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業結構調整的保險業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遼寧產業結構調整中的金融需求現狀
從遼寧地區來看,近年來從重工業向服務業的產業結構調整步伐不斷加快,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為代表的新興產業在遼寧蓬勃發展。從經濟發展與產業調整形勢來看,2013年遼寧全省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分別為8.6%、52.7%和38.7%,第三產業占比較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增加值增速分別為4.8%、8.9%和9.2%,第三產業增速相對較快。雖然遼寧省的產業結構調整成績喜人,但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當前一些發展障礙仍然存在,尤其是涉及新興產業方面,由于科研經費不足等原因,產業增量代替結構調整,規模小、創新能力低。現有的金融資金供給無法滿足大量的金融需求,從而限制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效率。在遼寧省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資金的供給和需求并不平衡。從資金需求角度來看,根據遼寧省中小企業廳2013年8月對遼寧省14個市10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這些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貸款需求大,難度大的問題。在被調查的創新型中小企業當中,有貸款需求的超過90%。絕大部分企業并不了解科技保險、科技貸款等金融產品。這些企業的最大特點是規模小、經營管理素質較低,隨意性大,財務制度不規范,也難以提供符合條件的抵押品,因此,貸款成功的可能性越小。
從資金供給角度開看,據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末遼寧省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39418億元,貸款額為29722億元,存貸差近萬億多元,這說明部分款項在扣除各項準備金后、被金融機構投入到省外地區。從保險業來看,2013年全年保費收入622.6億,支付各類賠款和給付總額239.9億元。在服務“三農”方面,農業保險(不含大連)業務規模達9.8億元。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金融機構尤其是保險機構在資金供給上仍存在提升空間。因此,就有必要出臺更有針對性的金融政策指引,促進金融機構為不同產業發展中的企業提供更適合其經營特點的、豐富多樣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
二、保險業對產業結構調整的作用
金融支持對產業結構調整至關重要,而保險業務可以為加快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保駕護航。保險具有經濟補償的“補血”功能,是對被保險人在風險發生后進行的經濟補償或給付。有了保險保障功能,實體經濟一旦遇到不幸事故和災害損失,就可以及時得到保險公司的經濟補償。以科技保險為例,它是保險公司推出的新型險種,能有效分散化解高新技術企業出資人、科技工作者對風險的顧慮,以及分散科研開發過程中產生的風險。從我國未來產業結構調整的戰略方向來看,主要是提升傳統產業的綠色化、精致化、高端化,同時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提高服務業的附加值。在產業的調整過程中,除了對金融資金的需求之外,還需要相應的金融服務來分散風險,提高資源配置效率。2013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要求更好地發揮金融對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支持作用,并就如何發揮保險的保障作用做出了具體部署,其中包括:擴大農業保險覆蓋范圍,建立完善財政支持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大力發展出口信用保險,試點推廣小額信貸保證保險,推動發展國內貿易信用保險。拓寬保險覆蓋面和保險資金運用范圍等。總而言之,在產業結構調整過程中,保險不但具有經濟補償功能,還具有資金融通功能。同時保險產品承擔的風險特別巨大,不僅需要保險公司自身的努力,還需要政府在資金、政策方面的相應支持。
三、遼寧保險業支持產業結構調整的的路徑
第一,建立專項保險基金,投向支柱產業和實體經濟。保險公司應加大與各市政府的合作力度,建立保險專項資金加強對于重大基礎設施、棚戶區改造、城鎮化建設等民生工程和重大工程的支持,不斷創新保險資金運用方式、提高保險資金配置效率,高效對接實體經濟,貢獻社會發展。
第二,建立健全“三農”和小微企業的保險服務體系。保險業服務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首先要充分發揮保險作為經濟“穩定器”的職能。“三農”和小微企業是國民經濟的兩個薄弱環節。在保險業發揮其經濟補償和資金融通功能方面,要加大支持力度。遼寧省應循序漸進的推廣菜籃子工程保險、漁業保險、農產品質量保證保險、農房保險等新型險種,充分發揮保險業在增強農業抗風險能力方面的積極功能,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和農村經濟的穩定發展。同時,優化已有險種,不斷開發創新產品,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加快小微企業資金周轉,為小微企業提供“低門檻、低成本、易操作”的信用與保證保險服務。
第三,加快科技保險研發步伐,促進高科技產業的發展。對于高科技產業來說,往往面臨各種各樣風險。高科技企業只有準確地識別技術開發中的風險,并成功規避這些風險,才能真正讓創新為企業創造價值,提升企業的競爭力。而風險轉移及風險管理恰恰體現了保險職能與優勢。與普通保險不同,科技保險是一套支持國家創新戰略、針對高新技術企業以及其他科技型企業和科研機構全新打造的保險產品。從目前發展來看,雖然科技保險的保費收入在整個保險機構業務量的比例很小,但長遠來看會進入常態化發展。目前多數符合投保條件的企業對科技保險仍缺乏認識。雖然遼寧省每年投保科技保險的企業數量在逐漸增多,但相對于符合投保要求的企業總量而言,仍然還只是微乎其微。因此,實行科技保險補貼和稅務優惠政策的同時,加大宣傳力度也是推廣科技保險的必要手段。
作者:田娟娟單位:遼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