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縱向科研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的銜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縱向科研項目經費在預算科目、計量口徑等方面與會計核算存在著不統一、不銜接等問題,這些問題導致了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不能完全匹配,增加了經費管理難度。為準確反映項目研究成本,需對縱向科研項目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不銜接問題進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應的銜接措施。
關鍵詞:項目經費;經費預算;會計核算
縱向科研項目是指上級科技主管部門或機構批準立項的各類計劃(規劃)、基金項目,包括:國家級項目、省部級項目、市級和省廳局級項目,以及同一控制下企業上級科技主管部門設立撥款的科研項目。相對于橫向項目,縱向項目在經費管理和使用上有更為嚴格的規范要求,至少包括預算編制、執行、經費決算和驗收三個環節。在預算編制上,科研人員按預算科目體系及相關要求編制;在預算執行上,財務人員遵循企業會計準則及相關科目來核算;在經費決算和驗收上,財務人員、科研人員、經費審查人員基于項目預算和會計核算的了解程度及職業判斷,按預算科目體系對會計核算予以重分類。為進一步科學、規范地管理科研項目經費,有效發揮項目經費促進項目過程順利施行、項目目標如期實現的功能,項目經費預算在科目和口徑等方面應當規范化、標準化,并能與會計核算保持相當程度的接近,或進行有效銜接。目前,隨著國家對研發的不斷重視,項目經費預算有了一定的規范,但項目支出的會計核算尚沒有嚴格、統一的規范,僅由項目承擔單位自行核算,與項目經費預算存在一定的差距和不銜接。項目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的不銜接,增加了經費預算編制、執行和監督的難度,不利于項目經費的精準管理。因而,有必要研究建立項目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的有效銜接,提高項目經費預算編制的準確性,保障研究過程中經費預算的可執行性、監督可對比性,增強項目決算階段的財務驗收可考核性,提高科研資金的利用率及效益性。
一、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不銜接問題分析
(一)項目經費預算科目與會計核算科目涵蓋范圍不一致在科研項目計劃任務書中,項目經費預算科目一般是根據科研用途設立的,比如國家項目使用的材料費、測試化驗加工費、差旅/會議/國際合作與交流費、出版/文獻/信息傳播/知識產權事務費;又如某同一控制下企業上級科技主管部門設立的科研項目所使用的租賃費/運輸費、房屋占用/日常水電氣暖/物業費等預算科目,與會計核算經常使用的原材料、試驗檢驗費、差旅費、圖書資料費、物業管理費等科目比較,預算科目比會計核算科目涵蓋范圍更廣,與會計核算科目存在著一對多的關系。
(二)項目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的成本計量口徑不一致科研項目計劃任務書中編制的項目經費預算,一般是運用收付實現制,根據任務需要的資源量進行貨幣化轉換后計量預測。企業會計準則下的會計核算則是運用權責發生制來核算項目成本,并結轉項目結余資金。譬如,科研項目所需的設備,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非一次性提足折舊的設備需按一定的方法,在規定期限內,分期折舊計入項目成本,期滿后計入的成本即是購置成本扣除殘值后的價值。而項目經費預算中設備成本是按照購置成本計入,不考慮折舊年限,也不考慮殘值。當折舊年限大于項目周期時,設備成本便會因折舊期限未滿而不能足額計入項目成本,影響了項目最終成本的完整性,進而影響項目成本和到位資金對沖的完全性。
(三)內部結算的完善情況影響了經費預算和會計核算的一致性內部結算主要是指科研項目承擔單位內部具備獨立經濟核算條件的測試化驗加工部門按照內部價格體系與委托項目結算為完成委托任務中的檢驗、測試、設計、化驗、加工及分析等工作發生的相關費用,它是科研項目成本結算的一種重要方式。譬如《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民口)資金管理辦法》在測試化驗加工費的表述上就強調該項費用包括支付給承擔單位內部獨立經濟核算單位的相應費用。內部結算的完善情況直接影響到項目經費預算,對于內部結算制度完備且會計核算健全的單位,項目經費預算可直接以產成品、中間品及各項測試、化驗、加工等作業的全成本來反映,即按照實際測試、化驗、加工內容發生的成本進行測算,也就是制定的內部結算價格測算,經費預算能做到要素齊全、成本完整、預算準確;反之,對于內部結算不完善的單位,項目經費在預算時便無法將各項成本準確、完整的考量進來,在后期的會計核算也會出現各種偏差,從而進一步造成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的不銜接。
