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外商投資環境綜合評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高新技術產業利用外資能夠有效提高我國利用外資的水平,促進我國高新技術產業加速發展。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作為我國以用外資為主、致力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特殊區域,經過近二十多年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了積極和重要的影響。因此,研究高新技術發區外商投資環境的綜合評價顯得尤為重要。
一、文獻述評與問題提出
目前國內學者對有關高新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高新區發展狀況、發展模式及戰略選擇的研究領域,鮮有專門針對高新區外商投資環境評價的研究,即使有高新區投資環境評價的文獻,其評價目的和功能也僅限于全國之間或某省領域內高新區之間的評比排序,其評價指標較主要是立足于高新區,較為宏觀,這樣的評價不能起到供引資部門參考決策、提出優化外商投資環境措施的作用。
目前對高新區投資環境評價的研究雖然發展較快,但仍存兩方面問題:一是在評價功能上,大多數是為了高新區之間的排序,沒有注重到區內投資環境的內容;二是在評價方法上,要么指標體系過少,評價過程過于宏觀,定性與定量分析失衡;要么是所采取的指標體系反映不出高新開發區投資環境的特征,其主要原因是較多地參照一般條件下的投資環境指標體系,而針對高新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因素分析不足。基于此,筆者認為應設計符合高新技術開發區特點的外商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本文試圖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外商投資環境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進行綜合評價研究。
二、研究思路及指標體系
1.研究思路
國際直接投資活動是出于多方動機的結果。基于不同的角度,對投資環境的要求標準也是不同的。在國際直接投資活動中,外商是投資區域選擇中的決策主體,通過對備選對象的輸入信息進行充分考察,結合投資的主要動機,而決定投資地區。
本文提出高新技術開發區外商投資環境評價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為:(1)評價應緊緊圍繞與高新區相關的投資環境因素及其相互關系進行;(2)評價的內容應緊緊圍繞高新區發展的特點進行,這樣才能使優化措施具有針對性;(3)評價指標的選擇要盡可能的全面、客觀,要突出綜合評價的特點;(4)評價應主要從投資者角度出發,這樣得出的結論及優化措施更具有現實意義。(5)評價的結果側重于對優化投資環境措施的決策,注重通過對評價結果的分析制定相應的措施,以優化高新區的外商投資環境。
2.指標體系
(1)建立評價指標體系的原則。外商投資環境是多種因素組成的有機整體,在建立指標體系對其進行評價時,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則,以防止評價偏差的擴大。本文認為建立高新技術開發區外商投資環境綜合評價的指標體系應遵循以下原則:
①全面性原則。投資環境系統是由多因素構成的多層次的組織系統,同時又受到系統內外眾多因素的影響和制約,因此,在遴選指標時必須盡量全面、完整地選擇各級各類的指標;
②科學性原則。指標系統的建立應選擇含義準確、便于理解、易于合成計算及分析的具體、可靠和實用的指標,以客觀、公正、全面、科學地反映區域投資環境的本質和規律性;
③系統性原則。投資環境系統是一個由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要素構成的有機整體,在選擇和確定具體指標來構建指標系統時,要綜合考慮投資環境的整體性、動態性和系統性;
④可操作性原則。投資環境系統評估指標應該具有實用性和可行性,指標數據的選擇、獲得、計算或換算,原則應容易獲得,便于有效地進行定量的分析和評估。
(2)評價指標體系的構成。建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外商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時,由以下幾點具體措施保證對上述原則的遵守:
①根據國際直接投資區位選擇中的影響因素,并在前人統計和實證分析成果的基礎上(Brash,1968;Deane,1970;Forsyth,1972;Andrews,1972;魯明泓,2000;魏后凱,2000;等),通過歸納分析,可以發現東道國及地區的經濟環境(市場規模、工業配套能力、經濟發展水平及經濟機制等)、基礎設施環境(對外交通、配套服務等)、政治環境(政治的穩定性、對外資的態度、政府清廉性及行政效率等)以及金融環境等在國際直接投資區位選擇中起決定性作用;
②既要研究投資環境的共性內容構成,更要結合高新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的個性特點。如對于高新技術開發區而言,科技創新能力、科研人員的供應狀況及高新區的優惠政策便是不可忽略的重要環境因素;
③由于本文對投資環境評價的功能主要在于供引資部門參考,提出優化投資環境的措施,這不同于評價中選擇排序的功能。因此,本文在指標體系設計上考慮了環境因素的非差異性,如環境因素中的“政治穩定性及政治體制”指標。
