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刑事科學技術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震驚全國的呼格吉勒案,讓這位年輕人失去了寶貴的生命,回顧整個破案過程,導致邊防公安部門在成冤假錯案的一大原因,就是缺乏嚴格的刑事案件偵破能力,缺乏偵破刑事案件的利器———刑事科學技術。在當時,通過刑事科學技術當中的生物物證技術,通過對女尸體內的精斑和呼格吉勒圖的精液進行DNA監測分析,立刻就能確認呼格吉勒圖的清白,也就不會造成這長達18年的冤案悲劇。那有如何再確認呼格吉勒圖不是作案人后找出真兇呢。通過刑事科學技術中的另一項技術———刑事圖像技術,也就是聲像技術。倘若當時能保證內蒙古邊防地區的視頻監控覆蓋率,作案人何時離開公廁,又逃往何處都能通過視頻監控網找到線索,甚至再合適的拍攝角度下能夠利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直接分析出作案人面貌,體貌特征,也就不可能再有錯誤懷疑呼格吉勒圖的事情了。
回顧往事,吸取教訓,再看我國當今國內邊防局勢。我國新時期邊防不僅有武裝警衛邊界的軍事功能,還有維護邊境地區社會治安秩序的行政管理功能、維護睦鄰友好的外交功能和促進邊境地區生產力發展的經濟功能等。而邊防地區的穩定是公安邊防邊境管理部門維護國家安全與主權的前提與基礎。刑事犯罪對邊防地區的安全與穩定危害性極大。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明確列有: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損害經濟秩序,危害社會安全,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公民私有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的,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刑事犯罪。
總的來看,眾多邊防刑事案件主要集中在這幾類:偷越國境,使用槍支彈械,販賣,違法賭博。在這些多發刑事案件的偵破過程中,如何在社會環境復雜多變,人流量大,潛伏危險眾多的邊防地區迅速、準確地鎖定犯罪嫌疑人,依法打擊違法犯罪?刑事科學技術在案件偵破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運用現代科學技術的理論和方法,收集、分析、檢驗和鑒定與犯罪活動有關的各種物證材料,為偵查、起訴、審判工作提供線索和證據。而在邊防地區的多發刑事案件中需要用到幾種的刑事技術,主要是:痕跡檢驗,聲像技術和警犬技術。以下針對邊防地區的多發案件,就這這幾種刑事技術進行一些介紹與應用途徑。
一、痕跡檢驗
痕跡檢驗是對手印、腳印、槍彈痕跡,工具痕跡,車輛痕跡及其他特殊痕跡的發現、顯現、提取、分析、鑒定的一種技術。涉及販賣和違法賭博等刑事案件時,通過拍照、膠帶粘取、靜電復印和化學試劑法等手段提取嫌疑物品上的指紋和掌印來精確查找犯罪人。涉及槍擊案件時可以通過研究槍支的彈頭、彈殼和目標物上的痕跡、殘留物來尋找持槍人并明確案件性質。涉及偷渡等案件時通過分析輪胎胎面花紋、紋理深度、寬度和密度及輪胎磨損特征,利用同一認定原理來確認嫌疑車輛,為案件提供線索。
二、聲像技術
聲像技術在邊防案件的應用主要是對過去時間的圖像和錄音,分視頻監控和針對性錄音。視頻監控現還未完全從刑事科學技術中分離出來,它在刑事案件的偵破過程中可直接成為案件突破口。在特定時間點拍攝下的人物,事件,在利用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處理后,可迅速鎖定犯罪人,并提供給法庭有力物證。而錄音更多的是在某些地點安置儀器或特殊人員有目的性的對某人進行錄音,該過程在某些情況下會有危險,但有時卻是確定犯罪嫌疑人為罪犯的直接證據。