二、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有效銜接的措施研究
(一)建立預算科目和會計核算科目的對應關系,減少經費預決算環節的差異和重分類建立預算科目和會計核算科目的對應關系(如圖1所示),并將對應關系在會計核算系統中實現,達到對應關系自動轉化,方便經費預算在執行過程中實時查詢,保障經費預決算與會計核算的一致性;也可通過增加會計核算科目級次、利用作業單元歸集等方式,使得會計核算科目和項目預算科目最大程度接近。
(二)增加財務審查流程,提高項目經費預算批復率和可執行性,提升經費決算驗收通過率在項目預算和決算審查環節,增加財務審查,發揮財務部門掌握政策和把關核算的優勢,促進項目預算結構合理、與政策相符、與會計核算口徑一致,提高項目預算批復率和可執行性,達到項目財務驗收可考核性的目標,提升財務驗收通過率。具體流程如圖2:
(三)利用加速折舊方法,解決項目最終決算時資金賬面結余和實際結余不一致針對因軟硬件購置引起的項目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的成本計量口徑不一致問題,可利用加速折舊的方法來解決。譬如xx項目研究周期為3年,需要采購大額設備,科研單位在收到撥款時貸記“遞延收益”,發生支出時借記“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月底將支出結轉到“遞延收益”的借方進行資金對沖。由于“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僅歸集了按月計提的軟硬件折舊攤銷金額,與實際購置成本有差異,存在資金對沖不完全問題。此時,通過對購置的軟硬件按研究周期進行加速折舊攤銷,并將預計凈殘值設置為零,就可以很好解決撥款與支出資金對沖不完全的問題。
(四)利用過渡科目,解決項目研究過程中實際支出與賬面成本不一致項目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的成本計量口徑不一致,除導致賬面結余資金和實際結余不一致外,也會給研究過程中統計項目實際支出帶來一定的不便。項目經費執行情況是項目階段性檢查必要內容之一,項目階段性檢查一般以預算口徑即收付實現制角度檢查項目支出,如軟硬件購置內容,完成購置即完成了項目支出,這與權責發生制計算的成本存在一定的差異,利用過渡科目可以有效解決項目過程中的支出統計問題。譬如會計核算引入過渡科目“在建工程”或“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按單獨核算要求使用會計核算系統。統計項目支出時,通過優化會計核算系統,達到項目相關支出自動相加相減的轉化,即將過渡科目和成本科目兩者相加,并剔除成本科目中重復的折舊攤銷金額,使得查詢結果與預算口徑的項目經費支出一致。
(五)建立完善的內部結算體系,促進經費預算和會計核算的一致性建立完善的內部結算體系至少需要從三方面入手:首先,對提供內部產品的內部承擔單位進行經濟獨立核算,做到專項核算,單獨計量盈虧;其次,建立內部產品結算制度和流程,包括從委托生產,到工作量驗收,再到產品內部結算這一全過程的流程設計;最后,建立內部產品價格體系,內部產品價格的設定需要同時考慮市場定價和內部單位成本情況。就企業管理而言,建立完善的內部結算體系,可以厘清內部單位職責,激發內部經濟活力,從而達到提升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目的。就科研經費管理而言,建立完善的內部結算體系,規范各項流程、制度,有助于減少項目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之間的差異,有助于科研人員、財務人員直接、準確地掌握內部結算的范圍、結算方式,減少分歧,增強項目預算可操作性,有助于準確地反映項目成本,提高項目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和決算的可驗收性。理清縱向科研項目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的差異,建立項目經費預算與會計核算的銜接關系,有利于及時、準確、完整、全面地掌握項目研究成本,動態跟進項目經費預算執行情況,及時發現預算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對應措施,繼而有效地促進項目經費預算執行率和執行有效性,提高項目資金的使用率和效益。
參考文獻:
[1]財政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民口)資金管理辦法(財科教[2017]74號).2017.6.27
[2]財政部,科技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資金管理辦法(財科教[2016]113號).2016.12.30
[3]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2.
[4]陳之院,潘成利.論國家科研項目預算科目與會計核算科目的協調[J].財務理論,2010.
作者:尤高會 單位:中國石油杭州地質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