣大的勞動人民。加強對農村電子商務信息知識的宣傳和普及,能夠全面促進農村經濟和文化水平的提高。
(三)建立適合中國農村發展的電子商務平臺。
中國有關農業的相關網站較少。中國政府要加大支持中國農村發展電子商務平臺的力度。利用高速發展的電子信息技術和網絡信息技術,研究和學習國外已經發展成型的農產品網絡交易模式和農產品購進、銷售等各個環節的電子商務平臺。對國外農產品電子商務平臺的優點中國可以進行技術和理念的引進,依據中國各個地區氣候特點和區域的不同政策,建設區域型農產品的交易商務往來的電子商務平臺,并在電子商務的系統中設置相關數據的分析軟件,可以及時向各個地區發放其所在區域的市場特點和價格走向。根據不同產品的全國范圍內的銷售網絡和市場形勢,建立產品特色的網絡交易平臺,這樣促進了產品的生產和拓展了市場范圍。電子商務中的不同環節都需要人工根據具體的銷售情況和交易情況進行相關數據的輸入,確保電子商務平臺的信息準確性和及時性。建立適合中國農村特色發展的電子商務平臺,從而實現中國農村生產水平的迅速提高[8]。
結論:
電子商務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市場多元化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了一種新型的商業模式的產生。電子商務能夠促進社會中很多行業的高速發展,同樣也能夠為提高中國農村的經濟發展水平。電子商務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信息技術支持和市場交易途徑。電子商務在農村發展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農業的生產水平也能夠增加人民的收入。從而實現中國經濟建設整體的提高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會全.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研究述評[J].安徽農業科學,2014,13(05):1539-1541.
[2]高飛,李奕.中國農村電子商務市場發展前景研究[J].現代商業,2014,14(24):107-108.
[3]于丹丹.基于SWOT分析的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前景[J].北方經貿,2014,03(08):49-51.
[4]許嬋,呂斌,文天祚.基于電子商務的縣域就地城鎮化與農村發展新模式研究[J].國際城市規劃,2015,09(01):14-21.
[5]劉利猛.移動互聯網、電子商務與物流在我國農村地區的協同發展研究[J].物流技術,2015,15(04):208-210.
[6]劉靜,李佳樂,劉常瑜.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帶動農村經營新模式[J].安徽農業科學,2015,16(20):293-295.
[7]賴金生.加快我省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刻不容緩[J].理論導報,2015,01(06):38-41.
[8]顧淑林.包容性創新和淘寶村現象:電子商務與中國農村社區嵌入型創業[J].經濟導刊,2015,11(09):65-73.
作者:王靖雯 薛玉玲 單位:佳木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