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初中教學中的信息技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存在的問題
1.學校以及老師對信息技術課程沒有足夠的重視。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新興的學科,相對于其他學科處于一個不是非常重要的地位。從很多方面友們都可了解到:信息技術課時少,在考試之前還會被其他學科占用,升學考試不算入總成績……由此我們可以窺見一斑。有的老師直言不諱的說信息技術也就是讓學生放松一下,對于各種考核沒有任何作用。在這樣一個基本不被納入考核體系的環境下,信息技術也就處在了教學的邊緣區域。在課時、教學設備等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響。這對于學生的信息技術教育以及學科的發展都有很大的阻礙。
2.學生對信息技術課程沒有足夠的重視。
造成這個問題一方面是由于學校的教學體制導致的:大部分學校對于信息技術沒有安排嚴格的考核體系,基本上是學生有個成績就行;老師也沒有像語、數、外等傳統學科一樣布置一定量的課后作業;很多學校該門課程的成績不計入檔案,并且該門課程沒有被納入升學考試的范疇。另一方面是因為學生對于信息技術課程的理解是會上網、會玩電腦、會打游戲就行了。他們并沒有意識到信息技術這門課程的價值和重要性。
3.教學目標不明確。
教學目標是指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通過教學活動之后學生所應該達到的學習結果。對于信息技術課程而言,其教學目的應該是學生在理解理論的前提下能夠結合實際有效的利用信息技術解決相關問題。但是信息技術教師普遍都是局限與課本知識的填鴨式傳遞,對學生的信息技術思維方式和實際應用能力沒有很好地鍛煉。
4.教學方法單一。
這里所指的教學方法包括理論教學和上機教學兩方面。對于信息技術的理論教學是信息技術課程的基礎,但是理論知識有一個非常突出的特點就是枯燥和抽象。學生很難理解。在實際的教授環節,大部分老師就是講課本上的內容原原本本的復述一遍,最終導致學生們處在云里霧里,一知半解。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一般老師都是講所要講的內容在PPT上演示一遍,然后就讓學生自己摸索。這樣的方法最大的弊端是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降低,并且不利于學生的創新能力的培養。
5.缺乏綜合能力的鍛煉。
信息技術課程不僅僅是對概念的學習,也不是對于某一個獨立的操作的掌握,而應該是在能夠運用實際的信息技術,綜合的使用各種信息技術解決實際問題。對于這一方面,我們的信息技術教育還特別的薄弱,并沒有對學生的信息技術綜合能力進行很好的鍛煉。老師將零散的知識講完之后并沒有對這些操作如何進行綜合運用進行相應的訓練。
二、相關建議
1.重視信息技術課程的教育。
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觀念的不斷更新,學校對于各科課程的重視程度也應該相應的發生變化。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工具學科,應該得到足夠的重視。加強信息技術的教學,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信息技術的重視不僅僅是停留在口頭上,還應該有制度的保障。在教學計劃制定,教學考核體系以及升學考試等各個方面都進行相應的保障才會真正的使得信息技術得到語數外等學科一樣的待遇。
2.加強教師隊伍的建設。
老師是課堂的主導,對于信息技術課程更是如此。所學知識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速度前所未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定期對老師進行培訓,增強老師的教學素質非常有必要。老師應該講授最新的信息技術知識,并且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盡心鍛煉。另外,學校應該進行相應的監督獎勵機制,激發教師的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水平。
3.加強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投入。
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重點是上機教學,教學硬件的配套是非常有必要的。學校應該為信息技術課堂提供完備的軟硬件設施,滿足教學的需要。另外學校還應該加強網絡建設,方便老師和學生,使得老師能夠有效利用網絡資源,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4.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模式。
信息技術課程與其他傳統課程有著本質性的不一樣,因此,其教學方法應該不同。老師不應該是傳統式的填鴨式的單向知識傳遞,而是要積極引導學習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以及老師和學生合作學習的新機制。這樣老師和學生才能共同進步,老師和學生才會真正的學到信息技術的精髓,才會使得老師和學生最大效用的利用互聯網資源。
5.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更是試用。信息技術知識跟新速度快,知識學習途徑多,并且充滿了吸引力和創造性。老師應該積極應到學生,激發學生的興趣,充分的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從多方面多層次入手,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生正確的互聯網思維方式,鍛煉學生的創新能力。這樣才能夠真正的達到所預期的教學目的。
作者:曹通遠單位:山東省郯城縣紅花鎮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