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計算機教學研究(4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計算機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其應用水平和應用范圍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因此高職院校也相繼開設了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而高職院校辦學的根本目的就是重點培養技能型人才,為社會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所以為了更好地實現培養目標,就需要對高職院校中傳統計算機教學進行改革,使其更好地與社會需求相契合。本文對高職院校中計算機教學改革期間的著重點及其實施路徑進行分析,希望能夠對推進計算機教學改革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
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重點;實施路徑
0引言
雖然高職院校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發展,開設了計算機及其相關專業,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高職院校辦學時長、傳統教學模式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得現階段計算機教學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因此為了更好的與社會發展相貼合,需要對計算機教學進行改革,明確教學重點,并采用有效的方式對其進行完善,進而推動計算機教學更好的發展。
1當前高職院校中計算機教學改革著重點分析
1.1加快對教學模式的革新
就現階段高職院校實際情況來看,計算機教學開展過程中還是存在一定問題,其中最為主要的就是教學觀念的落后性以及教學模式過于陳舊等問題。目前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理論教學,另外一部分是實踐教學,雖然這樣的教學設計看似十分合理,但是實際上理論與實踐教學之間的有效結合并不緊密,導致理論知識與實踐相脫節,學生不能很好的對實踐問題進行解決,致使他們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不能滿足企業需求。此外,由于計算機領域發展速度飛快,使得高職院校所使用的計算機教材相對落后,并且教學方式也不具新穎性,致使學生學習主動性沒有被很好的激發,其自身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受到阻礙,與社會發展所需之間相差甚多。
1.2教學環境差,基礎條件欠缺
受到辦學資金、傳統教育等多個方面的實際影響,使得高職計算機教學的基礎設施還有一定不足,不能有效對教學需求進行滿足,也正是計算機教學環境較差,嚴重阻礙了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改革。現階段,計算機領域的技術、內容可謂是日新月異,而高職學校所應用的設備等都相對落后,軟硬件更新不足,不能有效對教學及學生需求進行滿足,并且還造成了資源的嚴重浪費,致使學生自身水平提升受到影響。
1.3教師自身素養水平較低
高職院校中絕大多數教師的普遍專業素質都低于本科以上院校的教師水平,雖然他們擁有一定的技能、良好的執行力,但是其自身理論水平不足,教學觀念更新緩慢等都嚴重影響了計算機教學的完善。而這部分教師在科研方面也有一定欠缺,導致學校教研不能與時展相符合,對學生學習指導存在不足,因此對學生自身計算機水平的提升起到了一定阻礙作用。
2推動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改革的有效實施路徑
2.1以就業為基礎的教學模式革新
對于高職院校中的計算機教學而言,想要更好的進行改革、完善,就需要始終以學生就業作為教學辦學導向,以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為核心,然后有針對性的對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首先,高職院校一定要充分認知到培養復合型應用人才是其教學的重點,所以在實際教學期間,一定要始終以提升學生就業率、實踐能力為基礎,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其次,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先進的理論知識,還要加強實踐教學,并將其與理論、實驗教學等進行有效融合,讓學生能夠感受到真實工作的氛圍,進而在以后的工作中發揮自身才能。最后,要根據地區、用人單位的不同來對實踐教學模式進行創設,使學生能夠良好的應用自身所學,在工作崗位中實現自身價值。
2.2構建良好的教學環境
在明確計算機教學環境不足的基礎上,有針對性的對教學環境進行改善,對計算機教學軟硬件的不足進行彌補,為學生奠定更高的基礎。首先,硬件。高職院校要加大對計算機教學的投入,完善多媒體教學,更新計算機及其輔助設備,讓學生能夠在良好的教學環境中進行學習。其次,軟件。學校要對一些實踐、教學軟件等進行更新,加大對軟件工程的利用,然后在與計算機硬件有效結合的基礎上,提升計算機信息水平,為學生學習奠定基礎。
2.3提高師資隊伍水平
高職學校要立足于教學改革需求,更新教學理念,并在此基礎上對師資隊伍進行建設,加大對教師的培養、教育,使其不僅能夠充分掌握現代化的教學理論知識,還能提升自身專業素養水平,推動教師自身的完善。此外,還要讓教師樹立起敬業精神,使其能夠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為培養技能型、應用型人才而做出貢獻,進而提升高職計算機教學水平。
3結語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于技能型人才需求數量在逐年攀升,特別是在當下,各行各業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更是不斷增加。因此加快對高職計算機教學的改革勢在必行,本文對教學改革重點及其路徑進行分析,希望可以推動高職計算機教學的逐步完善。
參考文獻:
[1]畢云英.關于高職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J].新課程,2015(1).
