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油氣資源投資環境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評價指標體系及評價模型構建
1.評價指標體系及量化方法評價指標體系選取采用文獻分析法和專家訪談法。首先通過文獻分析法對文獻中使用過的各一級指標、二級指標進行歸類整合并進行統計,按照引用頻率進行排序,然后采用專家訪談法對各指標進行篩選,以確定最終指標。在評價指標的文獻分析過程中,根據國內外經典評價指標體系制定備選指標,國外參考了Litvak和Banting(1968)提出的“冷熱國比較法”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Otto教授(1992)的礦業投資環境評價體系、全球第一家礦業咨詢公司BehreDolbear(2014)的石油投資環境評價體系和費雷澤研究所(FraserInstitute,2013)的礦業投資環境評價體系,國內參考了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的研究成果(吳榮慶,2001)《拉丁美洲若干國家和地區礦業投資環境分析和比較研究報告》、中國石油集團經濟技術研究院(2007)編制的《世界油氣投資環境指南》、國土資源部每年的《2013年全球礦業投資環境評價》中的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將相似指標歸類合并的方式制定完成備選指標體系后,以CNKI中國學術期刊全文總庫和萬方外文文獻數據庫為文獻搜索目標,以油氣投資環境為關鍵詞進行了檢索,遴選了具有一級評價指標的相關文獻46篇,統計各備選指標引用頻率后,按照各備選指標引用頻率排序將備選指標以問卷的形式發給專家進行第一輪遴選(共聘請專家9名),然后以專家訪談形式進行第二輪遴選,根據專家訪談意見最終確定將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法律法規及政策、油氣資源開發潛力、基礎環境6個指標作為評價指標體系的一級指標。通過同樣的遴選方式確定了6個一級指標的21個二級評價指標,評價指標體系及數據量化方法見表1。
2.基于SE-DEA的油氣投資環境潛力評價模型數據包絡分析(dataenvelopmentanalysis,DEA)是在“相對效率評價”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的,Charnes及Cooper等人(1978)給出了第一個DEA模型C2R后,DEA得到了廣泛的應用。C2R模型在計算效率值時往往多個決策單元都是DEA有效(效率值為1),而對滿足DEA有效的決策單元之間就無法再進行比較,為此Andersen和Petersen(1993)提出了SE-DEA模型(superefficiencyDEA),在對決策單元進行評價時將被評價的決策單元排除在決策單元的集合之外,滿足DEA有效的決策單元的生產前沿面發生了推移,而DEA無效的決策單元沒有發生變化,因此有效解決了DEA有效的決策單元效率值無法比較的問題。在對油氣投資環境評價時,傳統的SE-DEA模型存在一些不足:(1)油氣投資環境評價中產出性指標無法量化。油氣投資環境的主要指標如政治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等可以作為投入性指標,產出取決于我國對被評價國家整體的投資效率、投資水平、投資充分程度等多種不確定因素,對投資環境評價時產出的多少是無法量化的。(2)效率值的概念不適用于油氣投資環境評價。計算投入產出效率值對于評價具體投資項目是合適的,但當評價一個國家的投資環境時以該國家的投資環境潛力作為評價結果應更為合理。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文將傳統DEA模型的產出變量處理為虛擬產出變量,假定所有決策單元的產出均為相同的虛擬產出值,即假設具有不同投入性指標的油氣投資環境具有相同的一個虛擬產出,使用SE-DEA模型進行求解。當求出的被評價決策單元效率值θk<1時,非DEA有效,說明在比被評價決策單元更少的投入下能夠獲得同樣的產出,這時被評價決策單元所具備的投資環境條件對于所假定的虛擬產出而言是冗余的;換言之,若被評價決策單元的投資效率達到最佳,那么這個被評價決策單元所具備的投資環境條件能夠產生比假定的虛擬產出更多的產出,因此,這個被評價決策單元所具備的投資環境條件潛力更大。θk值越小說明被評價決策單元所具備的投資環境條件對于所假定的虛擬產出而言冗余越大,在所有被評價決策單元投資效率都能達到最佳的假設條件下,被評價決策單元所具備的投資環境條件潛力越大。當θk≥1時,被評價決策單元所具備的投資環境條件對于所假定的虛擬產出而言不存在冗余,被評價決策單元的投資效率已能達到DEA有效的相對較好水平。在等同的假定虛擬產出條件下,θk值越大,被評價決策單元的投資效率越高,其投資環境條件的潛力越小。在所有被評價決策單元投資效率都能達到最佳的假設條件下,θk值可以作為投資環境潛力的一個衡量變量。式(2)與式(1)中的相關變量和公式相同。式(2)中的ρk值為投資環境潛力大小,通過對產出變量進行虛擬處理后,可將傳統SE-DEA模型改進為油氣投資環境潛力測度線性規劃模型,其合理性和適用性大大增強。本文將使用改進的SE-DEA模型對中東、南美、非洲地區28個主要油氣產國的油氣投資環境潛力進行測度和分析。
