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貧困人口信息素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互聯網的普及,使得信息采集、傳播的速度和規模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也使世界步入了“信息爆炸”的時代,如何在泛濫的信息中篩選有效的信息就對個人的信息素養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貧困人口致貧的重要因素是因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對事物深刻的認知,本文從提升貧困人口的信息素養入手,以期望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關鍵詞:
信息素養;貧困人口;提升路徑
一、信息素養的內涵及其評判標準
信息素養一詞最早是美國人保羅•澤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定義為:“信息素養是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術和技能”。之后演變為:信息素養是個體能夠認識到需要信息,并且能夠對信息進行檢索、評估和有效利用能力。筆者認為信息素養是一項綜合性素質,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具備信息素養:第一,看其是否具備信息識別、獲取以及加工處理的能力。如今在龐大的信息量中識別出客觀有用的信息非常有必要,“不患多寡而患不精”正是對此的真實寫照;在互聯網中能夠快速有效的檢索出有用的信息也能體現出一個人的信息技能;在識別和獲取的基礎上對所掌握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為我所用,也正是對信息技能的良好應用。第二,看其能不能把這種信息技能融入到意識中,也就是是否具備良好的信息意識。信息意識即對信息的敏感程度,信息意識的提高是培養信息素養的先決條件。
二、貧困人口的信息素養現狀
(一)農村和貧困人口的文化現狀
農村信息貧困主要表現為:農村的信息化程度低,互聯網的普及程度也相對城市落后;涉農信息少,播出時段差,遠遠不能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農民自身信息貧困主要表現為:農村勞動者的文化素質普遍偏低,許多貧困人口即使有小學或者初中文化,也基本沒有受過專門的計算機和互聯網方面的培訓,可以說對信息時代的工具一竅不通,更談不上擁有信息素養了。
(二)提高農村信息化水平和貧困人口信息素養的必要性
在這個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農村的落后不僅僅體現在基礎設施和各項社會福利待遇的落后,更是與現代社會的嚴重脫節,農村的貧困也是信息知識的貧困,而信息知識的貧困往往伴生著經濟的貧困,二者如影隨形,互為因果,致使貧困代際傳遞。因此,“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只有努力提高農村的信息化水平、提高貧困人口信息素養,讓其掌握脫貧致富的方法,跟上社會發展的步伐,才能從根本上擺脫貧困。
三、貧困人口信息素養的提升路徑
(一)信息的類型
目前,對信息的分類有很多種方法,筆者僅以互聯網中提供各種內容的網站類型來劃分,將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分為服務性信息、交易性信息、專業性信息、交流性信息和綜合性信息。服務性信息包括政府類網站、企業網站、分類信息網站(網址導航)、功能性質網站(電話手機號碼查詢、物流信息查詢、火車票購買等);交易性信息主要包括交易類網站B2B、B2C、C2C等類型;專業性信息主要包括行業網站類和某一領域專業網站等,這類網站主要提供行業資訊、各行業的專業知識,是行業從業者活躍的場所;交流性信息主要包括社區、論壇以及移動互聯網手機端的微信平臺等;綜合性信息主要包括大型的門戶網站及博客和文化娛樂類網站。
(二)信息的識別、獲取及信息的加工處理
信息的識別主要從信息的來源信息是否來自權威部門、信息否是否存在價值性和信息的時效性幾方面來甄別。信息的獲取渠道主要有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等幾大媒體。除了從上文介紹的網站信息分類獲得信息外,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信息獲取方法就是利用搜索引擎這類工具。對于搜索引擎有一句很形象的話來形容其強大的功能:“只有想不到,沒有搜不到。”目前主流的中文搜索引擎有百度、搜狗、必應等。搜索的關鍵在于對關鍵詞的選擇,不同的關鍵詞搜出來的結果有時是意想不到的。另外也可以用搜索命令:site和filetype來進行查找,site指定搜索的網站,filetype指定文件類型。信息的加工處理,是將獲得的信息通過甄別、整理、排序、匯總、分類、分析研究等一系列過程使原始信息變成為我所用的有用信息。
(三)信息意識的培養
信息意識是指人們對信息的獲取、分析、判斷和消化的思維過程,它反映了人對信息敏感程度,如果個人面對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積極主動通過各種途徑去查找相關資料去解決問題,并且知道通過什么方法能尋找到答案,那么這個人就具備了信息意識。農村居民信息意識的培養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方面來實現:
(1)提高農民的受教育水平。農村經濟發展的根本問題在于農民的受教育水平,必須加強農民特別是貧困人口的信息意識的教育,同時也要通過培訓使有意愿的農民學會使用現代化的媒體工具。
(2)提高農村的信息化程度。國家應該加大對農村信息化建設的投入,讓信息網絡更好地覆蓋農村,解決農村信息落后的問題。
(3)加強信息服務內容。農村居民由于信息閉塞,不能及時、準確的獲取信息。例如對農產品的供給與需求情況不了解,主要依靠去年同期價格來預測,或者跟風生產,生產出來的農產品不適應市場需求,導致農民收入受損。
(四)貧困人口信息素養的提升
信息素養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需在長期積累和實踐中不斷總結進步。從短期看,可以通過組織各種計算機操作、互聯網應用以及智能電器和智能手機的應用培訓來解決一部分人的即時需求;從中長期來看,應立足于課堂教育,需要對農村青少年學生的課程教育中增加信息素養方面的內容,教會學生掌握信息技術時代的基本工具,利用互聯網共享學習資源,利用QQ、微信、以及各種專業網站等平臺進行學習討論等,同時也要讓學生認清這些工具給學習和生活的帶來的不利方面,避免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中。
作者:鄭雙柳 單位:遼寧省扶貧統計監測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