[2]回宇.基于創新能力培養的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探析[J].科學與財富,2014(8).
作者:周艷艷 單位:江西衛生職業學院
第二篇: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探討
摘要:
21世紀是科技的時代,是信息的時代,是計算機時代。數字化的開展,讓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面。如:社交軟件、文字編輯、圖表繪制、圖片編輯、數控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等。為了適應信息高速化發展,高職院校也緊跟時代潮流普遍開展了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筆者在此對教學改革進行詳細分析,以便于提供可參考性的依據。
關鍵詞:
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存在問題
改進措施高職院校作為專業性技術人才的培養基地,已經將計算機應用技術課程作為學生一門必修課,這已成為一項必修技能。如此重視計算機專業的發展,高職院校必須更加注重計算機技術的教育。樹立正確的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優秀的科技創新型人才。該文通過探討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以期為今后的計算機教學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議。
1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應用范圍不斷擴大,高職院校對計算機教學也越來越重視。計算機事業似乎迎來了最美的春天。然而,在計算機事業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當中仍然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1.1學生計算機基礎差
隨著計算機行業的不斷發展,對計算機專業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我國各大高職院校近些年來對計算機專業學生不斷擴招。這一行為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社會勞動力需求,但也造成了現在學生的綜合素養偏低的問題。計算機專業門檻的降低,吸收了一大批基礎較差的學生。這些新生在入學時計算機水平便殘參差不齊,在日后的教學當中,由于課程的設置不能照顧所有學生的不同水平,一部分學生在學習當中由于課程太難或太簡單,便失去學習的興趣,這更導致學生們的能力不同。
1.2教學師資力量薄弱
當前高職院校主要的教師隊伍仍然存在著綜合素質偏低的問題。大多數教師都為中初級職稱,在科研水平和教學質量上不能很好地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有些教師并非主修計算機專業,半路出家,很難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另外高職院校的擴招在影響學生基礎素質的同時也影響了師資力量的建設,學生群體的擴大也擴大了教師隊伍,但在教師招聘中不能保證新進教師的教學水平。與此同時,大多數高職院校缺少教師的專門培訓,進修機會較少,這也嚴重影響師資力量的建設。
1.3教學環境較差
高職院校在我國的產生較早,因此,一些教學設施比較陳舊。隨著現代科技的沖擊,計算機應用更加廣泛,原有的教學設施早已不能滿足現在的教學要求。在技術革命的高超時期,一些學校盲目引進了一批計算機,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進步,那些形式較老,性能較差的計算機早就應該被淘汰。操作系統以及應用程序的不斷更新換代,必須以性能較高的計算機主機為依托。目前計算機專業教育教學環境急需改善。
1.4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理念較落后
計算機的教學不光要求教師擁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學生們上課認真聽講,與其他課程不同在于計算機專業需要更多的實踐課程。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在人才培養方向上缺乏明確目標,在計算機專業教學的觀念仍然是更多的注重理論知識的培養。教師機械的講解計算機操作要求、注意事項以及編程、繪圖等專業性較強的課業知識,卻由于學校硬件設施不足或者缺乏實踐教師的原因,不能讓學生們結合上機實際操作,這非常不利于學生們的學習進步,能力提升。