三、警犬技術
邊防地區是賣案件的多發地,由于至今還未有效研究出探檢出的儀器或技術,而工作人員的檢查總會有所疏漏,所以警犬的作用在此體現的尤為明顯。憑借警犬出色的嗅覺能夠找到人眼難以察覺的隱藏處,這樣邊防公安部干警就能高效搜查并進而找出犯案人員,從而大大減少販賣案發率。但警犬技術的使用方法與其他刑事技術有所區別,它的主題在于警犬這種動物的訓練和使用。這種技術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特殊犬種的繁育、訓練、管理,使用。[3]想要提高警犬的搜查精確度和人犬配合效率,就必須要花費大量精力去培養警犬。這些技術在我國自建國來都得到長足發展,但根據當今邊防地區的眾多已發案件卻顯露出許多缺陷和不足。
首先,邊防地區缺乏鑒定指紋、腳印等痕跡的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的公安干警由于缺乏相關專業知識對刑事技術的程序步驟生疏,導致痕跡取證和獲取犯罪信息不足。這樣即使找到嫌疑人或重大案結,也會因無確鑿證據而案件無法定性,無法將罪犯按法律規定繩之以法。此外,相比國外,我國還未建立完整的各種型號汽車部件(輪胎、車燈、油漆片等)數據庫和各種型號汽車數據庫及車輛輪胎分類系統,使得車輛痕跡檢驗工作根本無法全面展開。另外,邊防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不一,而國家對欠發達地區其調配的設備、物資、經費也不夠合理。倘若在公共場所的視頻監控覆蓋率能達80%,那末將會大大減少偵查人員的破案壓力。但事實在許多地區缺少甚至沒有視頻監控,而這些地區恰恰是大多犯罪分子所選擇的犯罪現場,致使持續性、跳躍性、大跨度地流竄犯罪作案難以及時遏制。而且,視頻圖像處理技術遲遲得不到適應性發展和實際應用,從視頻監控上截獲的犯罪圖像也只能得到案件的發生過程和發生時間,而無法通過數字圖像清晰處理手段獲得罪犯的外貌和詳細線索等。至于警犬技術,邊防地區對此關注度不夠,而且缺乏警犬的訓練員。警犬的訓練不僅僅是硬式機械化訓練,其中更包含了某種情感。之前就有因警犬原訓練員被調走,警犬失去精神動力,進而對警犬的管理和使用變得十分困難。[6]刑事科學技術是準確迅速偵破邊防地區刑事案件,是維護邊防地區安全穩定的重要利器。
盡管外邊防地區,刑事科學技術的應用存在種種缺陷和困難,但是并不能說明無法應用。面對當前情況所遇到的問題,以下從幾個方向提出幾點建議:1.據統計,全國刑事警察16萬左右,刑事科學技術人員不足3萬人,僅占18%。沒有刑事技術的專業人員,再好的技術也無法使用。因此在加大對專業人員培養的同時,也應通過優越的制度與政策促使對邊防地區刑事技術人員的輸入量。2.聚集具有統計能力公安人員,在原有數據資料的基礎下,借助各方的支持與幫助,著手建立我國的各種更加全面的數據庫,如:指紋數據庫,上市鞋底數據庫,各種型號汽車及各種型號汽車部件(輪胎、油漆等)數據庫。這樣便可依據系統的數據庫及現場遺留的痕跡物證,迅速鎖定犯罪嫌疑人或嫌疑車輛,對案件的偵破起到關鍵作用。3.調動刑事科學技術人員的積極性,進一步加強刑事科學技術工作發展。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發達邊防地區的犯罪分子大量采用高科技方法和手段作案,在基礎刑事科學技術系統還未完全成熟運用的情況下,發展針對性高科技手段,新技術方法及設備無疑更加困難。邊防地區的安穩關系到邊境地區的經濟發展、行政穩定,而刑事科學技術作為保衛人民、國家主權的技術部門,在邊防地區具有重大作用,其發展勢在必行,國家相關部門理應對其加大關注力度,盡快采取實際性措施,展開相關工作,促進刑事科學技術在邊防地區的應用。
作者:馮雅嫻 單位:中國人民公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