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到燈塔去》中的生態女性主義觀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生態女性主義(ecofeminism)這一概念的提出,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法國女學者弗朗索瓦•德•奧波妮(Francoised’Eaubonne)在她的著作《女性與死亡》中第一次所提出的。在這本書中弗朗索瓦•德•奧波妮表示了女性與自然之間有不可分割而又十分緊密的聯系,指出生態思想與女權思想是相互依存的,既此書之后生態女生主義思想才漸漸傳播、在社會上流通起來。神態女性主義在當今社會的女性主義理論中是最流行、最被人所認可的,因此也被稱為第三次婦運浪潮,除此之外,在生態理性主義的視角下還將許多文學經典賦予新的意義與價值,許多在以前沒有被重視的因素也因為生態女性主義得到凸顯。綜合目前國內的研究來看,對伍爾夫的研究總體上可以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總體的評論,主要是對伍爾夫的創作思想、文學主張以及她的生活對創作的影響等方面的研究。另一類則主要針對伍爾夫的作品進行評論、其本身所獲得的藝術成就等方面的研究。在本文中,主要從弗爾夫的《到燈塔中去》這一作品中的生態女性主義觀念及其表現手法進行了探討,期望對相關的學者有所啟示。
一、人類與自然的對立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建設得也越來越好,但是在建設的同時人們所賴以生存的環境已經面臨了嚴重的危機,這是導致神態文學研究出現,并且迅速壯大以及被人類越來越重視的的原因之一。在大多數環境主義者看來,導致環境出現危機的主要原因是以人類為中心的思想,他們認為世間所存在的一切都是為人類所服務的,因此他們為了自己的便利等肆意地破壞環境。而在生態女性主義思想看來,這里的人類主要指的是男人(man),尤其是指白人男子(whiteman),而女人只是男人們征服自然時的受害者,因此導致環境出現危機的應該是“男性中心主義”(andm-centrism),同時也可以稱為父權制。例如在《到燈塔去》中的人物拉姆奇先生整天思考人的工作和成就,為了方便說明,他將人類的智慧與所取得的成功按照字母表的順序來仔細劃分,他認為他已經達到了Q,而且他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可以達到R,這無疑揭示了他渴望得到更多的知識以及渴望在世俗中的成功。
伍爾夫通過對拉姆奇先生人物的刻畫還間接地諷刺了像他這一類人虛榮的心里思想以及對名譽、成功的野心,這種自滿的心態也被稱為建立在父權基礎上的“性政治”在生態女性主義思想中,認為男性文化是對人類心靈、智力、理性、文化、客觀性、經濟和公共生活的強調。它總是想超越和擺脫自然對于人類的限制和束縛,為了擺脫這種束縛,他們總想著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不斷的奮斗來超越自然,征服自然,以及大肆掠奪自然的財富,并且通過這種努力在大自然當中留下人類的足跡來實現某種意義上的超越與永恒。但是伍爾夫的《到燈塔去》認為:大自然有一種十分強大的力量,它有著自身的節奏、自身的法則以及自身獨特的生命,無論人類想出什么方法、付出多大的努力來征服自然,大自然都是無法征服無法戰勝的,即使人類取得了很多讓他們自以為傲的勝利,但是到最后都是無濟于事。
二、男性與女性的對立
