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空間特色大學文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環境優美的校園能培養學生自由奔放的浪漫情懷;充滿歷史感的校園易于培養學生沉穩自信的精英氣質;而清幽獨立的校園易形成嚴謹扎實的治學傳統。大學的特色景觀賦予校園物質要素和環境以文化內涵,能達到使用、審美和教育功能的和諧統一。臺灣大學校園寬廣的椰林大道已成為校園的象征,其兩側的龍柏、杜鵑花的植栽世俗化了校園空間的神圣性;同時被市民當作一種補償性的另類公園與有書卷氣的公共空間,展現了一種自己也未察覺的都市空間的開放性。臺大校長傅斯年就任期間為學校建立起長遠的制度及校風,形成學術獨立精神與傳統。臺大將他葬在校園一角的植物標本園中并改稱傅園,這已成為臺灣大學歷史遺產的一部分[4]。美國俄亥俄州的中央州立大學的保羅•羅伯遜的雕像強調了文化的傳承,感受新舊景觀的差異是一種審美和受教育的體驗[5]。積極培育和塑造校園空間特色也是完善其功能、提升師生員工的生活品質、延續校園文脈與提高校園綜合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應關注校園文明的發展與文化傳承,正確引導空間特色資源的保護與利用,加強校園空間特色的研究和規劃引導,積極推動其保護與規劃建設。每座校園都有自己的自然和文化歷史,通過校園景觀來識別、改造和詮釋歷史是校園規劃的目標之一。哈佛大學的霍爾登教堂最初修建的目的是用于祈禱,后來改建成化學大樓,最近又成了學院唱詩班的總部,在哈佛校園里,這一景觀引發了人們對過去歷史的回憶[6]。具有歷史價值的傳統校園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它們作為傳播知識與教化精神的場所,其蘊涵的文脈資源是可持續發展的根基之所在。因此,要在充分尊重原有物質環境的前提下,根據對環境特色的不同理解,尋求屬于校園空間自身最為合理、有效的處理方式來表達自身風格,表達新舊之間的傳承,顯現自身的特色。因而,創建大學校園環境的自身特色,傳承校園文化并追求適度創新才是發展目標。
二、精髓:大學文化的核心價值觀
大學文化的核心價值觀是大學文化的高度概括和凝練,是大學文化的精髓。它是在長期發展過程中積淀下來的精神、觀念、發展目標、修養、行為取向等的總和,記載和延續著學校的學術傳統和精神,是孕育和滋生學者氣質的土壤,是大學的精神家園。因此,大學的戰略規劃應以此作為規劃的基礎。這其實也意味著大學文化不是靜態的,仍保留著那些遺傳因子即大學文化的核心價值[7]。大學文化的核心價值觀往往決定著它的面貌和發展方向,影響其戰略思想和規劃實施。教育是培養人的一種社會活動,也有其自身的價值。大學精神是為樹立正確目標和更有效地適應個人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正是緣于這一思想,才能使大學保持常新和不斷的進取精神,而大學的成員對這個精神共同負有責任。下表中列舉了幾所優秀大學的文化核心價值觀,呈現了大學在各自發展中各具特色的理念和目標。大學精神能激發師生的積極性和增強學校活力的群體意識,是“共同”的精神訴求和價值追求,使其具有凝聚力和吸引力。它還可以幫助提升校園形象和文化表述,因為物質要素在不斷地更替,但相對穩固的是大學的精神及其獨特性。當代大學校園是一個飽含文化性和教育性的校園空間環境。它能傳遞一定的思想和意境,給人以更高層次的精神支撐[8]。
三、認同:大學歷史文化脈絡的傳承
大學校園的人文環境是建立在物質環境之上的校園歷史、文化的精神空間,是物質環境之上的精神依托,包括歷史、地域、生活文化等諸多方面。其文化歷史脈絡的傳承和其包容性促進了高校教育的發展和不同文化的融合。同時文化傳承表現為博大的人文關懷,尊重每個人的自由自主、平等的權利和自我價值,而高品質大學的魅力在于其豐富的智力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蘊。大學理應追求深層意義上人的個性健康發展和智慧的深層挖掘以及情感的充分釋放,保證師生在學習、活動、交往、合作中融入親情,讓他們找到歸屬感。諾伯舒爾茲強調文化系以抽象性和具體化為基礎,既有的社會、文化等條件不可能產生由人為場所具體化的意義,不過意義可能被社會、文化等力量所利用,它是在意義可能性中的一種抉擇[9]。所以,大學文脈是復雜的社會組織和傳統的聚落環境空間的結合,不同的是它總試圖反映高等教育的學術理念及人文精神。許多大學將地方傳統和現代特色很好地結合,創造出生機勃勃的校園文化和形象。同時校園公共領域承載著特別的文化信息,涉及在校園等聚集場所舉辦的各種文化藝術事件和節日,它們與物質要素同樣重要。美國校園之所以被稱為文化的、求知的校園,緣于人們對校園的珍愛和歷史的尊重。大學歷史空間的保護是探求空間在發展過程中的特質,進而尋求深層的解釋。歷史空間是校園氛圍的物質基礎和促進氛圍形成的精神象征,校園空間中記錄了事件、前人的足跡、場景,承載了教學、社會和文化、美學的向度。大學歷史資源的保護和傳承反映出其靈魂、文化和意象、風格及其未來性。正如斯坦福大學首任校長喬丹所言:“那些長長的連廊和莊重的列柱也將是學生教育的一部分。”[10]文化是歷史的積淀,大學的歷史文脈能使人感受到認同,透過從記憶到歷史的傳遞以及學校有形的校園特征和無形的活動和事件,創造出新校園共同的記憶,才能實現大學的永續發展。
作者:卞素萍單位:南京工程學院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