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客教育下的多媒體技術課程改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針對大學多媒體技術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在創客教育的視角下進行課程改革并介紹該課程改革的意義、內容、方法與實施過程,說明其特色和教學效果。
0引言
總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要“引導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應用型轉變”?!墩憬〗逃龔d辦公室關于公布加強應用型建設試點本科院校名單的通知》中明確要求各高校認真落實試點實施方案,從學校實際出發,面向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才培養需要,積極探索加強應用型建設的有效途徑和措施,努力培養各類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1創客教育
創客(Maker)[1],起源于美國,是指以創新為核心理念,將創意靈感轉變為現實的人。創客教育,是一系統的教育理念,其教育目標是培養具有創客精神和素養的全人[2]。教育內容是在掌握知識技能的同時通過實踐和創造,激活知識和技能,使“學習—思考—動手—運用—創新”統一。創客教育理念的核心在于通過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3]。創客教育,通俗講法就是“做中學”,從實踐中做出來。此處的“做中學”主要是從杜威的“教學合一”原則發展而來的探究式科學教育理念[4]。截至目前,已有許多學者對創客教育進行了研究,在中國知網中以“創客教育”為關鍵詞搜索到的論文就有1304篇。例如,文獻[1]對創客教育的內涵進行了歸納,并對創客教育在我國的現狀及發展方向進行了深層次解讀;文獻[2]對創客教育的本質、功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研究;文獻[3]對我國創新教育發展的新路徑進行了闡述;文獻[4]為高校開展創客教育的挑戰與突破提供了新思路;文獻[5]提出了高校創客型師資培養的策略;文獻[6]基于創客教育環境提出了課程實驗設計的思路。關于論述創客教育視角下的課程改革或設計實踐的文獻比較少,不到10篇。
2創客教育視角下的課程改革
2.1課程的教學現狀
多媒體技術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和應用性非常強的課程,也是培養學生成為多元化發展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重要課程。我校已有多個專業開設該課程,它也是繼續教育學院進行IT培訓和創業教育的一門課程。通過學習本課程,學生能夠建立多媒體技術的基本理念,掌握各種多媒體對象的制作技能和平臺開發技術。部分學校在講授該課程時普遍存在幾個問題:一是沒有合適的多媒體技術教材。目前,選用較多的是機械工業出版社的《多媒體技術應用教程》和清華大學出版社的《多媒體技術基礎與實踐》,這幾本教材理論性較強,但是關于應用與實踐的內容很少,并不適合應用型本科高校的教學。二是課程定位與教學內容建設不合理,在知識層面與技術應用領域缺乏學科內部的梯度配置與規劃。教學內容與專業技能缺乏整合,不同專業都開設此課程,但是教學計劃、教學內容與專業培養目標完全相同;而且每周只有2學時,其中一節為理論講授,一節為上機操作。三是師資與教學方法存在較大問題。教師缺乏生產實際經驗,教學方法缺少創新,沒有創設有效的實踐教學環境,沒有很好地應用新媒體與優質在線資源,在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不注意引導學生創新與實踐。以上問題使得學生不重視該課程,認為與自身的專業發展不相關,于是出現一系列如玩手機、睡覺、逃課等厭學現象,因此,對該課程的改革勢在必行。
2.2課程改革的意義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背景下,具有創新與實踐能力的大學生已經成為創新創業的主力軍。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的主陣地,必須適應時代潮流,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推進新一輪教學改革,將學生培養成為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與素養的應用型人才。進行該項目的改革,不僅是推進高校應用型建設的需要,還是落實創新創業教育、課堂教學創新等環節所做的新探索。創客教育視角下的多媒體技術課程改革,符合當前社會對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是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全力倡導的重要舉措。2015年1月28日,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健全創業輔導指導制度,支持舉辦創業訓練營、創業創新大賽等活動,培育創客文化,讓創業創新蔚然成風”?!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也明確提出要深化教學改革,支持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學校應加強就業創業教育和就業指導服務,創立高校與科研院所、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7]。
2.3課程改革的內容
課程改革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教師團隊不斷地探索與實踐。要培養具有專業知識和具備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的創業型人才,教師首先要轉變觀念,樹立為學生服務的理念,一切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學到感興趣、學科前沿、有用的知識與技能;樹立以市場需求為前提的市場觀,借鑒高職院校的成功辦學經驗,樹立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的結合觀以及創業課程向課程創業轉變的觀念。教師要在驅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上下工夫。(1)優化教學內容,編寫校本教材。一本好的教材既要有利于教師的“教”,又要有利于學生的“學習、思考、動手、應用、創新”。通過研究創客教育的本質與功能,將創新、實踐、合作、共享等精神融入教學之中,重視實踐與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改革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如何優化教學內容,從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入手,設計一些科學的項目或經典案例,編制一本適合本校學生實際情況的校本教材乃當務之急。(2)創新課堂教學方式。課堂是教育的主戰場,教學改革只有進入課堂,才有可能成功。