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網絡環境下的書法藝術傳播途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書法是我國傳統文化藝術的瑰寶,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感染著世人,兼具實用性和藝術性。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為書法藝術的發展創造了更好的條件,但是在網絡環境下書法藝術的傳播也面臨著諸多問題,如果不及時解決,將會影響書法藝術的傳播效果。文章分析了目前書法藝術傳播和發展面臨的問題,指出網絡環境下書法傳播呈現的新特征,進而探究更有效的書法藝術傳播途徑。
【關鍵詞】網絡環境;書法藝術;傳播途徑
當今網絡已經成為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伴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行為方式等發生了極大的變化[1]。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審美品位越來越高,更多人追求精神層面的享受。值得一提的是,傳統藝術中的書法倍受現代人的追捧。書法藝術的傳播途徑和效果影響著人們對書法的接受程度,也影響著書法藝術的可持續發展。網絡有助于信息的廣泛傳播,因此,書法藝術可利用網絡渠道,擴大傳播范圍、增強傳播效果。書法藝術面臨著新的傳播環境,機遇和挑戰并存。
一、網絡環境下書法藝術面臨的困境
本文中的書法統一指用毛筆書寫的漢字。書法是用毛筆書寫的按照文字特點及其涵義,綜合筆法、結構和章法,是富有美感的藝術作品,充分展現了文字美和藝術美。當前,傳統文化賴以生存的環境不復存在,中國文化經歷了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這也使書法藝術失去了傳統文化的土壤。同時,硬筆的普及和電腦技術的發展,使書法逐漸淡出人們的日常生活。書法是一項能夠體現人文修養的藝術,而現在大部分人不具備書法的能力。另外,書法的實用性逐漸被其他書寫形式所代替,毛筆不再作為主要的書寫工具,其實用價值不斷降低。生活中將書法作品制作成牌匾、碑刻等現象也不斷減少。在網絡發達的當今社會,多媒體技術逐漸融入書法藝術的發展過程中,網絡化的書法作品以“書法制作”的形式出現,文字不但可以復制、增減,還可以創建書法字庫,并在此基礎上進行隨機組合,創作出各式書法作品。盡管這樣的創作方法速度快、形式多樣,但是極易造成虛假書法作品的泛濫,嚴重影響了書法的藝術性。筆者認為,電腦合成作品不能稱為真正的書法作品,一幅好的書法作品是由多個因素構成的,絕不是文字簡單的羅列,而是書法家高超的書寫技巧、深厚的文化底蘊創作而成的,要達到氣韻通暢、富有韻律和節奏感的效果。
二、網絡環境下書法傳播呈現的新特征
(一)自由化互聯網技術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需要,通過一臺小小的電腦,在互聯網的幫助下,人們可以搜索各種資料,自由地學習知識,不受時空的限制。在網絡環境下,書法傳播呈現出更加自由化的特征,書法藝術不隸屬于某個特定階層,它是全民擁有的精神文化財富。比如,可以通過網絡平臺分享書法文字、書法圖片、書法視頻等相關內容。通過網絡傳播,所有人都可以隨時隨地欣賞書法,并發表個人看法,對書法作品進行點評。也可以通過網絡平臺自己創作的書法作品,有了更多的展示空間,極大地激發了人們的藝術創作熱情。書法藝術不再曲高和寡,通過網絡傳播獲得了更多人的喜愛,這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二)互動化傳統的書法傳播主要通過紙張、碑刻等途徑。發展到現代,展覽也是一種很好的書法傳播方式。但這兩種方式都在一定程度上受空間和環境所限,不便于書法作品的傳播和展示。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書法傳播范圍逐漸擴大,更多的書法愛好者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和交流。如今,網絡環境下的書法傳播以大眾傳播、人際傳播等方式出現,實現了多對一、一對多的雙向互動傳播方式[2]。書法展覽和書法比賽的組織者可以通過網絡向更多的書法愛好者征集作品,發掘更多優秀的書法人才,同時使書法藝術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擴大書法藝術的影響范圍。也有一些書法展覽和書法比賽的組織者通過網絡評選的方式,調動書法愛好者和普通民眾的參與積極性,兼顧廣大網友和評委的意見,使評選更加公平、公開。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書法專業論壇、網站,在這里可以搜集到各種關于書法的信息。如書法論壇包括書法新聞、書法指導等板塊,論壇還會定期舉辦書法名家討論會等活動[3],讓人們進行討論交流。由此可見,網絡環境下書法傳播的互動性特征解決了傳統書法傳播反饋少、互動弱的問題[4]。
