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河長制信息管理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為解決河長制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全面推進河長制工作,鐵嶺市研發了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平臺分為河長制綜合管理系統、河長APP及微信公眾號三個部分。依托云計算、3S、SOA等技術,提供了河湖河長信息展示、河長巡查動態顯示、河湖水質情況全面實時監控、信息即時交互及聯動處理、河長制精細化管理、自動化考核、跨平臺信息對接等技術功能。平臺的開展應用實現了河長制工作的制度精細化、信息全面化、溝通實時化、治理科學化,也為河道環境監督治理長遠發展起到了重大作用。
[關鍵詞]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研發;應用
1引言
全面推行河長制工作,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在要求[1]。鐵嶺市河長制辦公室依據河長制工作中對河湖綜合管理的需要,充分利用現有運行環境,在實現最大程度的資源整合共享,避免重復建設的同時,對現今工作遇到的問題進行充分分析,并設計研發了鐵嶺市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服務全市河長制工作。目前,已經通過了前期研發、系統測試、試運行、系統調試、項目驗收工作,經過了1年的正式運行,系統穩定,運行效果良好[2]。
2信息管理平臺的研發
2.1研發任務分析
在服務對象方面,平臺建設主要針對河長制辦公室、河長、河長輔助體系、社會公眾四大類用戶對象進行服務。業務應用方面要滿足河長掌握河湖基本情況、組織領導管理保護、協調解決實際困難、嚴格河長工作制度、實現項目進展管理、督查指導量化考核、加強群眾參與和社會監督、支撐河長制工作決策等日常工作管理的基本需求。數據收集處理方面,根據河長制工作要求,系統涉及的管理數據包括基礎數據、動態監測數據和業務數據三大類。數據的來源采用資料收集、調用其它信息系統、巡查上報、人工更新填報、平臺自動生成等。性能需求方面,由于涉及數據量大、業務面廣、用戶眾多,要求系統在運行效率、系統可靠性方面具有較高的性能。對軟件系統的各類人機交互操作、信息查詢、圖形操作等,應做到實時響應。調用的地圖查詢,應在3秒內查詢結果并將結果傳輸到客戶端供用戶查詢瀏覽。平臺須支持1000以上用戶同時在線并發訪問共享平臺。
2.2研發方案設計
依據平臺四大研發任務設計信息管理平臺的總體框架,包括四個層面:三個終端用戶系統、兩個體系,如圖1所示。在服務用戶層面分為河長制辦公室用戶、河長用戶、河長輔助體系用戶以及公眾用戶四大類用戶。在業務應用方面,依據河長工作實際需要建立河長制綜合管理系統、河長APP及微信工作號三個終端用戶系統。在數據采集處理使用方面,依據采集的技術數據、動態監測數據、業務數據、公眾投訴建議等數據,建立基礎信息、空間、動態監測、業務管理、其他五大類數據庫。
2.3研發技術支撐
平臺在研究過程中,既要充分利用現有的運行環境,以實現最大程度資源整合共享,避免重復建設的同時,考慮鐵嶺市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的綜合管理需要、本項目研究內容特點、未來業務發展需求,在技術路線的選擇上,軟件方面采用了面向對象編程技術思想及當前業界主流的開發技術,系統采用B/S的框架結構,可以跨平臺、跨操作系統、多終端的要求,同時,依托云計算、3S、SOA、J2EE、組件、基于HTML5的多終端支持、大數據分析等技術,設計研發了鐵嶺市河長巡河APP。
3信息管理平臺的成果與應用
3.1保障環境建設
基于現有電子政務服務資源,建設完成鐵嶺市河湖管理保障環境體系。如圖2所示,為信息管理平臺的云中心。云中心包含電子政務云資源中的服務、網絡、安全等設備資源。
3.2資料整編處理
根據鐵嶺市河長制工作情況,結合“一河一策”等相關資料,充分收集水利、環保、城建、規劃等不同部門數據,整編完整的鐵嶺市河湖資料檔案,并實現河湖數據檔案的電子數字化處理存儲。對其中的河湖水利要素進行電子地圖處理,利用GIS平臺構建鐵嶺市“河湖一張圖”。所有整編數據存放于鐵嶺市電子政務云中心,安全可靠規范。
3.3數據庫及數據服務建設
根據鐵嶺市河長制工作情況,結合“一河一檔”及水利行業數據標準規約等資料,將整編的河湖數據進行標準數據庫建設,建設完成河湖5大標準庫(基礎信息庫、動態監測庫、業務管理庫、空間庫、多媒體庫)。與此同時,構建數據服務平臺,建設數據接口,接入各類外部數據,滿足同級部門的數據交換問題。
3.4三大終端用戶系統
3.4.1河長制綜合管理系統河長制綜合管理系統服務于總河長、市縣兩級河長制辦公室及市縣兩級河長輔助體系單位。如圖3所示,包括平臺首頁、基礎信息、監測中心、文檔匯總、工作管理、事件中心、考核管理、宣傳通知、平臺聯動、系統功能等十大功能模塊,以一套閉環化的業務流程與綜合信息的展示滿足工作需求。
3.4.2河長APP主要服務于各級河長,包括一張圖、基礎信息、水文監測、水質檢測、我的河湖、政策法規、一河一策、一河一檔、任務目標、工作動態、河湖巡查、事件處理、通知公告、考核通報、指令傳達、線路導航、抄送事件等技術功能模塊。如圖4所示巡河人員通過在手機上安裝河長巡河APP,快速準確方便的解決了在河長巡河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3.4.3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是主要面向社會公眾的微信平臺,作為河長制工作的重要渠道,通過移動媒體的方式公開河長制相關信息,實現面向公眾的信息統一推送,并提供河道投訴與評價服務,主要包括信息公示、河長履職、公眾參與三個功能菜單。
4結語
鐵嶺市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的研發與應用,實現了河長巡河工作的制度精細化、信息全面化、溝通實時化、治理科學化,提供了科學治水、動態治水、管治合一的綜合河道環境監督治理平臺,為河道環境監督治理的長遠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陳鵬,周辰光.人工智能技術在河長制管理中的應用[J].水利信息化,2018,3:173-174.
[2]張爽.鐵嶺市河長制信息管理平臺應用特色及效益分析[J]水利信息化,2018,3:173-174.
[3]倪娜娜.河長制管理信息系統模式研究與應用[J].水與水技術,2019(9):173-175.
[4]瞿偉力,楊瓊,趙章品.“河長制”電子信息化實踐與探討[J].浙江水利科技,2018,5:9-13.
[5]曾穎委.廣州市河長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應用成效[J].水資源開發與管理,2018,6:9-14.
作者:張爽 單位:鐵嶺市水利事務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