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對接產業的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因電子商務行業的發展,中職電子商務專業受行業影響,呈現不斷發展的趨勢,在急速發展的情況下,學校培養的學生不能滿足企業的要求,對電子商務專業對接產業發展進行專業建設成為中職學校迫切解決的問題,本文從該角度入手進行闡述。
關鍵詞:
電子商務專業;對接產業發展;專業建設
隨著全球經濟化和信息化的到來,電子商務呈現大好的發展勢頭,很多中職學校根據時代的需求陸續開辦了電子商務專業,專業發展勢頭強勁,但是出現了一個現象,一方面電子商務專業學生找不到對口的工作,另一方面用人單位找不到滿意的電子商務專業學生。現行的教學以課程為依托,開設相關實習或者實訓課程,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力,學生是配合教師授課的“配角”,教學內容以教師安排為主,學校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檢測的標準。雖然現行的教學對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有一定幫助,但是從企業的要求人才的角度來說,學校培養的學生還不能直接上崗。在電子商務行業迅速發展的大環境下,學校必須認真反思學校的辦學模式和思考學生的出路,對接產業發展進行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急不可待。
一、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現狀分析
(一)專業定位不準確,培養目標較為模糊。因行業發展飛快,導致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量大,為了滿足行業的需要,很多中職學校都開設了電子商務專業,但較多的學校對專業認識不到位,專業定位較為廣泛或者不準確,人才體系不健全,電子商務人才培養目標較為模糊,培養“萬能型”人才并不符合用人單位的要求。
(二)課程設置跟不上時展的步伐。學校開設的課程覆蓋了計算機技術、管理、現代物流、國際貿易、經濟、金融、法律等諸多領域,課程體系是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管理學、經濟學等學科課程的集合,課程設置缺乏重點,系統化有待加強,學科之間有機融合深度不夠,沒有真正形成電子商務特色。
(三)老師缺乏行業經驗支撐教學。從事電子商務專業的大部分教師都不是科班出身,一般是從管理、經濟、計算機、貿易、物流等專業轉行而來的,因此,教師知識儲備缺乏系統性、實用性。教師對電子商務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基本上來自自學或者有關研討會或培訓,相對來說,教師實踐經驗匱乏,對教學有一定的影響。
(四)學生知識和技能來源于間接經驗。雖然很多中職學校都在不斷改革,提倡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人,讓學生“做中學,學中做”,但是因教師條件、學校條件、學生水平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改革并不徹底,學生在課程上還是以配合教師授課為主,在上課期間利用學校的虛擬的實訓場地模擬練習,或者短時間去企業參加學習,缺乏實踐經驗,離直接上崗的路還有一段距離。
(五)校企合作力度不夠。在為學生聯系頂崗實習、就業單位的時候,很多中職學校都感覺很吃力,在這一過程中,學校主動聯系企業,往往聯系的企業不多,或者聯系的企業提供的實習、工作崗位不滿意。企業也想找學校合作,可是選擇不到合適的學生。學校和企業合作力度不夠,缺乏統一協調組織和機制,溝通渠道不暢順,缺乏相互理解。總的來說,影響了校企合作的發展。
二、對接產業發展的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思考
為了促進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的發展,必須做好對接產業的專業建設工作,可以從以下方面開展專業建設:
(一)正確定位專業就業方向,是培養合適的人才的指導思想。從企業對電子商務人才需求的角度出發,得知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方向定位為技術型和商務型電子商務人才。前者主要在電子商務平臺規劃、網絡編程、電子商務平臺安全設計、電子商務網頁設計,數據庫建設、站點管理與技術維護等崗位工作,其要求熟悉電子商務技術,掌握最新的進展,擁有豐富的現代商務知識,能挖掘商務需求,會做電子商務;后者以網站為依托,為企業開拓網上業務、網絡品牌管理、客戶服務、頻道推廣、客戶管理和網站推廣等工作,其必須熟悉現代商務活動、商務需求,需擁有知識,懂得電子商務“能做什么”。這樣專業定位明確了,教學才能有條不紊地開展。(二)開設產業對接特色的課程,是促進專業發展的加速劑。一般電子商務專業一二年級開設理論課和實訓課程,三年級參加頂崗實習。學校的課程除了基礎課程和政治課程以外,專業課主要有《電子商務概論》、《網絡營銷》、《網頁設計》、《商品拍攝與圖片處理》、《電子支付》、《電子商務物流》、《商品學》、《網店裝修》、《網店運營與推廣》、《客服關系管理》、《商務軟文寫作》等課程和相關實訓,隨著行業的發展,大家用手機購物成為主流,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和客人對購物安全的重視等情況越來越普遍,可以相應增加《移動電子商務》、《跨境電子商務》和《電子商務安全》等課程,這樣培養的學生更受企業歡迎。