3.樣本及相關數據說明我國油氣海外投資的五大主要合作區包括中東、南美、非洲、中亞和亞太地區,根據指標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選取中東、非洲、南美三大地區進行研究,在三大地區中以油氣產量進行排序,本文選取了三大地區內的28個國家進行研究。BP公司2014年的《世界能源統計》顯示,中東地區主要油氣生產國家有巴林、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敘利亞、阿聯酋、也門,以2012年為例,中東地區的原油日產量為2848.4萬桶,天然氣年產量為5455億立方米,而這10個國家之外的其他中東國家原油日產量僅為18.3萬桶,天然氣年產量僅為26億立方米。南美地區主要油氣生產國家有阿根廷、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特立尼達多巴哥、委內瑞拉,以2012年為例,南美地區的原油日產量為727.4萬桶,天然氣年產量為1743億立方米,而這7個國家之外的其他南美國家原油日產量僅為14萬桶,天然氣年產量僅為29億立方米。非洲地區主要油氣生產國家有阿爾及利亞、安哥拉、乍得、剛果(布)、埃及、赤道幾內亞、加蓬、利比亞、尼日利亞、蘇丹、南蘇丹、突尼斯,以2012年為例,非洲地區的原油日產量為934.9萬桶,天然氣年產量為2163億立方米,而這12個國家之外的其他非洲國家原油日產量僅為23.3萬桶,天然氣年產量僅為185億立方米。由于南蘇丹于2011年從蘇丹獨立,本文將兩個國家數據合并進行評價。根據數據的可獲得性,本文使用2003~2012年數據進行研究,其中“教育水平”、“交通便利程度”、“電力供應”指標中部分國家部分年份數據尚未或缺失,我們根據已有年份數據采用回歸擬合的方法進行了數據補齊,“氣候”指標采用1990~2009年平均值,由于這4個指標的變化幅度較小,對評價結果的影響可以忽略。
二、實證結果分析
1.主要油氣生產國家油氣投資潛力測度利用油氣資源投資環境潛力線性規劃測度模型(2),使用MATLABR2013b平臺,計算可得2003~2012年三大地區28個主要油氣生產國家的油氣投資環境潛力,見表2、表3、表4、表5。三大地區油氣投資環境整體潛力呈現波動趨勢(圖1),2003~2005年快速增長趨勢明顯,2006~2010年出現緩慢下滑,2010年后整體潛力水平呈現緩解趨勢。各地區油氣投資環境潛力波動幅度有所差別,中東地區波動幅度較小,但近年來下滑趨勢并未得到緩解,非洲地區在2006年后出現緩慢下降趨勢,南美地區2008年后出現了劇烈波動。2003~2005年,各地區經濟快速發展,政治形勢穩定,油氣勘探水平不斷提升,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呈現快速上升趨勢;而2006年后,國際政治環境不斷惡化是導致油氣投資環境潛力下滑的最主要原因,這段時期油氣投資潛力與政治穩定性指標的Pearson相關系數值為0.784,而與戰爭風險指標的相關系數值為0.758。由于2007年之后金融危機的爆發,發展中國家較多的南美地區受到較大影響,導致2008年后油氣投資潛力波動較大,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消退,南美地區油氣投資潛力呈現復蘇態勢,而近年來不斷惡化的中東和非洲政治局勢導致中東和非洲地區油氣投資環境潛力持續下跌。中東地區油氣投資潛力巨大,整體處于較高水平,2003~2012年中東整體潛力值(表2)均高于南美和非洲地區,這源于中東地區巨大的資源優勢和良好的經濟基礎。其中,阿曼處于較高水平,科威特、也門、卡塔爾、沙特、伊朗、伊拉克處于第二梯隊,而巴林和敘利亞與其他國家相比差距明顯(圖2)。卡塔爾、沙特、伊拉克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呈現平穩上升的趨勢,其中伊拉克在戰后恢復迅速,其油氣投資環境潛力上升最快。伊朗和敘利亞由于不斷惡化的政治局勢和長期積弱的社會經濟環境,其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南美地區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呈現均衡化趨勢,潛力差距不斷縮小(圖3)。其中,巴西經濟增長迅速,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呈現較好增長趨勢;哥倫比亞優越的政治、經濟、社會環境是其投資環境潛力較高的保障;秘魯油氣資源較為貧乏,處于南美地區落后水平,但近年來經濟發展迅速,基礎環境得到改善,因此油氣投資環境潛力表現出了持續增長的勢頭。厄瓜多爾、阿根廷、委內瑞拉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呈現出了不斷下降的趨勢。厄瓜多爾經濟增長較緩慢,投資政策表現不佳;阿根廷油氣儲量小,油氣產量不斷下滑,資源劣勢明顯;委內瑞拉是資源強國,油氣儲量豐富,但油氣產量出現不斷下滑趨勢,同時投資政策表現不佳,導致投資風險有所增強。非洲地區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分化明顯(圖4),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尼日利亞、埃及、安哥拉、加蓬、剛果(布)屬于第一梯隊,而赤道幾內亞、突尼斯、蘇丹、乍得屬于第二梯隊。