(三)立體化網絡媒介具有一定的技術整合能力,可以將報刊、廣播、電視等傳統媒介的優勢集中在一起,比如為書法作品配上美妙的音樂和影像資料,優化書法藝術的傳播效果。在這種傳播情景下,書法藝術作品具有較強的立體化風格,不僅書法畫面逼真,所配的音樂也美妙動聽,再加上生動的人物旁白,能讓觀眾在多種感官的作用下體驗書法藝術的無窮魅力。得益于網絡信息技術的優化,書法教育的傳播方式也發生了變化,一些經典的書法作品、碑帖可以通過網絡搜索,便于臨摹學習;書法名家的講座視頻可以通過多種途徑投放在網絡上,為書法學習提供了更豐富的資源。總而言之,現代網絡技術的發展為書法教育和書法學習提供了更多資源,使信息的獲取更加便捷。不難看出,網絡環境下的書法傳播呈現出一定的立體化特征,能讓欣賞者更加深刻地體會到書法作品的藝術技巧和創作風格。
三、網絡環境下書法藝術的傳播
(一)提升書法傳播者的自身素養在網絡環境下,書法傳播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書法藝術領域的先行者,是現代書法發展的主要推動者。他們應當始終保持高雅的審美情趣,具備較高的藝術水平和審美欣賞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蘊,同時要緊跟時代步伐,不斷提高自身的媒介素養。首先,書法傳播者要以身作則,不但要具備社會責任感,更要業精于勤、本事過硬[5]。其次,作為書法創作的主體之一,書法傳播者要掌握數字網絡技術、更新傳播方式,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向受眾傳遞書法知識,并及時解決書法愛好者提出的問題。筆者認為,只要加以正確引導和規范,網絡傳播是書法藝術有效的傳播途徑,可以為書法藝術的發展創造更好的條件。最后,書法傳播者不僅要繼承傳統書法文化,更要順應時展和藝術規律,在繼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創新,創作出雅俗共賞的書法作品。
(二)改變人們對書法的認識學習書法有利于陶冶情操、培養意志品格、提高審美能力。現代人的書寫越來越少,書寫水平和書寫能力不斷下降,提筆忘字、錯別字的現象比較普遍。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要改變人們對書法的認識,培養書法學習興趣。然而,受到知識水平、學習能力、技術設備等條件的限制,許多人很難融入書法的新媒體傳播活動中。另外,不同年齡、職業的人群對書法的需求也有較大差異,這決定了書法傳播具有一定的受眾層次性。為了更好地傳播書法藝術,必須培養新時代的書法受眾。一是細化受眾群體,定位網絡環境下的書法學習目標群體,注重受眾群體的多元化需求,實現書法作品的多元化與個性化;二是針對不同的書法受眾群體,多角度培養潛在的書法受眾,投其所好,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對書法學習的需求,并做好書法宣傳工作,讓更多人了解書法藝術的實用性與人文價值。另外,要特別加強對在校學生的書法普及,從小培養學生對書法及其他傳統文化的興趣。
(三)豐富書法傳播的內容和形式在網絡環境下要增強書法藝術的傳播效果,必須豐富書法傳播的內容,引起更多人對書法的興趣。書法傳播主體應當從實際出發,了解現代人的審美心理和需求,注意書法內容的制作與選取。首先,面向都市的書法受眾群體,應當傳播高質量的書法藝術信息,嚴格把關書法內容,主要內容包括名家名作的介紹和賞析、書壇的最新動態以及書法作品的拍賣情況。其次,書法傳播者要善于利用自媒體平臺書法信息,拓展傳播的深度與廣度。可通過先進技術將古代書法家的書寫過程進行還原,這對人們師法古帖很有幫助;或是將較為難寫的字分解成簡單的筆畫組合,進行動畫演示,呈現出更為直觀的書寫過程,便于書法愛好者學習。也可以從傳播形式入手,如建立書法藝術微信公眾號,在書法內容傳播中融入文字、聲音、圖片和視頻,調動受眾的視聽感官,并設置一些互動環節,從而達到書法傳播的有效性。結語綜上所述,網絡使書法藝術的傳播內容和形式都發生了改變,互聯網技術的發展為傳統書法藝術注入了新的活力。數字化技術加大了書法藝術的傳播力度,也為書法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了便利條件。在書法藝術的網絡傳播中,傳播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綜合素養,結合現代人的審美心理,明確受眾定位,開展書法交流活動,最大限度地讓受眾通過線上、線下等不同渠道體驗書法的無窮魅力。
參考文獻:
[1]劉立士.突變與困惑[D].河北大學,2006.
[2]徐楠楠.書法在當代社會的藝術傳播作用[J].黑河學院學報,2016(6):163-164.
[3]郝春燕.互聯網+新“非書寫”時代書法學學科機遇[J].藝術教育,2018(21):65-66.
[4]王波波.試論書法在新媒體時代的有效傳播[J].新聞研究導刊,2017(22):26-27.
[5]向彬.數字化時代的書法教育與文化傳承[N].美術報,2018-8-25.
作者:邢源鑫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2016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