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創新能力培養的藝術人才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進行教學改革
為了響應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號召,高校藝術人才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的培養,必須有利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有利于藝術教育的全面發展。高校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模式等,都需要根據社會所需和學生自身因素作出相應改革。通過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等方式,搭建藝術實踐平臺培養高校藝術類復合型人才,是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改變象牙塔式的唯書本性教學,開展豐富多樣的藝術實踐活動,以增強在校大學生的藝術素養和市場信息敏感度。[3]學生在專業學習達到一定水平后,到合作企業中進行相應的社會實踐;同時,學校制訂相關標準對其進行考核。學生在專家的指導下,實踐內容將更具有前沿性和針對性。在學校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實踐將更具有適應文化產業發展的時代性。學生必須至少完成一次與本專業相關的企業組織的藝術類實踐活動,包括演出、創作、組織、排練等,并以影像、書面等形式佐證,同時要有校方指導教師和企業方指導教師的共同考核。當然,合作企業也應滿足以下幾個條件:1.正規注冊;2.有一定實力與規模,最好是龍頭企業;3.有完善的企業管理制度和系統的工作流程;4.專業對口或相關。
二、實施方案
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這個路徑來提升他們的人生觀、藝術觀、創新觀,使其藝術素養更具有前沿性、專業性、實踐性,讓高校藝術人才更具市場競爭力,更好地融入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有利環境中。第一,學生要用大部分時間扎實、系統地完成專業課、必修課等專業類課程的教學內容,掌握專業的基本知識,夯實專業發展基礎。第二,專業基礎夯實后,開展社會實踐。初期由教師為學生進行實踐對接,并帶領學生走訪多家文化產業企事業單位進行觀摩、調研和學習。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本專業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動向、企業對藝術類人才的要求、專業知識與產品的轉換和推廣等信息。第三,初步實踐后,讓學生完成分析報告并進行內部討論,再由教師對藝術書籍、藝術演出、藝術作品、藝術產業及案例進行剖析;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完成共同認知的過程。這些舉措有利于增強在校大學生的市場信息敏感度,為就業指明方向。全程由一位或多位專業教師指導實踐,此階段學習偏重實踐式教學。第四,學生根據專業水平或個人特長及意愿分為若干組,到專業相關或相近的工作崗位上親身實踐,由企業內部工作人員帶領參與實際工作。全程由一位或多位專業教師對學生的工作實踐進行輔助和指導。學校和實踐單位定期進行考查,根據考核員工的標準對學生的工作表現或完成的某一項目進行評定;成績占實踐課程總分的60%,由企業與教師共同商定。學生在企業實踐期內所創造的價值和成果由學校與企業共同約定、協商分配。第五,學生帶著實踐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再回到學校,進行討論、調整、改進、學習、解決,最后爭取以優秀的成果完成學業。畢業作品的考核需要校企雙方專家、教師共同參與完成。
三、結論
振興文化產業背景下培養高校藝術人才的實踐創新能力的教改課程,為學生搭建了從學校到工作崗位的實踐平臺,為學生自覺提高自身專業及心理素質創造了必要條件。只有充分實踐,學生才能真正深入企業,深刻體會工作的內涵。通過體驗和鍛煉及時發現自身的不足,從而不斷反思、不斷完善,在實踐和在校學習中不斷提高自己。
作者:李娜單位:蘇州市職業大學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