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教育計算機應用課程的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寬基礎、精發散的課程結構
寬基礎的思想產生于辦學實踐的信息反饋。實踐證明,狹隘的知識面會限制學生畢業后的就業門路。一方面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企業組織機構的現代化,職業綜合化已是大勢所趨,專業基礎知識的面需要進一步的加寬,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另一方面計算機行業的發展是日新月異的,行業技術人員必須具有自我知識更新、自我能力發展的素質,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能力,除了有時時學習的觀念,還要有寬厚的理論知識體系做基礎以實現專業知識的拓展,將學習的視野拓展到更廣闊的空間。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注重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教育學生不要眼高手低,不在乎基本的能力的學習。
凡事都要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有了寬厚的基礎做后盾,我們就能做到從大處著眼,而精品課程的開設,就是為學生能在小處著手打下基礎。精品課程是指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精品課程的教學內容是本專業最先進的,能夠及時反映本學科領域的最新科技成果,同時,廣泛吸收先進的教學經驗,積極整合優秀教改成果,體現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科技的發展對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精品課程建設的目的,是要倡導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現代化教育技術手段的運用,鼓勵使用優秀教材,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讓我們的學生敢動手、可以動手、動手操作、動手創新,成為企業需要的頂尖的有創新能力的實用型人才。
二、以實踐為主導促進學習、開展校企合作
學習專業課程的目的在于讓學生掌握本專業的基礎應用能力。在教學階段,我們通過建立以項目為主導的實踐實習基地。讓學生參與到實際的項目中來,通過對項目的過程及知識分析,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相關的基礎知識,并完成相應的項目。經過這一過程的學習與實踐,同學們能更好的將理論的知識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并打下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
在實習階段,為了更好的提高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我們通過開展校企合作,把學生送到企業中實習,觀摩、學習、參與企業的每個生產環節,讓學生更早地與企業接觸,深入的了解企業對計算機應用的需求,鍛煉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加強對課程的理論與實踐的學習,掌握業界內計算機最新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企業項目有一定的復雜度、時間限制,對同學們也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在有壓力的環境下鍛煉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鍛煉了同學們與他人溝通協作的團隊精神。而學校也可以根據市場需求和科技進步調整產業結構和產品技術性能的創新能力的要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培養出真正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強技能的人才。
三、科技前沿的教師隊伍
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教學模式對師資隊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需要不僅具有理論教學的能力,而且還應具有項目設計開發應用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雙師型教師不僅具備較高的文化和專業理論水平,有較強的教學、教研及教學能力和素質,在教授理論課程時,能夠深入把握課程的要點,并結合具體應用實例進行講解;而且還具有廣博的專業基礎知識,熟練的專業實踐技能,一定的組織生產經營和科技推廣能力,以及指導學生創業的能力和素質,在教授實踐實習課程時,能將應用項目的問題分析得很透徹,條理清晰,便于同學們理解與掌握理論與實踐知識,而且能夠在學生專業技術上、就業上給予積極的支持與幫助,同時也樹立了應用型人才的一個榜樣。
雙師型隊伍的建設是落實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是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關鍵。制定師資隊伍建設規劃,加大教師隊伍建設力度,是學校最根本的基礎建設之一。可靈活采取多種形式,可鼓勵與支持理論型專業課教師參與企業項目的應用開發,使教師得到應用能力實踐與提高的機會,也可招聘在一線的開發應用人員到院校從事實踐實習型課程的教學工作。計算機專業教師除了通過企業鍛煉提高自己專業素質,還可以通過參于管理學校電子信息設備、校園網絡建設維護、辦公電腦及學生電腦維修等多種途徑來提高自己的計算機專業水平。
社會需要的是擁有實踐創新能力的實用型計算機人才。為提高計算機專業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能快速的進入工作崗位。院校通過對原有的計算機專業教學模式進行改革,明確培養方案與社會需求接軌的必要性、構架寬基礎的課程設置結構、采用以實踐為主導促進學習、開展校企合作的手段、組建科技前沿的教師隊伍,以適應社會需求為目標,以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根本任務。在改革過程中大膽創新,在實踐中不斷探索,總結經驗,走出擁有自己特色的人才培養之路,才能培養出高素質、高技能、多層次的職業計算機應用技術人才。
作者:陳劉洋單位: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