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西教學理念文化比較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中西文化比較課程雙語教學
具體實施措施筆者把中西文化比較課程教學環節分為課堂講授、自主學習、教學活動和課外作業等多種形式。根據教學內容,安排了情景教學課,雙語運用專題討論課,雙語運用專題辯論課,中西文化比較研討課。情景教學。中西文化比較雙語課程呈現情景模擬系列訓練時,設定多個文化場景,分別組織學生進行實訓,由此形成系列訓練。通過實訓,學生從中西方文化不同角度進行雙語呈現的表演演示,進而理解本課程教學內容中相關中西文化比較的內容。表演中英語與漢語的比例為1比9。文化表演內容用英文,理論闡述用中文。雙語運用專題討論課。選取一些專題內容,如,中西方建筑文化,中西方藝術,中西方宗教文化,中西方思維方式等,讓學生提前做好材料的收集與整理,教師做好課堂策劃。在討論中,教師用雙語教授學生文化專題的精髓,并與當前文化現象緊密結合,提出若干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學生用中、英兩種語言參與課堂,提出自己對某一文化現象的認識,并作出對比。討論中雙語的比例為5比5。學生對文化現象的描述用英文,而文化的引申與思考則用中文。雙語運用專題辯論課。選取若干具有可辨性的專題,如,中西方教育差異,中西社會規范體系等。教師先用雙語傳授基本知識,然后給出辯題,讓學生課下收集資料,為辯論會做好準備。辯論課采用辯論會的形式,辯論總結陳述部分用英文,自由辯為中文。在雙語的辯論中讓學生對某一文化現象有了更深刻的認識與思考,更全面地了解他國文化,深入思考本國文化。中西文化比較研討課。根據教學內容,確定一個綜合性的課題,同學課下撰寫小論文,確定一次課,進行研討,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闡述其論文的基本觀點。論文寫作采用中文,闡述語言使用英文。除此之外,筆者還采取了提綱下自學,分組集中,課內實踐,課外實踐等方式按照一定的中英文的比例進行授課,以期實現此課程的雙語教學理念。
二、雙語教學的實施效果
在雙語教學模式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提高了其英語語言水平。使學生對很多文化現象有了深刻認識,如,怎樣認識和評價中國的文化傳統,如何面對西方文化的沖擊。學生通過客觀平實的剖析,從文化背景、民族精神、文化心理以及各種具體文化形態等諸多層面來探討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此基礎上,再解決“中西之爭”以及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認同問題。英文的使用使得老師、學生都要去查閱原版資料,同時要用另一種語言的思維習慣來進行對比,更徹底使用對比的方式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另外,現在有很多院校都與國外有著定期或不定期的學術交流,或與國外院校合作辦學,這為教師帶來了進修或考察的機會,有助于提高教師的英語和專業水平,也為雙語教學提供了有利條件,利用這些條件,可明顯提高雙語教學的實施效果。
三、雙語教學的現狀
雙語教學理念的實施受許多客觀與主觀條件的制約,主要體現在:第一,教材缺乏。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本較好的關于中西文化比較的雙語教材,老師只能查閱各種單語版本的教材與參考書,然后經過教師的組織與加工,變成雙語授課材料。這樣的講義系統性、科學性、邏輯性自然比不上很多單語教材,而且理論深度也不夠,在指導學生深度比較方面就捉襟見肘。第二,學生英語水平制約。學生的英文水平,特別是口頭表達能力較差,使得雙語教學理念的實施有一定的難度。學生無法準確、流暢地敘述完某個文化現象,更無法用恰當的語言對其進行評價。老師上課英文講得多,學生就會聽不懂,進而聽得不耐煩,思想就不能集中,老師必須又用中文贅述一遍,影響了教學進度。第三,師資匱乏。合格的雙語教師是雙語課能否很好實行的關鍵。而目前全國各大院校的雙語教師均較匱乏,很多高校都是用英語教師和專業課教師擔任雙語教師。英語教師英語水平高,而專業知識薄弱,專業課老師專業基礎扎實但英語語言表達能力較弱。第四,雙語課和雙語教學理念不統一。至今學術界對雙語教學及雙語教學實施的意見仍不一致。即使是在較早實行雙語教學的北美一些國家,對于雙語教學的批評也是不絕于耳。在此種情況下,雙語理念的實施更是舉步維艱。
四、解決措施
一是轉變觀念。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增強語言運用能力的角度出發,培養既精通專業知識又具備較好的語言運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二是尋找各學科開展雙語教學的切入點。如何把英語語言能力和專業學習緊密結合是雙語教學成敗的關鍵。比如,中西文化比較課程中,使用英文對中西文化現象進行描述,多讓學生看看西方文化原型等。三是依托高校的教學、科研優勢。高校有著語言教學的經驗、師資和管理優勢,可以提供理論支持、進行課程設計、師資培訓、教師交流、國際協作等。同時,雙語教學的實踐也可以完善和豐富高校理論與實踐的內容。四是把握雙語教學中的英語滲透力度。在一堂雙語課上,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是教學的目的,否則教師說得再流利,學生沒有參與,仍不是雙語教學。五是加快師資隊伍建設。對在職教師加強雙語培訓、聘請外籍教師、選送教師到國外進修。同時實現學校間教師的專、兼結合,校際流動,引進英語水平高、學科知識強的復合型教師,增強教師資源。六是精心設計雙語課程,選用切合實際的雙語教材。學校可采用統編教材、國外原版教材和自編教材相結合的方式,既經濟又實用。這樣既能保持雙語教學的連貫性,又能保證學校的積極性。七是優化雙語教學的環境。為學生創設雙語環境,如,在教室里、走廊上懸掛雙語圖標等。同時開展各種雙語課外活動,激發學生雙語學習興趣。盡管對于雙語教學的界定和效果的爭論還在進行中,很多學校卻已經在積極地進行雙語教學的探索,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雙語教學無疑會給當前的英語教學帶來巨大的促進作用,大大增強學習者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和擴大英語學習的實踐空間,為學生使用第二語言的思維打下基礎。因此,拋棄雙語教學的功利因素,從提高受教育者的綜合文化素養和人文底蘊的角度出發,雙語教學需要繼續進行下去,關鍵是要探索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雙語教學模式。雙語教學是一種具有復雜性和挑戰性的工作,也是一種前瞻性的探索工作。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雙語教學之路,對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作者:劉丹單位:昆明理工大學津橋學院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