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飲食文化下的廚房用具情感化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學技術與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時代的物質基礎,人們物質生活的不斷滿足,高層次的精神生活構筑了人類生活環境的發展方向。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淡泊的人際關系,自我的情感需求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傳統文化下的設計成為一種新的設計潮流。本文從傳統飲食文化角度論述了產品設計,同時結合科技發展、經濟文化等方面探討了情感化設計的必然性。中國的飲食文化源遠流長,但人們不斷加快的生活節奏和西方文化的入侵,成為大量的傳統文化發展的障礙。對于很多年輕人而言,逐漸與傳統文化形同陌路。本文選取家用廚房用具這種與人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作為具體引入傳統文化下情感化設計思想的載體。希望結合中國傳統的飲食文化,探尋出較為適合中國家庭廚具的情感化設計方法,使廚具的情感化設計在簡化、愉悅人們烹飪生活的同時傳承中國的飲食文化。
設計的發展方向無形中受本國的文化傳統的影響,并在其發展進程上印上了深深地痕跡。我們需要將自身感悟體會到的東西融入到設計之中,使得產品可以更好的傳達文化的內在韻味,更要適于我們的使用。中國傳統飲食文化與情感化廚房用具設計的結合,會逐漸成為適合更多中國廚房的設計。社會時代和文化氛圍這些客觀條件影響著人類的情感表達,也受到個人認知思維水平差異和生活經歷等主觀因素的制約,最終產品的情感性都將在文化的影響下通過其自身的具體外在形式展現出來。家庭廚房用具設計要素要從安全性角度、功能性角度、易于使用性角度、情感表達角度、經濟因素和消費者因素角度來分析。廚具設計的安全性是產品設計的首要要求。人們日常接觸使用的產品必須保證較高的安全性,以保障人們的安全。產品使用的安全性與人們息息相關,安全的產品也會換來人們的百分百安心。產品的安全性需要滿足各類人群,包括老人、婦女、兒童。因為經常接觸水和電,廚房的小家電就更應該在防水防漏電等方面考慮周到,使得人們可以放心。廚具設計的安全性不容忽視。
功能性對于廚具設計來說是最基本要求。就像食物是供人食用,干凈的水是用來飲用的一樣。如果設計出的產品無法滿足人們的基本功能要求,那么產品也就失去了產品本身存在的作用。易用性的開發可以說是產品設計師們一直不懈追求的目標,并且易用性在設計過程中離不開人機工程學的運用。如何使現有材料及生產程序的設計簡易,設計符合中國人生活習慣的廚具產品可以說是我們的燃眉之急。滿足了廚房用具設計的安全性、功能性和易用性之后,設計師和消費者又對廚具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化。隨著廚房用具設計的高層次、高質量、高科技的發展,情感化這一要素必不可少的注入了廚房用具設計中。Norman說過:“產品必須是吸引人的,令人快樂和有趣的,有效的和可理解的”。在注重產品基本功能的同時,用戶更渴望與產品進行無距離的精神上的情感化交流。只有當產品觸及到用戶的內心時,使他產生情感的變化,那么產品便不再冷冰冰,他透過眼前的東西,看到的是設計師為了他的使用體驗,對每一個魔鬼細節的用心琢磨,即便是批量生產也依然有量身定制的感覺。后現代主義設計的特征之一就是通過設計體現情感,考慮到設計作為人類情感需要所建立起來的社會存在,這一點突破了現代主義對于功能性的定義。
社會的經濟因素和消費者因素成為現代家庭廚具設計必須充分考慮的因素,家庭廚房用具設計的諸多因素也隨著新經濟時代科技進步快、信息發達等特點發生改變,消費者的薪水及消費水平也在不斷變化,設計師不能忽略這些變化,否則設計出來的廚具恐怕只有基本功能,而沒有促使人購買的欲望吸引力。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已經或正在逐步接收飲食文化下的廚房用具情感化設計的觀念,盡管中西的飲食文化存在著巨大的差異。研究中國飲食文化及情感化設計要素的注入,能夠使我們從中得到一些針對于中國的廚房用具設計的啟示,為設計提供很大的幫助。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世界各地的文化脈絡涌到一起,發生碰撞和融合。這種文化的碰撞與融合無疑會影響中國的產品設計。設計師只有本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保持清醒的頭腦,才可能在現代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中趨于平衡,才可能使設計更貼近人們日常中的點點滴滴。飲食文化亦是如此。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廚房用具的設計師們也能夠從中國飲食文化的角度來審視中國廚房用具的情感化設計,并在現今各種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保持中國飲食文化特有的魅力來更好地把握具有情感化設計特色的廚房用具設計。
作者:楊彤 孫薇 單位:西安工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