(三)實行“雙請”制度,提升師資實力,是激發教師發展的原動力。一個學校教學質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專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知識決定的。電子商務教師如果滿足現有知識和技能,就跟不上時代潮流。提高教師的實力,可以實行“雙請”制度,也就是說,聘用企業專家擔任專職老師和企業邀請老師到企業進行輪崗工作。企業專家固定授課的課程或者內容,電子商務教師集體去聽課學習,可以讓教師吸收行業最新資訊、知識和熟悉企業要求;企業邀請老師到企業為期半年到一年的輪崗,讓教師成員企業的員工,激發教師發展的動力,全面提高教師的能力。
(四)實施崗位群工作能力培養,是提高學生技能的正確途徑。學校教學打破教材的局限和限制,可以從企業崗位群進行授課,也就是說,從電子商務的主要崗位客服、運營、營銷和商務網站建設等崗位出發,開發客服崗位群(包括售前客服、售后客服、投訴處理客服、物流客服、網店客服專員、電話坐席)、運營崗位群(包括網店運營專員、網店客服專員、產品攝影師、網店優化專員、網店推廣專員、數據分析員)、營銷崗位群(包括網絡營銷專員、網絡推廣專員、SE0專員、商務談判專員、促銷策劃專員、數據分析員)和商務網站建設崗位群(包括網頁制作員、網頁美工、網站編輯員),根據崗位群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進行相關內容的學習,為學生具備相關崗位的專業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促進學校專業的發展。
(五)“引廠進校”與“工作室”相結合,是學生學習技能的物質保障條件。通過與企業協商,讓企業在校內建立學校工廠,建立相應的組織、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由企業的主管人員和技術人員負責工廠的運營,讓三年級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在學校工廠參加頂崗實習,這樣,不僅滿足學生頂崗實習的需要,而且提高與企業合作的密度,促進學生的成長。傳統的電子商務模擬實訓室已經不能滿足需求,在校內建立電子商務工作室,發揮學校與企業合作的積極作用,通過外接電子商務企業的業務,讓學生在校內的工作室完成,譬如幫助企業處理圖片、完成企業商務文案的撰寫、協助企業做好網絡營銷等,讓學生在真實的環境中“做中學、學中做”。
(六)成立區域校企合作實踐指導中心,是學校與企業發展的契機。職業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企業的支持,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學校提供的“員工”。為了更好地做好電子商務專業的建設,各中職學校聯合起來,共同謀求發展,與擁有的企業進行溝通合作,爭取實現區域校企實踐指導中心。指導中心設立負責人,制定《校企合作實施管理辦法》,開設常規部門,各校和企業在指導中心都有明確的崗位和職責。該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是從不同的角度促進校企合作的發展,例如探討人才培養方案,構建專業課程體系,開發課程,研究教學方法,聯系相關企業,聘請企業兼職教師,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共同開展“訂單式”培養、專業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訓基地建設等。除此以外,電子商務的專業帶人或者骨干教師還可以申請國家、省、市的課題、鼓勵學生進校后在淘寶網等電商平臺開網店進行創業或者以學校的名義開網店,讓學生對網店進行打理和推廣實戰技能競賽替代模擬競賽的方式,也是專業對接產業不錯的做法。
總的來說,中職學校電子商務專業受到各校的青睞和關注,蓬勃發展,是可喜可賀的事情,要想電子商務專業發展得更好,必須與企業保持密切的聯系和合作,了解企業對人才的要求,做好對接產業發展的專業建設,這樣才能按照行業的標準培養合適的“員工”,發揮教學的最大價值。
參考文獻:
[1]許祥鵬.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建設探討.電子商務,2014.11.
[2]汝子報,夏青松,譚成兵.“四元”互動下的電子商務專業建設實踐思考.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5.6.
[3]劉艷艷.對職業院校電子商務專業建設的思考.職業,2014.1.
[4]毛乃川.高職電子商務專業如何提高學生實踐能力———電子商務實踐中心建設的思考.人才,2015.3.
[5]張瑩.基于電子商務專業就業問題的專業建設思考.才智,2011.5.
[6]梁海波.以崗位需求為導向的中職電子商務專業群建設初探.人才,2015.2.
作者:龔燕玲 單位:廣州市花都區理工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