三、綜合評價
在確定高新技術開發區外商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和層次后,便應從投資者的角度及其對環境因素的要求標準出發,對區內的投資環境影響因素在吸引外資的重要性、吸引能力等方面進行評價,并由此找出諸因素中的關鍵因素,提出有針對性的優化措施,以增強高新區吸引外資的能力。鑒于此,利用香港學者閔建蜀教授提出的“關鍵因素法”對高新區外商投資環境進行評價。
另外,由于資源有限,在對高新區投資環境綜合評價并提出相應的優化措施后,不可能同時實施,那么,利用“相關度分析法”則可以綜合分析每項措施對改善各關鍵因素的效果,從而確定諸優化措施的實施順序,以獲得在最短的時間達到最佳的效果。
因此,從諸多環境因素中提煉出符合高新技術開發區特點的環境因素,“關鍵因素法”及“相關度分析法”在高新技術開發區外商投資環境評價中的聯合運用,是本文的主要工作。
1.關鍵因素法在評價過程中的運用
“關鍵因素法”是香港學者閔建蜀教授在羅伯特的“等級尺度法”的基礎上提出的對投資環境進行評價的方法,它從投資者的角度出發,根據不同的投資動機,對投資環境進行綜合評價。
“關鍵因素法”主要立足于投資者,同時,對受資者具有很大的參考和現實意義。“關鍵因素法”的評價公式如下:EN-US">
公式1中:Ei表示第i個環境因素距離最佳狀態的程度;Ii表示第i個環境因素的重要性程度,Hi表示第i個環境因素吸引外商投資的程度,Pi表示第i個環境因素的最佳狀態值,Ci表示第i個環境因素的實際狀態值,n為投資環境因素的個數。
上述各參數的具體實際意義分別是:Ii反映了投資者對影響其投資因素的重視程度;Hi反映了特定因素在本地區具有的優勢,從而對投資者產生的吸引程度;Ci反映了環境因素的現實狀態令投資者滿意的程度。
參數Ii、Hi、Pi、Ci均通過問卷調查由外商投資者及有關專家評估確定,其中Pi是評分分類的上限值(最佳值,采用5分制時,Pi=5),Ii、Hi、Ci參數值是根據表1所采用的評分標準對各環境因素評分后,通過平均法或加權平均法整理得出。
根據表2評分標準,由接受問卷調查的相關人員對各環境因素進行評分,然后經過數據處理,得出每一環境因素的Ii、Hi、Ci的平均值或加權平均值,再根據公式1,可得到各環境因素的Ei值。
由公式1可知,Ei值越大,則表示第i個環境因素對投資環境的綜合影響越大。在統計出所有環境因素的Ei值后,受資者便可按Ei值由大到小進行排列,然后根據閥值①,確定影響投資環境的關鍵因素,并針對關鍵因素,提出相應的各項優化措施。在本文中,閥值是用來確定全部評價指標中關鍵因素而設定的某一數值,它是結合各環境因素的Ei值及有關專家的判斷而設定的,Ei值大于閥值的因素屬于關鍵因素,需要改進;小于閥值的則屬于具有優勢的環境因素。
2.相關度分析法在評價結果中的運用
相關度分析的意義在于綜合考慮具體每項優化措施同時對于各項關鍵因素的相關程度,以確定每項措施對改善和優化投資環境的綜合效果,決定措施的實施順序。優化措施和關鍵因素的相關度分析見表2。
表2中相關度(FWZ)表示各關鍵因素受優化措施的影響程度,其實際數值通過有關專家根據相關度評分標準表3評估獲得。
在得到相關度的數據后,可根據公式2計算某項優化措施對投資環境中關鍵因素的綜合影響程度。
Gi=i=1,2,…,W
ej=Ej/j=1,2,…,Z
公式2中,Gi是第i項優化措施對關鍵因素的綜合影響程度。Gi的大小不但受措施與關鍵因素的相關程度的影響,而且受各關鍵因素本身對投資環境影響程度的影響,這說明投資環境因素間層次性和系統性的特點。
根據Gi(i=1,2,…,W)值的大小,便能對制定的W項優化措施按輕重緩急的順序逐一地實施,使有限的資源在盡快短的時間內發揮作用,改善和優化高新技術開發區的外商投資環境,以吸引更多外資。
四、結論及展望
本文在結合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特點的基礎上,主要基于外商投資者的角度,提出了針對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外商投資環境評價的指標體系,并提出將“關鍵因素法”應用于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外商投資環境的評價之中,找出影響高新區投資環境的關鍵因素。在針對關鍵因素提出改善的措施后,再應用“相關度分析法”對提出的措施和關鍵因素進行分析,計算出每條措施對于所有關鍵因素的綜合效果值,以決定措施的實施順序,達到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獲得外商投資環境優化改善的最大效果。本文的研究結論可供高新技術開發區招商引資部門借鑒參考。
由于本文主在基于外商投資者角度提出了高新技術開發區投資環境的評價指標,使得本文研究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另外,本文只對高新區引進外資持積極的態度,而沒有考慮消極影響,因此,對高新區投資環境評價的研究也難免只從吸引更多外資的目的出發,而忽略了我國利用外資的效果及策略,及高新區引進外資對我國高新產業自主化所造成的負面影響,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處。因此,本文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工作是:研究我國高新技術開發區及高新產業引進和利用外資的綜合效果,并使評價的范圍擴大、角度多樣,對高新區外商投資環境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評價研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