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美原聲作品對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英美原聲作品既真實生動,又表現文化特質,可以形成跨文化交際的英語語境,可以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但英美原聲作品的個別內容對大學生也存在消極影響。在運用英美原聲作品時應利用積極其方面,克服其消極方面,按照“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原則,保持英美原聲作品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使用中的正確導向,使其更好為大學英語教學服務。
關鍵詞:英美原聲作品;大學生;跨文化交際
1問題的提出
在全球化和國際化背景下,運用英語溝通交往的機會逐漸增多。自美國人類學家提出“跨文化交際”這一術語后,隨著世界交往的增加,其人才培養問題及能力的提高得到了國內外學術界的高度關注。但是,由于缺乏跨文化交際意識、現有條件及學習環境的束縛,具備跨文化意識的英語國際化人才培養還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因此,如何提高大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變得非常重要。在歐美,針對跨文化教學意義、目標和方法以及跨文化素質培養等問題研究頗多。在我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現實的期待,課本、詞匯加語法的語言教學往往使教學內容知識化、抽象化,從而造成學生語言學習與語言實際應用脫節。同時,缺乏真實語言環境,因而對英美文化的了解及溝通能力的培養十分不利。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申提出的i+1語言輸入理論認為:要實現語言習得,學習者所吸收的語言材料必須是大量的“略微”超過學習者目前水平的可以被理解的真實材料。英美原聲作品對于學習英語的大學生來說,既是真實作品,又是非常好的知識材料,英美原聲作品通過動態、直觀的畫面,形象、生動地展現了英美國家的政治和文化生活,給予在校大學生一種非常直接地了解和感受境外文化的機會和途徑,可以學習語言,了解和熟悉地域文化,培養跨文化意識,最終提高學習者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還可以豐富大學英語教學理念,改進教學方式,但英美原聲作品畢竟反映英美國家的民族文化及價值觀念,存在不適應我國文化的方面。但應利用積極方面,克服消極方面,按照“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原則,保持英美原聲作品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使用中的正確導向。
2英美原聲作品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影響
2.1英美原聲作品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積極方面英美原聲作品可以形成跨文化交際的語境,使學生感受英美文化,學習交際方法,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外語教學的一個重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我國外語教學長期以來注重詞匯及語法教學,重視閱讀能力,但在語言交際及文化教學方面重視不夠,所以影響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直到近年來才逐漸重視這個問題,但效果不甚理想。因素之一是缺乏真實語境的營造以及缺乏使用外語的環境。向學生展示、播放英美原聲作品,恰好解決了這一問題。另外,播放英美原聲作品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認知心理學角度上說,讓形象和言語結合起來符合人的認識規律和外語學習規律。[1]心理學認為,人腦的信息加工系統是由感受器、反應器、記憶和處理器(或控制系統)四部分組成。環境向感覺系統即感受器輸入信息,感受器對信息進行轉換,達到記憶和接受的效果。從這一過程看,人腦對圖像、色彩等的直觀景象易于捕捉,引起注意。所以在教學中采用英美原聲作品,尤其是影視作品的聲像因素易于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關注度。
2.2英美原聲作品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消極方面通過英美原聲作品提高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認同度測量表,對英美原聲作品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調查和測量,包括了跨文化能力涵蓋交際行為、知識、價值觀和文化意識等幾個方面。采用問卷調查法獲得學生對原聲影視的理解、對西方社會和文化的認知及對中西方文化認同與差異的認識,了解到英美原聲作品對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也產生了消極的影響。主要包括:一是個別原聲作品誤導公眾,中間夾雜著虛假內容及消極的理念。因為英美原聲作品中涉及的事件經過了藝術加工,所以有些方面脫離了生活實際,而有些內容歪曲了歷史。二是有些作品注重傳播西方的主流價值觀和生活方式,如表現唯利是圖,崇尚拜金主義,宣揚金錢至上的思想,以及不可避免的低俗鏡頭等。這些負面的內容可能會對學生的價值觀造成一定的影響。由于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一定程度上說還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要特別注意這方面的問題。