2高職院校計算機教學的改進措施
針對當前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為了適應當代社會計算機事業的快速發展,培養當代社會所急需的專業性人才,高職院校作為社會人才培養的重要教學基地,必須與時俱進,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進計算機教學當中存在的問題。
2.1優化教學環境
良好的教學環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教學環境有兩個方面:一是硬件環境。計算機專業的硬件主要包括機房和多媒體等教學設施。機房環境的好壞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狀況。良好的學習環境能夠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和吸收能力,同時也能讓教師保持愉悅的身心,更好地講授課堂知識。同時良好的多媒體環境能夠讓同學們對計算機產生濃厚的興趣。上機的時間和質量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除此之外,還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軟實力的建設當中,注意提高學校的師資力量以及文化軟實力。
2.2制定合理教學大綱
教育教學必須有一套完整的教學大綱,并根據實際條件的改變不斷調整、完善。目前計算機教學當中普遍存在的教學質量較低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沒有良好的教學體系。教師教學內容隨意性大、無法突出中心意思。學生聽取知識的能力便也會下降。制定合理的教學大綱必須充分了解學生們的學習習慣和特點,結合教師的教授習慣,每個學期初,都要制定一份年初教學計劃,并根據當年的具體情況不斷做出調整,以達到更好更完美的教學效果,讓學生們收獲更多更實用的技能。
2.3提升教師教學專業水平素質
教師是教學當中最重要的核心力量。優秀的教師隊伍不僅能夠教育出專業性的高質量人才。更能夠提高學校的教育實力。要提高整個學校的計算機教育教學水平,必須更加重視教師的素質教育,提高教師的知識儲備和教學水平。在教師的招聘環節上,必須嚴格把關,在源頭上保證教師的學習和教學水平。另外,必須重視教師的再教育。定期進行培訓和考核,根據知識的發展,不斷調整知識結構和體系,拓寬知識范圍。
2.4轉變計算機教學理念
為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發展,高職院校在計算機教學當中應樹立正確的人才培養目標,轉變教學觀念。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完善現有的教學資源,引進最先進的教育手段和硬件設施,建設學生的實踐培訓基地。教學當中要結合實際,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們的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將教師講授的理論知識更好應用于實際操作當中。調整教學課程體系,適當安排基礎課程和實踐課程的教學時間和課程比例,讓學生們更好地理解基礎知識,提高實際操作水平。
3結語
信息化的社會,人們更加離不開計算機的應用。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也已經成為了一門專業化的教學體系。但是,近些年來其中存在的問題也不斷凸顯。面臨計算機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是不能逃避的,必須以一種虔誠的態度了解問題、解決問題。計算機教學的改進涉及到許多方面,其中不僅需要高職院校自身找到問題根源,積極尋找應對措施,更需要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一同努力將我國計算機教育教學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參考文獻:
[1]徐潔.如何上好《計算機應用基礎》[J].學苑教育,2012(7):85.
[2]李紅.高職計算機專業畢業設計指導方法探索與實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24(2):46-47.
[3]王奇巖.淺析中職計算機教學與就業需要的接軌[J].科技經濟市場,2014(33):170-171.