課堂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創新,不僅需要教師轉變觀念,還需要課堂教學技術產生變革。如何充分運用新媒體技術與相應的教學平臺軟件,以翻轉課堂的主模式進行教學,也是教師需要研究與實踐的內容。只有樹立“教”是為了更好地“學”的理念,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組織模式,引導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改變其學習方式,才有可能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只有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給學生以思考、提問、實踐操作的時間和空間,才有可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實踐能力。為此,我們需要改革課堂教學方式,打破傳統教學的壁壘,嘗試協作學習、同伴互助、學生試教等多元教學方式,進而形成一種創客教育視角下的實踐教學模式。(3)改革完善教學評價。創客教育視角下的多媒體技術課程改革,重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需要完善平時成績評定方式,采用科學的考核評價機制。例如,對大部分學生,可以采用“創業作品+平時測試+上機操作”的方式進行考核;對于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采用“大型設計作品+競賽獲獎+證書”的方式進行考核;針對設計作品的評價,則可以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總評”的評價方式。
2.4課堂教學改革的實施
多媒體技術課程的改革主要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以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嘗試“做中學、學中做”。課前,教師布置任務與學習要求,在微信上推送教學課件與微視頻,讓學生自主學習并實踐操作;課中,師生共同點評作品,教師解答學生的疑難問題,巡回指導學生,學生繼續完善作品;課后,總結、反思與強化案例的實踐操作,進行技能的內化與遷移,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二階段,教師布置綜合性的創業項目或引進企業真實的項目,讓學生以小組協作或個人創作的形式進行實訓,重在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與創新創業能力。該課程運用微信企業號輔助教學與管理。在開課之前,教師先注冊好微信企業號,將學生的信息(姓名與手機號碼必填)導入通訊錄,并設置好相應的第三方應用小程序,如消息、問卷調查、教學測驗等;在改革實施中錄入學生信息并通過微信企業號的交互功能與學生進行交互探討。
3數據分析
本次課程改革,一共有4個班級參與,其中2個班級(實驗班)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另外2個班級(對照班)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學期結束時,對綜合考核成績進行分析,并對參與翻轉課堂教學的83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與個人訪談。調查共發放83份問卷,回收了83份,有效問卷為75份,有效率達90.3%。對主要問題的數據匯總見表1。從調查與訪談的情況得知:①學生非常喜歡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普遍認為能夠用移動學習工具隨時隨地學習,合理控制節奏,能夠用關鍵字回復獲取以往課程進行復習;②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擴展了學習的時間與空間,但還是強烈要求增加課堂教學時間,建議學校將每周2學時改成4學時;③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在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高;④比較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的期末考核成績,兩者并沒有拉開距離,但是通過分析他們的設計作品,發現實驗班學生的作品明顯優于對照班學生的作品;⑤學生在學習中碰到問題時,更傾向于上網查找資料或與同學交流,主要是上網更便捷或自由;⑥學生在學習該課程時,對師資力量、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關注度明顯高于其他選項。個別學生不愿意采用翻轉課堂模式進行教學的原因:①學校的無線網絡不能免費使用,推送的視頻等內容容量大,在一定程度上浪費了個人的Wi-Fi流量,建議用更好的教學平臺或軟件;②部分家庭條件不太好的學生沒有自帶電腦,課前不能進行有效的實踐操作,跟不上教學進度。
4結語
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作為應用型建設中的一所試點學校,高度重視對學生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成立了實踐教學中心與創業學院,而且明確要求各系部積極開展相關的課程改革。經過改革實踐,課題組成員整理好資料,并將意見反饋到教務處及各系。會展專業在教務處的指導下,及時召開師生座談會,經過嚴密的專業設置論證,已經在新學期對相關課程進行了調整,其他系也正在進一步的調研論證中。學校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學生反饋的問題,在提升辦學條件方面做了努力,已經在圖書館、教學樓等主要場所向全校師生免費開放無線網絡??傊n改是一項艱巨、系統的工作,需要教師長期的探索與實踐,開設更多的通識課程與創業指導課程;需要學校出臺相關的政策,形成一定的激勵機制,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創業環境,給學生搭建更多的創業平臺,鼓勵學生創業;同時,還需要政府與社會多方力量的支持,如設立創業基金、舉辦各級各類的創新創業大賽等。
參考文獻:
[1]祝智庭,孫妍妍.創客教育:信息技術使能的創新教育實踐場[J].中國電化教育,2015(1):14-21.
[2]張茂聰,劉信陽,張晨瑩,等.創客教育:本質、功能及現實反思[J].現代教育技術,2016(2):14-18.
[3]楊剛.創客教育:我國創新教育發展的新路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6(3):8-13.
[4]王鵬,王為正.高校開展創客教育的挑戰與突破[J].思想理論教育,2016(10):88-93.
[5]王懷宇,李景麗,閆鵬展.高校創客型師資培養策略初探[J].中國電化教育,2016(3):126-130.
[6]趙廣元,王文慶,蔡秀梅.創客教育視野下“計算機網絡”課程實驗設計[J].現代教育技術,2015(9):116-121.
[7]梁佩瑩,林潔麗,曹輝,等.校企聯合的應用型人才培養平臺建設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7):255-256.
作者:呂光金 單位:上海財經大學浙江學院經濟與信息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