阿爾及利亞表現持續穩定,位居第一;利比亞惡化的政治和經濟局勢導致2009年之后的投資環境潛力下降;加蓬和剛果(布)在油氣儲量、油氣產量、經濟環境指標方面發展緩慢,明顯落后于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安哥拉、埃及等國家,因此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出現了相對下滑;赤道幾內亞、突尼斯、蘇丹和乍得在非洲地區屬于油氣相對貧乏的國家,同時經濟落后、政治不穩定、種族局勢復雜等因素都是導致其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居后的原因。
2.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差異的變動趨勢分析在油氣資源投資環境潛力值(表3、表4、表5)的基礎上,本文利用Theil指數理論對油氣資源投資環境潛力差異進行測度。Theil指數由Theil和Henri(1967,1972)提出并完善,最初用于研究地區間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程度,Theil指數基于廣義熵的理論可以進行不同空間不同尺度的差異分解,同時可以測度組間和組內對差異水平的貢獻度。根據Theil指數的構建方法,投資環境潛力的Theil指數計算公式可表示。其中,TWR表示地區內投資環境潛力的差異,TBR表示地區間投資環境潛力的差異。通過Theil指數將2003~2012年各國家投資環境潛力以地區內和地區間進行差異性測度,計算結果見表6。根據表6可以繪制整體差異變動趨勢圖5和各地區內差異變動趨勢圖6。從圖5可以看出:(1)油氣資源投資環境潛力的差異主要來自地區內差異,而地區間差異所占比重較小。地區之間的油氣資源投資環境潛力存在差異,中東地區明顯高于南美和非洲地區,但地區內國家間的差異性更加巨大。(2)地區內總差異、地區間總差異表現出較穩定的變動趨勢。各種因素對于油氣資源投資環境的影響在各地區未表現出較大差異性,如金融危機、政治環境惡化等因素未導致較大的地區間差異。非洲地區內部差異最大,南美和中東地區內部差異較低,同時地區內部差異表現出較為復雜的變動趨勢(圖6),各種影響因素對地區內部差異影響顯著。中東地區在2009年后差異逐漸擴大,主要是由于中東政治局勢惡化趨勢明顯;南美地區呈現差異不斷縮小的趨勢,油氣資源投資環境潛力不斷趨于均衡,這是由于南美地區各國家屬于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迅速,政治穩定,各項指標差距不斷縮小;非洲地區發展極不均衡,整體較為落后,這是導致地區內部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差異巨大的原因,2004~2008年差異不斷增大,這是兩極分化形成的階段,2008~2012年差異則呈現不斷縮小的態勢,這主要源于兩個梯隊內部差異的不斷縮小,這與圖4的結果是一致的。
三、結論及建議
本文選取了中東、南美、非洲3個地區共28個主要油氣生產國家作為研究樣本,測度了各國家的油氣投資環境潛力演化以及差異變動趨勢。結果顯示:2003~2006年三大地區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快速增長,2006后呈現持續下滑態勢,中東地區整體潛力明顯高于南美和非洲地區,南美地區在短暫下滑后出現強勁復蘇勢頭;潛力分布仍不均衡,潛力差異以地區內部差異為主,地區內部差異以非洲地區最為明顯,地區間差異所占比重不大。根據本文的研究,對于我國油氣企業在海外投資進行區位選擇時有以下建議:(1)在進行海外油氣投資布局及區位選擇時應以地區及國家的投資環境綜合潛力為依據,中東地區除巴林和敘利亞外,其他國家都具有較高的投資環境綜合潛力,南美地區的厄瓜多爾、哥倫比亞、巴西、委內瑞拉以及非洲地區的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埃及、尼日利亞也是海外投資優選目標國家。(2)投資環境綜合潛力排名較低的主要以南美和非洲國家為主,其中部分國家具備較好的發展潛力,在海外油氣投資布局時應根據潛力動態演化趨勢制定長遠規劃。這些國家共同的特點就是經濟發展滯后,基礎環境薄弱,同時這些國家也具備發展經濟的強烈愿望和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的強大需求,在未來發展中其投資環境的潛力也會逐漸得到提升。(3)油氣投資環境潛力與經濟環境和政治環境呈現較大的相關性,中東和非洲地區政治環境短期內不可能出現較大改觀,而隨著金融危機影響的不斷減小,各個國家經濟逐漸復蘇并將在未來幾年重新步入快速發展通道,因此油氣投資環境潛力將會重新呈現快速上升的趨勢,我國油企應充分利用好經濟低迷階段對海外投資進行布局,為未來海外市場發展做好充分準備。
作者:王信敏劉丙泉孫金鳳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經濟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