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區動物疫病預防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自治縣)、區人民政府,百里杜鵑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市政府有關部門:
為扎實抓好動物防疫工作,嚴格控制重大動物疫情發生,維護公共衛生安全,保障我市生態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全市經濟社會繁榮穩定,現就做好2012年動物防疫工作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深化認識,切實增強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動物防疫是各級政府的法定職責,是事關我市生態畜牧業持續健康發展、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工作,是提高畜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我市畜禽水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能力的客觀要求。我市部分縣(區)陸續發生O型口蹄疫、羊布魯氏桿菌病、豬支原體性肺炎等疫情,暴露了我市動物防疫工作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各縣(區)和市直有關部門務必引起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做好動物疫病防控工作、落實好各項防控措施的極端重要性,切實增強做好動物防疫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站在講政治、顧大局、保穩定的戰略高度,認清當前疫情防控的緊迫性,按照“政府保密度、業務部門保質量”的要求,在工作部署、目標分解、組織落實、政策保障、設施建設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推進,確保今年全市不發生重大動物疫情。
二、突出重點,扎實抓好動物防疫各項工作
動物防疫工作是用嚴格的立法手段和先進的技術措施來防止動物疫病、寄生蟲病入侵傳播的一項防范性工作。家畜少發病、少死亡,最根本的途徑和最有效的做法就是扎實做好動物疫病防控。為此,各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今年要重點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打牢基礎,認真抓好基層動物防疫。認真落實“春秋集中免疫,月月定時補針,定期監測抗體”防疫制度,扎實做好春秋兩季動物疫病集中免疫工作,不斷完善“巡回免疫補針”、“畜禽補欄申報免疫補針”等制度,確保全市重大動物疫病做到“應免盡免,不留空檔”。在動物防疫過程中,要堅持做到“五統一”、“五到位”和“五不漏”,即統一疫苗、統一免疫程序、統一操作規程、統一免疫標識、統一評價免疫質量,物資到位、宣傳到位、質量到位、責任到位、工作到位和鄉(鎮)不漏村、村不漏組、組不漏戶、戶不漏畜(禽)、畜(禽)不漏針。保證規模養殖場(戶)、養殖小區、公路沿線、老疫區等區域的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應免密度達100%,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新城疫應免密度在95%以上;規模養殖場(戶)、標準化養殖小區等的畜禽免疫標識佩戴率達100%,散戶畜禽免疫標識佩戴率在70%以上。
(二)強化措施,全面加強動物疫病監測預警。把動物疫病監測作為動物疫病防治工作中最重要的技術手段,增加監測頻率,擴大監測范圍。嚴格執行《動物防疫法》、《動物疫情報告管理辦法》、《國家動物疫情測報體系管理規范》、《地區動物防疫工作責任制》等法律法規及規章,全面加強動物疫情監測預警。加強動物疫病監測網絡體系建設,明確重點監測對象,切實做好春秋兩防集中免疫抗體監測,及時準確掌握動物疫病的發生狀況和流行趨勢,為有效做好動物疫病控制、徹底消除疫情隱患提供科學依據。落實疫情信息通報制度,市畜牧局要隨時掌握了解國內外、省內外和市內外疫情信息動態,按照有關規定及時通報疫情信息。
