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問題與改進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內部審計屬于內部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對內部管理工作進行有效規范,是提高內部管理水平的主要抓手。在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逐漸擴大的基礎上,對其自身的院校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外部環境發生改變的情況下,高職院校應根據外部環境的變化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創新與改革,使其盡快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保障內部管理工作的規范化以及科學化開展。但實際上,高職院校的內部審計工作中還面臨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內部審計工作的作用發揮。下文主要針對既有的內部審計問題做出分析,并探討其成因與改進策略。
關鍵詞: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問題;權威性
引言
高職院校擔負著人才培養的重要職責,同時也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對我國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影響。在我國總體發展水平不斷提升的基礎上,也針對高職院校加大了投入力度,無論是辦學規模,還是科研水平均取得了較大的進展。與此同時,如何實現對各項資金的合理分配成為高職院校內部管理面臨的主要問題。而內部審計工作的開展可以通過對內部管理工作的有效監督來保障資金的合理利用,使各類經費均能發揮最大化的價值,促進高職院校各項工作的快速開展。因此,圍繞內部審計工作展開研究,探究改變內部審計工作現狀的對策具有積極的意義。
一、高職院校的內部審計工作內容
高職院校的工作職能較為特殊,是以人才培養為主要辦學目標,其內部審計工作也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主要工作內容包括:財務審計、經濟責任審計、內控審計和工程決算審計等。其中的財務審計主要是針對高職院校的財務收支狀況所開展的一系列審計工作,主要內容包括對相關的管理制度,預算狀況以及財務支出進行分別審計;而經濟責任審計則是指,有針對性地對于院校領導的履職狀況進行審計,即檢驗領導任職期間有無腐敗貪污等現象,能否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來保障財務管理工作的準確落實;內控審計是指,對于高職院校內部的組織結構,管理制度,崗位責任落實狀況等進行分別審計。主要目的是遵循審計原則,對校內各類工作的落實狀況進行客觀評價;工程決算審計則是針對高職院校工程建設狀況的審計工作,通常會對其工程決算報告進行詳細審計。主要目的是確保各項資金應用的合理性,從根本上提升高職院校的資金利用率。
二、內部審計工作在高職院校內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IIA組織將內部審計工作定義為是在組織內部所開展的一種評價工作,通過評價來審查組織內部的工作質量,其主要作用為協助領導完成內部管理工作,提升其自身責任的履行質量。在前期工作過程中也可以發現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管理作用十分突出,將其應用于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工作中,可以通過對內部管理工作的有效審查來規范內部管理行為,使各個部門和人員的管理責任得到有效落實,同時能夠實現對院校財產的有效保護。通過內部審計來監督內部管理行為,保障高職院校內部管理水平的整體提升,這對促進高職院校的良性發展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1]。
三、高職院校內部審計的問題分析
綜合來看,我國的高職院校資金來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首先是國家的辦學經費投入;其次是院方自行開展的招商引資活動拓寬了經費來源的渠道;最后是院校進行的科學研究活動在與社會生產活動相結合的情況下,也獲得了一定的經濟收入。但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中存在資金管理混亂的問題,一些經費開支的隨意性較大,這極有可能引發資金浪費的問題,對高職院校的良性發展構成一定影響。雖然早在1985年就已經建立起了內部審計制度,但在高職院校中的應用較晚,在實際工作中存在很多審計問題[2]。具體如下:
(一)沒有設置專門的內部審計部門
目前,部分高職院校的內部審計工作由財務部門和紀檢部門完成,在開展審計工作時難以做到公平評價與有效監督,這是內部審計工作缺乏獨立性的重要表現。此外,財務人員和紀檢人員不具備專業的審計能力,無法做到對審計工作的合理落實,也會對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造成嚴重影響。尤其是大部分情況下所開展的內部審計工作均存在形式化特征,無法真正對內部管理工作進行有效監管,導致高職院校的管理水平難以取得進一步進展。
(二)內部審計工作的監督作用受限
