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俗文化課程的內涵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地處城郊接合部的江蘇省海門市三和小學,正是這樣一個名副其實的“民族百花園”。三和小學全校近千名學生,有63%為外來務工人員子女,且分別來自全國22個省、市、自治區。不同的文化背景,不一樣的生活習俗,讓每個人的身上都帶著獨特的烙印。怎樣幫助、引領這部分孩子將家鄉和異鄉的民俗風情有效對接、比較取舍、共融共享,既“入鄉隨俗”又“移風易俗”,和諧融入第二故鄉成了亟待解決的問題。2014年7月,借著全市深入推進課程建設的東風,以原先的“和文化”為模板,學校“我眼中的大中國”系列校本課程開始全面啟動。
2014年9月,學校先后邀請著名特級教師、研修中心副主任、市課程研發組組長、藝體科科長來校,確立了課程應“可讀性與游戲性融合”、“審美與實踐”結合、“專題性與拓展性的契合”。整個10月,課程研發小組一次次集合,幾番頭腦風暴,最終決定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民俗游戲玩一玩”“民間藝術賞一賞”“民間美食做一做”“民風鄉情品一品”為載體,貫穿每一個省、市、自治區,全力推進民俗文化課程。
一、課程內涵
1.民俗游戲玩一玩根據學生口述、采訪家長,借助網絡,學校共整理出具有代表性的民俗游戲32種。經過反復比較,考慮學生年齡特點,最終選擇了包括跳竹竿、滾鐵環等在內的20種游戲,放入體育課、社團活動課中展開。其中,黎族游戲跳竹竿早在2008年就開始進入和小校園,之后逐年推進,2012年百年校慶時,氣勢恢宏的千人跳竹竿曾贏得與會領導及嘉賓交口稱贊。2014年12月9日,首屆“小小全國運動會”召開,學生們身著富有特色的服裝走過主席臺。他們步伐整齊,口號響亮,引得在座領導嘉賓頻頻夸贊。我們還將一個個帶有地方特色的體育游戲放入其中:高蹺、雄雞斗架、板鞋……先由游戲本土的學生來完成,再帶動其他學生一起,收獲快樂的同時,感受傳統游戲的無限魅力。
2.民間藝術賞一賞此板塊又分為唱一唱、跳一跳、演一演、畫一畫四個環節。
“唱一唱”“演一演”分別是演唱民俗好歌和表演民族舞蹈。“畫一畫”主要是讓學生接觸傳統民間工藝。這個環節中我們選擇了傘畫、青花瓷、葫蘆等學生較為熟悉的,也安排了捏泥人、做風箏、扎兔子燈等活動,讓學生在家長能人的帶領下,浸潤傳統文化,感悟不同的人文景觀。
3.民間美食做一做此板塊主要是學校每月邀請家長、社區志愿人士來校面對面指導,包括做粽子、關東煮、糖葫蘆、山東雜糧餅等。
4.民風鄉情品一品此板塊主要有兩點內容,一是利用晨誦午讀閱讀相關內容;二是以“小小中國館”為載體,通過觀察、布置、聽小導游講解,來體味各省市的民風民俗。
二、課程實施
1.環境濡染為了營造氛圍,學校在校園西圍墻張貼了“認一認我們的大中國”,將各省、市、自治區名字的由來、省花、省樹、名人、美食羅列下來,將《二十四孝》《弟子規》《三字經》中的故事張貼在樓道和走廊,供學生們駐足閱讀。
2.學科滲透活動的開展有賴于學科的滲透。語文老師選擇適合本班學生閱讀的有關民俗的童謠、詩歌、故事等,利用每天的晨誦時間進行閱讀;音樂課上,大家一起唱民歌,體會戲曲的不同;美術課,畫畫葫蘆畫畫傘;體育課,民俗游戲玩一玩……學校還開設了快板、蘇繡、葫蘆絲、剪紙等8個特色社團,創建了“小小中國館”,借助校園讀書節、藝術節,開展“民俗好聲音大家唱”“民間故事擂臺賽”“民俗游戲游園會”“民族歌舞大獎賽”等活動。2015年3月,海門市首屆春節民俗文化節在和小拉開帷幕。海門市教育局黨組書記許新海先生和開發區杜宏華書記共同為小小中國館揭牌,欣賞過快板、葫蘆絲等極具代表性的演奏,品味雜糧餅、涼皮、關東煮的絕妙滋味,再跟著小導游一起穿越“小小中國館”,感受江南水鄉的柔情蜜意,齊魯大地的豪氣萬千……學生1:歡迎光臨雜糧餅鋪,趕快來嘗嘗家鄉的味道吧!學生2:我最喜歡“小小中國館”,那里有很多我們老家的東西。
家長:我來自山東,在這打工已經10年了,唯有過年時才回家一次。想不到在孩子的學校能感受家鄉的味道……民俗文化課程的實施,從學生主體出發,拓寬了教育教學行為的研究視野,幫助學生實現了家鄉與異鄉的有效對接。學生們更愛學校了,他們把這當成了自己的家:“笑臉墻”的照片掉了,他們自發撿起來粘好;班級里的綠植少了,他們主動購買添置。他們的衣服整潔了,小臉燦爛了,隨處可聽銀鈴般的笑聲……教師們的研究更執著了。從各民族的童謠、美食,到體育游戲、歌舞欣賞,在資料搜集整理中,不斷尋找教育理念的支撐,一篇篇論文、隨筆在各報紙雜志發表,一份份沉甸甸的榮譽隨之而來……學校接待了青海西寧、黑龍江依蘭、陜西安康、四川武侯、河南洛陽等一批又一批新教育團隊,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小小中國館”,感受到民俗文化課程的魅力……國家級雜志《中國德育》、省市級報刊《江蘇教育》《南通教育》《海門教育》等媒體多次對學校實施民俗文化課程進行報道,得到了廣泛關注。2015年9月,學校在海門市素質教育百分考核中榮獲特等獎。國家督學王占銘來校檢查工作時,在“安徽館”提筆寫下“崇文重教”,引領和小師生進一步探索、前進……“我喜歡這所學校,不僅因為她的秀麗,還有她的溫柔,她的包容……”學生如是說。一壁綠蔭,花香滿溢。在“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和小,學生們正過著和和美美的教育生活。
作者:葉宇紅 單位:江蘇海門市三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