(三)創新機制,加快動物防疫體系建設。建立動物疫病監測預警、預防控制、防疫檢疫監督、獸藥質量監察與殘留監控,以及防疫技術支撐和物資保障等系統,形成上下貫通、橫向協調、有效運轉、保障有力的動物防疫體系,提高重大動物疫病的預防、控制和撲滅能力,對獸藥質量監察和獸藥殘留的監控能力,對動物及其產品質量安全的跟蹤追溯能力。積極爭取國家、省的支持,進一步加強縣級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實驗室建設,確保能夠獨立開展動物疫病實驗室檢測。抓好動物防疫體系項目庫建設,統籌規劃、超前謀劃,本著在建一批、申報一批、籌備一批的原則,有針對性地選擇項目進行申報。
(四)加強監管,高度重視動物衛生監督。進一步完善動物檢疫申報點建設,落實檢疫人員,抓好動物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工作。在生豬定點屠宰場(點)派駐檢疫人員,堅持24小時值班制度,實現全流程同步檢疫。確保規模養殖場(戶)、標準化養殖小區產地檢疫率達100%,以行政村為單位,散養戶產地檢疫開展面達100%,上市動物及其產品持證率達100%。加強對動物及動物產品市場流通、內外調運的監管,嚴格執行引種引畜申報審批、報驗和隔離觀察等制度,嚴厲打擊逃避檢疫和運輸、加工、販賣病死動物及其產品的違法行為,對拒不接受或不按規定要求實施免疫、檢疫的業主和不執行有關規定私自跨區域引種引畜導致重大動物疫情發生的,依照《動物防疫法》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進行立案查處。
(五)完善制度,強化突發重大動物疫情應急準備。進一步完善以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為主的重大動物疫病應急預案,落實資金,做好診斷試劑、消毒藥品、防護服等各種應急物資的儲備,抓好應急預備隊伍培訓、演練等工作。認真執行重大動物疫情報告制度,建立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疫情報告網絡體系,提高疫情報告的及時性、準確性。一旦發生疫情,按照“及時發現、快速反應、嚴格處理、減少損失”的原則,有效組織、快速反應、及時應對、嚴格處置,嚴防疫情擴散蔓延。發生疑似重大疫情時,各級政府分管領導和畜牧獸醫部門主要負責人要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第一時間深入現場指揮,第一時間組織制定處置方案,全程指揮、督導疫情的撲滅過程,確保“有病不成災,有疫不流行”。對疫情報告和處置不及時,造成重大動物疫病發生或擴散蔓延的,必須作為重大事故調查處理,按照職責和責任大小進行責任追究。
(六)強化培訓,加強防疫員隊伍建設。采取培訓提高、人才引進、外地參觀學習和邀請獸醫專家現場指導等方式,著力打造一支業務精、作風硬的獸醫專家隊伍。要抓好基層動物防疫人員業務技能培訓,建立健全村級動物防疫員崗前培訓和在崗培訓制度,提高動物防疫人員的業務素質。創造條件,在鄉鎮或一定區域設立動物衛生監督分所,作為縣級動物衛生監督所的派出機構,促進檢疫工作深入開展,實現以檢促防。
三、完善機制,確保動物防疫工作落到實處
(一)明確責任分解。各級政府和業務主管部門要分行政、業務兩條線,層層簽訂動物防疫工作目標責任書,將動物防疫工作列為上級黨委、政府對下級黨委、政府年度考核和“雙評雙考雙掛鉤”的重要內容。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逐級明確責任區域,杜絕防疫死角。
(二)保障經費投入。市、縣(區)人民政府(管委會)要將動物防疫經費、檢疫監管經費等納入本級財政預算,適當提高村級動物防疫員補貼。對依法收取的動物檢疫費及動物檢疫監督罰沒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上繳財政后全額返還農牧(畜牧)主管部門,作為疫苗配套、免疫反應治療及畜禽死亡補助、應急物資儲備、實驗室診斷試劑及易損器材購置、防疫技術培訓、監測樣品采集和村防疫員補助等的必要經費支出。加強對動物防疫資金的監管,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
(三)強化督促檢查。建立健全督查制度,在春秋兩季動物防疫期間,以規模養殖場(戶)、養殖小區、公路沿線、老疫區等區域為重點,及時組織人員深入鄉、村,開展動物防疫工作督查,尤其要著重督查領導是否到位、免疫密度是否達標、應急物資是否儲備等,確保各項防疫措施落到實處。對督查中發現的好經驗、好做法,要及時總結推廣;對存在的問題要限期進行整改,徹底消除疫情隱患。春秋兩防工作結束后,市政府將組織督查組對縣(區)動物防疫工作進行督查,督查結果將進行通報并納入年度績效目標考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