作者:何偉 單位:包鋼高級技術學校
第三篇:高職計算機教學中小組協作模式研究
摘要:
信息時代的發展,促進了計算機學科的出現,高職高專院校計算機教學內容由理論與實踐兩個部分組成,而上機實踐是主要教學途徑。小組協作教學模式主要是通過將學生進行分組的方式,進行學習內容的討論、學習、實踐,能夠促進學生協作能力的形成,而計算機上機實踐也可以由小組共同完成,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學生的興趣。本文主要針對于小組協作學習方式在計算機教學應用的優勢,以及如何進行實施兩個方面,展開對此話題的研究。
關鍵詞:
高職高專;計算機;小組協作
一、小組協作方式在計算機教學應用的優勢
(一)改善評價原則。傳統教學的成績都是以個人為基準,以學生個體為激勵對象,而小組協作學習方式則改變了傳統的評定方式,以小組完成目標為基準,促進了組內學生的合作。現代計算機教學中一定存在部分學生基礎較好,而部分學生則沒有基礎知識的掌握,尤其是高職計算機教學中,此類問題最為常見,但是基礎較好的學生又怕浪費時間而不愿意主動去輔助基礎稍差的學生[1]。而通過小組協作的學習方式,以小組的成績為標準成績,組內學生必須保證一起完成教學任務,基礎掌握較好的學生會主動輔助基礎不好的學生,使其小組成員能夠迅速的在一個基礎線上。
(二)改善學習氛圍。在一個小組內的同學,學習方式不同、思維方式不同,為了同一個教學目標,組內同學會進行自由討論,同學間思維相互碰撞,產生新的思維,同時同學間會相互幫助,共同面對同一個難題,每一個完成的目標都是通過組內同學共同實現,使學生間形成了一種新的情感,而在此過程中教學氛圍則不會過于嚴肅,在輕松的討論環境中,愉快的獲取了知識,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性。而計算機教學中會有大量的技能操作培訓,學生可以發散各自的思維,進行培訓的研究,共同協作完成教學任務,在此過程中同學間相互勉勵,促進了學生學習意識的提升[2]。
二、小組學習方式在計算機教學的應用
(一)建立合作小組。小組的建立是較為重要的過程,需要教師充分地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學習狀態,將不同個性、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的同學分在一個組內,形成一個學習小組。在小組建立過程中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使每個學生都有參與的機會,每個學生都有足夠的參與時間,所以人數是一項考慮原則。
2、將班級成員進行合理的分組,將學習能力不同的學生分為一組,促進組內形成優勢互補。
3、要隨時關注小組狀態,要保持小組成員的穩定性,培養其團隊意識,但是也要時刻關注,在不同階段,適時的進行成員調整。
(二)制定小組合作學習方案。高職院校的計算機教學的流程通常會隨著教學任務、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而有所改變,所以小組協作教學模式也要相應作出調整,常規的學習方案制定是:
1.基礎內容。這個階段的內容是基礎知識的講授,需要班級共同完成,教師需要將計算機理論知識進行整理,對學生進行講授[3]。
2.任務教學。教師可以將需要討論的教學內容以任務的形式分配給小組,同時將評判標準進行說明,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使學生明確學習任務,以及學習目標,并在組內進行任務的落實。
3.組內學習。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教學內容學習,學習期間,教師可以進行適當的指導,宏觀地對整個班級各小組進行調控,及時輔助學生解決難題。
4.意見反饋。階段性任務完成后,以組為單位進行學習成果匯報,各組之間分享學習成果,教師需要對反饋信息進行分析,及時地引導學生的正確學習方向。
三、結論
近年來小組協作學習已經逐漸進入到高專計算機教學中,經過多個實踐證實,小組協作學習方式確實適用于計算機教學。小組協作學習方式的參與極大地改善了現代教學中學生單獨思考的局限性,促進了交互式學習模式的形成,減輕了教師對不同能力學生進行協調的負擔,且效果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馬娜.計算機支持的協作學習在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2(06):42-44.
[2]余彥男.計算機協作學習模式在ACCESS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3,03(02):57-71.
[3]陳建國.計算機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應用分析[J].電子世界,2014,07(14):357.
