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視覺傳達專業版式設計課程解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版式設計課程是視覺傳達專業必修課程之一,通過對版式設計課程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采用“理論講授+案例分析+項目實戰”的教學改革思路。通過教學目標、課程教學內容和教學評價系統這三個方面的改革來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綜合實踐能力。
關鍵詞:
視覺傳達;版式設計;課程改革
版式設計是通往專業設計的橋梁,也是一門藝術與技術緊密結合的綜合性課程。隨著近年來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教育理念不斷深入,為版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挑戰,課程的創新性研究越來越受到藝術教育工作者的重視。了解版式設計課程教學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對課程的教學改革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更好地適用于就業市場需求和提高人才質量。
一、課程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隨著藝術設計的蓬勃發展和人們審美能力的提高,生活中小到標簽招貼大到公共藝術無處不體現著圖與文字的關系,這種應用視覺元素進行有目的、有組織的組合排列的設計行為與過程稱為版式設計。作為一門重要的基礎設計課程,其核心地位不容忽視。目前在版式設計課程教學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嚴重制約著專業發展和專業性人才培養。
(一)課程目標不明確
高等教育培養出來的人才最終要為社會服務,社會的需求決定了該學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同時期對于版式設計的課程目標和課程定位也不同,因為在教學過程中課程目標不明確,造成學生一味對優秀版式進行模仿,忽視了學生發現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的能力,要想在版式設計教學上取得突破,還要充分發掘其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創意。
(二)課程教學與實踐缺乏聯系
在進行版式設計課程教學時,教師大多采用先理論后作業的教學方法,課程教學與社會實踐存在脫節現象,導致教師對教學內容難以深入理解,學生只是簡單地掌握了版式設計教學的基本規律與方法,對版式設計無深入研究,無法做到對文字、圖形、色彩等視覺因素在版面編排中的合理應用,更無法在創作時融入自己的設計理念和創造性思維方式。從課程的教學內容上來看,版式設計課程主要對視覺要素、構成元素、形式美法則、設計原理和類型進行研究,對文字編排、圖形編排進行練習,教材編寫同質化現象嚴重。教學中過度重視理論性的知識點學習,沒能很好地進行實踐,“教學做”三者無法統一,這樣的教學已不適用當今視覺傳達專業發展需求。
(三)課程教學評價單一
教學評價是對教學過程和結果進行測量,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目前版式設計的教學評價方式主要以總結性評價為主,一般以學生的平時表現和期末考核成績來評定,僅通過出勤率和最終作品來打分,很顯然考查不出學生的整體水平和綜合素質。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社會中我們要培養復合人才,這樣單一的教學評價方式已經不能適應高等教育的發展。
二、課程教學改革思路
首先,要解決目前版式設計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確定好教學改革思路,課程教學要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想象力和創新能力是每位學設計學生必備的技能,在以往的版式設計教學中,為了追求版式的編排效果,忽視了學生對于作品個性化的表達。隨著計算機的普及和軟件的廣泛應用,版式設計出現了重技術而輕藝術的情況,這對于版式設計學習很不利。創新是設計的靈魂,版式設計中追求創新性和個性化表達是版式設計的本質,教學過程中重點對學生的創意思維和獨有的設計表現方式進行培養,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其次,采用“理論講授+案例教學+項目實戰”的教學思路,增加課程教學的整體性,版式設計教學將理論知識貫穿于整個課程中,理論和實踐交替進行,緊密結合。課堂中引入實際項目,平時的練習以實際項目為主,可以使學生系統地掌握版式設計的原理。以往成功的項目可作為新的案例來進行教學,讓身邊同學成為大家的學習對象,而不是遙不可及的設計師,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例如:筆者在講授版式在海報招貼中應用時正是第八屆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征集時間,首先讓學生對上一屆優秀作品和本專業獲獎作品進行學習,并挑選出一部分作品對其創意和版式設計進行分析,鼓勵學生參賽。這樣的教學方式取得很大的成功,學生在比賽中屢屢獲獎,不但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更能使學生的作品與實際相結合。
三、課程教學實踐視覺傳達專業的教育目標
以培養創造性和應用型設計人才為主,在版式設計課程教學中鼓勵學生相互合作,教師要對課程進行優化,設計情景化教學,再加以合理的作業評價制度,激發學習興趣,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只有在教學中不斷去開拓,才能更好地推動課程教學改革。
(一)要重新確立版式設計
課程教學目標版式設計課程具有非常高的綜合性,在視覺傳達專業中也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各專業課程設計創意都必須通過版式設計來最終體現。視覺傳達專業的版式設計常用于書籍裝幀設計、海報招貼設計、標志VI設計、包裝設計和網頁設計當中,滿足平面設計功能前提下,要注意各個要素之間的編排與表達,設計原理要始終貫穿于每幅作品中。
(二)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
課程教學內容的創新應該以學生實踐為主,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教師主要起引導作用,以提高學生分析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意思維為主,以職業發展為向導,讓學生直面設計項目和崗位中可能存在的問題,主動尋求解決方案。在教學過程中發現版式設計課程要適用設計崗位需求學以致用就要把教學內容做一定的調整。在教學思路上,依據專業設計不同行業和不同領域,以真實或者虛擬項目為載體,課堂、工作室、校外實習基地三者結合為一體,而不是以往學生只在教室進行學習。教學理念上要緊扣崗位要求圍繞課程目標,設計教學情境,在課程目標設定上以培養設計創意表達能力為主,教學內容上進行優化,在教學方法上采用案例教學法,以項目為驅動力啟發學生自主學習。課程教學內容分為理論部分和實踐部分,理論講解部分為版式設計中最先教授的內容,貫穿整個課程。在實踐部分以項目為載體安排教學,每個章節的訓練中,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職業意向選取項目內容,可自由組隊進入創作階段。第一,準備階段,此階段可進行與項目相關資料的收集。第二,策劃階段,分析案例,做出決策。第三,設計階段,制定出初步的設計方案。第四,實施階段,進行印刷、制作。第五,檢查階段,根據項目要求對作品進行對應的檢查。教師在項目實訓階段,做好引導和啟發工作,制定考核評估方案,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綜合運用。
(三)建立完善的教學考評制度
教學評價不能單一的以版式設計作品作為課程的最終成績,教師應建立開放的評價方式,實行多元、動態發展的評價策略。教師和學生可共同建立學習檔案袋,檔案袋中包括平時表現、團隊合作過程資料、項目完成情況、優秀作品集合,以解決在學習中的問題和情況。學生可通過檔案袋的建立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和自我評價,教師也可通過觀察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及時調整教學方案。在課程結束時可進行綜合性的考核,讓學生闡述創作思路和展示課程學習成果,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課堂互動性。教學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四、結語
傳統的版式設計課程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當今高校培養復合型人才需求,對視覺傳達專業版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進行研究勢在必行。版式設計課程教學應緊跟時展,求實創新,以職業發展為向導,讓學生直面設計項目,主動尋求解決方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版式設計課程中要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究問題,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結合在一起,從而推動版式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袁園.版式設計課程教學創新研究與實踐[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9.
[2]徐雪松.視覺傳達專業展示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包裝世界,2015(2).
[3]伊延波,孫妍.版式設計語言的理論在設計教學中的實踐研究[J].數位時尚(新視覺藝術),2013(1).
作者:伍長莎 單位:陽光學院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