2.3英美原聲作品對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影響的分析根據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英美原聲作品對提高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有很高的認同度,在知識、語音的學習方面益處不言而喻。但在英美價值觀認同度方面存在些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受到英美原聲作品的瞬時影響,造成錯覺產生的短期認知,這需引起外語教師的注意,根據具體內容做正面的引導。
3提高英美原聲作品對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策略
英美原聲作品對提高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積極作用是主要的。有學者指出:“英語教育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大學生的民族身份(文化認同),但是這種負面影響非常有限”。[2]所以,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應本著“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的原則,保持英美原聲作品在大學生英語教學使用中的正確導向。
3.1注重英美原聲作品的選擇,建立英美原聲作品資料庫為保證教學中英美原聲作品使用得得心應手,保證作品的質量,建議根據不同課程建立不同的英美原聲作品資料庫。英美原聲作品題材豐富、種類繁多,包括英語電影、電視劇原聲故事片,電視文化類交際節目等,還包括現實生活中的真實交際片段等。這些作品,包括有適合英語專業學生欣賞的經典影片,還包括適合非英語專業欣賞的比較淺顯的作品。英美原聲作品雖然種類繁多,但應用在教學時要仔細甄別其是否適合教學要求,一是根據學生的年級層次、專業情況加以選擇,要根據大學生已有的語言水平,不能太易,也不能太難;二是必須達到內容方面的積極、健康,有利于大學生的身心發展。更要關注作品的思想導向及凸顯的文化觀念,盡量規避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相適應的作品;三是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作品應以學生喜歡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最宜;四是要根據教材及大綱內容選取英美原聲作品,并采取由淺到深的原則,盡可能配合使用近期及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工作及生活的交際場景,使內容保持時代性。
3.2發揮教師在使用英美原聲作品的主導作用在英語教學中,由于涉及交際口語等的訓練,所以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實際上,在欣賞英美原聲作品時,教師的主導責任更大一些,因為教師掌握的是教學的全過程,包括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及評價等。尤其在涉及外語文化及交際教學中,語料的選擇和輸入是習得的關鍵,教師的最大職責就是讓學生接受盡可能多的可理解的語料,主張用真實的材料自由獲取。所以,教師首先要進行語料篩選,確定科學有效的內容。教師是建立及使用英美原聲作品資料庫的第一責任人。其次,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在大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的教學設計上,以期達到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最終目標。如教師可以根據英美原聲作品的社會現象或就某個特定的場景讓學生模仿,通過情景模仿,讓學生感同身受,以此提高跨文化交際中的語音、語流及語速能力,提高英語口語的聽說能力。第三,在組織英美原聲作品觀賞學習后,探討交流體會,找出接受的核心點。
3.3規避消極影響,做好文化評析,發揮優秀英美原聲作品的正面導向作用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使用英美原聲作品,自覺不自覺使大學生更直觀接觸到反映西方價值觀念的內容,其中將不可回避地存在不適應我國文化方向的內容,增加了外國文化及價值觀滲透的機會。尤其對于消極的部分應予以克服和規避。運用英美原聲作品,不但使學生豐富跨文化語境中言語行為的感知過程和掌握跨文化綜合表達能力的方法和途徑,還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習者的文化批判意識,而這一點恰恰是中國外語教育的任務之一。因為當代大學生正處在人生價值觀形成與確立的關鍵時期,還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和可塑性。所以需要對學生進行價值觀的正面教育和引導,幫助大學生對英美原聲作品中的歷史、社會、自然及人生境界的認識。另外,在語言方面,英美原聲作品也偶爾存在臟話等不文明的表達方式,要根據不同場合做一分為二地分析。有些語言表面上看屬于臟話,但在特定的語境里存在合理性及語言美學功能。在某些情況下,臟話也表示贊揚和友好的意思,如《阿甘正傳》中,當教練看到橄欖球運動場上跑在第一名的阿甘,滿懷激動地說。這句臟話充分體現了教練對阿甘的認可與贊揚。[3]但這必須在教師的引導下,給予正確的理解和闡釋,做好文化方面的評析。
參考文獻:
[1]王蘇,汪圣安.認知心理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2.
[2]任育新.全球化語境下的外語教育與民族認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劉白玉.英語粗話實例翻譯探索——以英文原聲電影《阿甘正傳》為例[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7(7).
作者:曹鳳靜 單位:浙江樹人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