作者:許建偉 單位:恩施職業技術學院
第四篇:高職計算機教學改革研究
摘要:
工業革命以后,世界科技發展進入新時代,一代又一代的新設備被發現,計算機在上個世紀被發明出來,大大推動社會的發展。現在計算機已達到普及狀態,改變人們商業模式,人們通訊方式多種多樣且快捷,現在社會發展離不開計算機,并且市場對學生計算機操作能力有較高的要求。本文簡要介紹現在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現狀,分析計算機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改善措施,以期望對較多的院校教學有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
計算機專業;高等數學;問題;探索
一、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中存在的不足
1.教學內容多,學習時間短。計算機專業知識涉及范圍廣,容量大,學校的教學內容涉及的知識也多,以期望培養的學生能全面發展,但是高職院校一般為三年制,故學生學習的時間較短。高職學校教學內容寬泛,沒有重點,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專項能力,學生能力平平。經濟市場中,為了緩解學生就業難的現狀,企業中的崗位越分越細,對學生能力要求越來越專業,這與學校教學方式相矛盾,要改變這種現狀,就需要對學校的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2.教學方法單一、落后。近些年來,我國教育模式在進行改革,面對劇烈變化的市場,教育改革培養的學生與社會需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受到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我國各大院校的教育方式依舊偏向于傳統的教育模式,教學內容以理論教學為主,考試內容不是考察學生的應變能力,而是多偏向于學生的背誦能力,學生的實踐課課時較少,學校可供學生操作的設備較少,不能滿足教學內容的需求,對于這些現象,造成的結果必然是學生能力提高幅度小,教學質量較低。
3.只注重傳授知識,忽視了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對學習方法的傳授。數學學習的實質是思維過程的學習。現在高職教學中還是采用以講代學,教師在課堂上講述一些概念和一些規定性的操作,使學生會一些基本的操作,這種教學方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養成學生的思維惰性,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應有的鍛煉。對剛入校的新生,因為學習的知識是高中不曾接觸到的,學生對新知識、新教材和新老師會充滿迷惑,需要有一個適應期。
4.對學生成績考核形式單一。高職院校甚至是本科院校對學生成績的考核方式為限時筆試,這種考核方式對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程度檢測是必不可少的,老師和家長也是用這種方式評價學生近段時間學習情況好與壞。這種檢測不能考查學生實踐能力,也迫使學生將更多地時間放在理論知識的學習上,相對忽略實踐技能的培養。這與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技術人才的目的相去甚遠。
二、高職計算機專業教學改革探索
1.合理安排課程,突出重點。當前企業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專業化,企業崗位分配的較細,高職院校教授的內容寬且淺,培養的學生能力低,不能勝任企業要招聘的崗位工作,對于這些現象,教育工作者在安排方案時要合理安排課程,將專業性差的課程縮短教學課時,增加專業性強的課程課時,引導學生對新知識地進行思考。教學的教案要突出教學的重點,教師在課堂上合理安排教學實踐,一起最大化提高學生的能力。
2.結合實際合理改變教學方式。單一的教學方式會消磨學生學習積極性,對于理論知識,老師講授時結合實際,將一些概念變得通俗易懂,對于實踐操作的知識,不是在課堂上如同理論知識一樣講述,而是在機房講授,并結合具體操作示范,進而能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也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3.教授學習方法。死板的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教授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在計算機教學課堂上引導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方法是必須的,能在學生就業以后隨時補充知識,緊跟時代的腳步。
4.建設多種學生能力考核方式。高職院校的學生既要有一定的理論知識,更需要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對理論知識的考核使用限時筆試的方式是必須的,但是實踐技能的考核需要考慮多種因素,限時筆試不可取。教師在考核學生實踐技能時應考慮多種因素,制定出合理的考核方式。
三、結束語
計算機技能的重要性已經受到很多人的關注,高職院校也在研究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企業的需求促使高職院校不斷完善教學模式,這些對我國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朱若松.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J].長沙大學學報,2005,19(2):26-28.
[2]溫啟軍.淺談高等數學的數學素養[J].長春大學學報,2008,18(6):82-83.
[3]劉素蓉,楊嬌.在高等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25(4):37-39.
[4]樊福印,李少峰.高等數學課堂教學運用的幾種方法[J].電大理工,2006(4):30-32.
作者:傅強 單位:蘇州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