女權主義者認為,男生與女性是對立的,男生對女性的壓迫與奴役是與努力希望對自然的統治時開始的,男性對生態環境的統治以及男性對女性的統治是一致的、相互聯系的,不僅如此,西方的二元對立的男性思維方式也將男人與自然,男人與女人之間的聯系分割了,使兩者處于一種長期對立的形態。在小說的一開始,伍爾夫就通過拉姆奇夫婦兩人在是否去燈塔問題上的不同的反映間接地揭示了男性與女性之間那種理性與感性的對立與沖突。在面對去燈塔上的問題上,夫人對兒子說:“如果明天天氣好的話,就去燈塔”,而拉姆奇卻十分不能接受妻子的這個想法,他氣得跺腳大罵,并且人為妻子這種想法是極其愚蠢的,因此粗暴地打斷了妻子所說的話,并且表示明天絕對不可能去燈塔。而他的妻子卻認為:“為了追求事實而決然不顧她人的感情,如此粗暴,如此野蠻地撕下文明的薄薄的面紗。她覺得這實在大大有損做人的風度,”因此她不無同情地說:“說不定啊,你一覺醒來,會發現太陽升起來了,小鳥兒在歌唱。”
拉姆奇這一人物是典型的理性主義的代表,這種男性的主義思想過于看重的事情的事實以及具體事情的邏輯,顯得十分的固執,不知道變通,因此有時候會顯得有些不盡人情,因此在作者的筆下,拉姆奇與妻子之間的對立不僅僅是男性與女性之間理性與感性的對立,同時也是男生對家庭以及作為家長的那種統治的霸權與女性所存在的同情心與愛心之間的對立。20世紀初,“生命倫理學”創始人的史懷澤提出了舉世聞名的“敬畏生命”,就是指敬畏一切生命,只有這樣人才會把自己對世界的關系提升一個檔次,從而賦予自己的存在價值。普魯姆伍德在《人類中心之外的道路》里指出,同情指將自己站在別人的位置,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考慮別人和自己的不同。拉姆奇夫人給守燈塔人的兒于編織襪子,是在鼓勵自卑不自信的人,關心他們。“生態倫理”不僅僅把人類化為平等的,而且把人類和非人類化為平等,世間萬物皆平等,而不是受誰控制,沒有等級之分。拉姆齊夫人教育兒子不要打鳥,問他,假如別人把你的翅膀打掉了你會開心嗎?你會快樂嗎?這個問題告訴人們,萬物平等,人并不比其他種類動物高等。伍爾夫筆下的《到燈塔去》深深地揭示了男性中心主義對女性的歧視與夸大的排斥心里,文中的拉姆奇先生總是感覺他的妻子是無比單純與無知的,他認為女人總是十分地愚蠢,他們看待任何事情都是很愚蠢,也不懂書本上的知識,因此她們都是無藥可救的。不僅如此,拉姆奇先生的崇拜者坦斯利也跟拉姆奇先生一樣,對女人十分鄙視甚至對女性抱有敵意的心里,正如文中所說:“一年到頭,她們從來也得不到什么有價值的東西。無所事事,整天閑聊,閑聊,閑聊,吃飯,吃飯,吃飯。這都是女人的過錯。
女人利用她們的‘魅力’和愚蠢,使文明變得令人討厭。”而筆者卻認為之所以男性會這么歧視女性,并且感覺自身有著優越感,其原因不僅是因為男性對女性的的歧視心里,而且還因為女性的自我輕視的心理。雖然男性與女性之間的這種對立的局面已經成為了一種歷史事實并且無法改變,但是作者在小說中所說明的不僅僅是這種對立,還是在描述這種對立的同時提出進一步的解決方法。
三、構建和諧的生態社會
雖然男性與女性之間的二元對立是不可更改的事實,但是為了構建一個和諧的社會,應該權衡男性與女性之間的關系。伍爾夫在文中承認了兩性之間的差異,并且將兩性之間形成完美的結合,使男性與女性之間存在一種和諧的兩性關系,從而構建出一個和諧的社會,從而達到一種“雙性同體”(androgryny)的境界,因此伍爾夫在文中寫到:“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靈中,有兩種主宰力量,一種是男性因素,另一種是女性因素;正常而舒適的生存狀態,是這兩種因素和諧相處,精神融洽。”進而來闡述自己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張。結語總的來說,伍爾夫《到燈塔去》中的情節與表現手法具有強烈的象征意義,隱含的主題思想也是多種多樣的,除了本文所提到的生態女性主義觀的幾種表現之外,還有母性認同意識、傳統的皈依、審美價值、象征意義等生態女性主義的表現,這些在本文中雖然沒有用篇幅去予以研究,但這些都值得我們去做進一步挖掘和探討。
作者:胡蓉 單位:渤海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