實際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時,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限制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主要表現為,受到領導意志影響、受到利益驅使影響和受到人情影響等。其中的領導意志影響是指,相關的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需要在領導人員的指導下開展,領導人員的自身意志決定了內部審計工作的重點;利益驅使影響則是指,當相關的工作行為與審計人員個人利益相符時,便會默許特定的工作行為,致使無故增大院內工作成本投入;人情影響是指當審計工作中遇到熟人時審計人員會存在畏難心理,審計工作執行過程中便會出現流于形式的問題。
(三)內部審計工作缺乏權威性
內部審計人員受制于領導層人員,在執行相關的審計工作時往往迫于上層壓力無法保障審計工作的合理性,部分情況下也會存在主觀臆斷的問題。在面臨高職院校中較為復雜的人際關系時,審計人員往往需要面臨多方壓力,不能貫徹落實審計工作任務。除此之外,審計工作還存在盲目性的特征,沒有根據高職院校的整體發展狀況對內部審計工作進行長期規劃,內部審計的流程也不夠規范,沒有權威性的內部審計制度作為支撐,導致內部審計工作也會缺乏權威性。此種情況下,在審查出問題后,不能得到及時解決與處理,會在院校內營造十分不好的工作環境,引發諸多徇私舞弊的現象[3]。
(四)內部審計的職責不夠明確
在有關內部審計工作的規范中針對內部審計的職責進行了明確,而在高職院校中開展的內部審計工作則表現出職責不明的現象。常見表現為,在重大決策工作中內部審計部門沒有直接參與,在一些有關高職院校的建設和發展的會議中也沒有內部審計人員的身影。在具體開展審計工作時,審計人員僅能提出一定的改進建議,并不具備督促部門執行的權利,這導致審計工作的權威性受到了嚴重的影響。一般而言,審計部門只對法人負責,而在高職院校中的管理層人員均具有針對審計工作的指揮權限,這嚴重影響內部審計工作的工作成效。
(五)內部審計重點不突出
在前期的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盲目開展的特性,因未根據高職院校的內部審計需求制定科學有效的內部審計計劃,致使其自身的審計工作作用難以發揮,使高職院校在管理工作中面臨諸多風險問題。此類風險問題的發生與內部審計工作重點不夠明確相關,由于在審計過程中并未明確審計重點,致使部分管理責任難以得到有效落實,這無疑會引發多種管理風險,對高職院校的長效發展帶來不利影響。
四、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問題的成因
(一)不能正確認識內部審計工作,領導缺乏重視
院校領導層人員缺乏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正確認識,有一部分院校沒有設置內部審計部門,部分設置內部審計部門的院校也是在財務部門和紀檢部門臨時抽調人手組成內部審計隊伍,無論是專業能力還是審查能力均存在一定的不足。此外,部分院校的領導認為內部審計的作用僅能對已經出現的問題進行審計,無法從根本上控制問題。因此會錯將工作重心放在內部管理方面,在內部審計工作中的投入較少。
(二)內部審計制度不完善,不能規范內部審計行為
由于院方領導缺乏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沒有根據內部審計的工作特點和審計目標制定科學可行的內部審計制度,致使相關的審計人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存在主觀臆斷的現象,同時也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限制內部審計作用的發揮。尤其是當領導對審計工作作出指導時,內部審計人員需要按照領導的要求完成具體的審計工作,導致審計工作存在片面性的特征,無法對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工作進行全面監管。
(三)缺乏法律法規支持,影響工作權威性
我國頒發的《審計法》只作用于社會審計,并不適用于內部審計,且有關內部審計的規定也是以指導意見的形式提出的,并未賦予其法律效力。高職院校在開展審計工作時由于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支持,審計工作的權威性不強,在工作中的具體表現為審計人員的工作行為受到多方牽制,不具備獨立行使監督職權的能力。
(四)內部審計工作缺乏規范性,影響責任的落實
長期以來,高職院校的內部審計工作就處于積極探索的階段,還未形成較為完善的內部審計工作體系,在開展各項審計工作時存在盲目性的特征,審計工作的執行過程也十分隨意,缺乏規范性。此外,內部審計的責任也不能得到有效落實,尤其是在重大決策中不能發揮應有的監督作用。
(五)未進行全過程審計,影響審計職能發揮
高職院校在開展內部審計工作時,對內部審計的工作職能缺乏一定的認識,認為內部審計工作只需在事后通過審計發現管理問題即可,無須對整個管理過程負責。這種錯誤的認識很可能影響審計職能的發揮,致使內部審計工作難以發揮其真正的審計作用,對高職院校內部管理工作和各部門工作的約束作用較小。尤其是財務管理工作中,如果不進行事前審計和事中審計則會導致部分不法人員存在僥幸心理,做出挪用公款的行為,為高職院校帶來大量的資金損失。而在工程決算中,如果單純對決算報告進行審計,則僅能發現在審計報告中暴露的相關問題,無法檢驗在決算過程中有無缺項和漏項的問題,這也會影響審計結果的準確性。
五、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問題的改進策略
(一)強化領導認知,設立專門的審計部門
在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中,內部審計工作擔負著經濟監管和經濟評價的重要職責,它的開展能夠提高內部管理工作的整體水平。因此,領導人員應正確認識內部審計對內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影響,加大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關注力度。同時,也應該認識到,紀檢工作雖與審計工作同樣具備一定的監督職能,但二者存在本質上的區別。另外,財會部門屬于重點的審計對象,如果從財會部門抽調人手組建審計部門則很可能影響審計工作的客觀性?;诖?,建議高職院校應設立專門的審計部門,從社會上招聘一些專業的審計人員組建高質量的審計隊伍,保障審計工作的專業化發展[4]。
(二)健全內部審計制度,強化審計監督作用
為了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可以根據高職院校的內部管理特點,對內部審計制度進行進一步補充與完善,使其能夠為具體的內部審計工作給出明確的指導,保障各項審計工作的科學落實。尤其是在內部審計制度的作用下,可以使內部審計人員免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具有更高的審計權限。特別是在面臨人情問題時,可以按照制度內容辦事,無須存在畏難心理。
(三)推行內部審計法律法規,增強內部審計的權威性
建議國家方面也能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結合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以及高校的內部管理成效,推出針對性較強的內部審計法律法規,為內部審計工作的落實指明方向。高職院校自身也應對審計工作的開展給予一定關注,指導審計人員積極總結審計工作經驗,編制符合自身發展的管理制度,使內部審計人員具備更高的執行權限,在內部管理中能夠發揮良好的監管作用[5]。
(四)明確內部審計職責,加強內部審計工作落實水平
高職院校中的內部審計工作主要發揮審計和監督的作用,能夠對各類經費的使用狀況進行嚴格監督,保障經費使用的合理性,謹防一切徇私舞弊的行為。為了達成這一審計目標,要求內部審計工作應貫穿于整個內部管理過程,對各個部門均具有審計權限。但在前期的審計工作中受到諸多限制,審計部門的職能作用無法有效發揮。為了改變此種審計工作現狀,建議高職院校將內部審計工作作為常規化工作來開展,并積極宣傳內部審計的相關知識,加強全員對內部審計工作的正確認識,鼓勵各個部門積極配合完成內部審計工作,保障審計工作的高效開展和準確落實[6]。
(五)實行全過程審計,做好事前和事中控制
從目前的高職院校發展現狀來看,其所面臨的風險問題不僅僅局限于財務管理層面,其管理風險還受到其他幾方面因素的影響。為此,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時,應盡可能實行全過程審計工作,從高職院校管理的各個層面分別入手,做好事前、事中控制工作,以免由于前期管控不當引發各類管理風險,對高職院校的良性發展帶來不利影響。這也要求相關審計人員能夠根據當前的審計需求,對審計內容和范圍進行進一步擴展。除了做好財務審計之外,還應對管理制度和內控等工作方面的審計工作加以完善。一方面,需要將當前的審計工作重點轉移到事前和事中審計中,目的是從源頭上防控管理風險,對相關管理人員的行為進行嚴格約束,加強對內控審計工作的重視。從內部審計工作和內部控制工作兩個層面入手,對階段性的工作質量和制度落實狀況進行客觀評價,及時找出在管理制度中和財務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另一方面,需要根據管理風險發生的規律,明確審計重點,將經常性發生風險問題的部分設為專項審計內容,加大對決算審計以及經濟責任審計的關注力度。把握內部審計大方向,爭取能在高職院校內部找出各部門工作的不足,并給予明確的工作建議,為各項工作的穩定開展提供保障。結語內部審計工作是保證高職院校內部管理工作規范開展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保障各項經費合理化使用的關鍵。各個高職院校應加強對內部審計工作的重視與投入,通過設立專門的審計部門,健全內部審計制度,推行內部審計法律法規,明確內部審計職責和實行全過程審計來提升內部審計工作的整體水平,充分發揮其監管作用,為高職院校的健康發展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戴聯華.產教融合視域下高職院校內部治理體系存在的問題及改進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1(03):1–2.
[2]高麗俊.新時期下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學習,2020(19):125–126.
[3]王睿.“雙高計劃”下內部審計在高職院校治理結構中的作用思考[J].產業創新研究,2020(08):87+89.
[4]劉燕.預算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以普通高職院校為例[J].現代商業,2019(14):107–108.
[5]高麗俊.新時期下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財會學習,2020(19):125–126.
[6]呂雯.全覆蓋背景下高職院校內部審計工作探析[J].科技經濟導刊,2021,29(10):173–174.
作者:王丹煜 單位:臨汾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