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外語教課中中國文化元素的融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對策
語言是傳播文化內容的載體和工具,是在不同文化的學習和傳遞過程中習得的。雖然語言和文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但是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卻不能把這兩者完全割裂開來,而應該將語言和文化緊密聯系起來,因為語言教學其實也是文化教學。針對現有的文化教學現狀,筆者提出幾點建議:
1教材編寫現行的大學英語教材多是以西方國家文化為背景,介紹西方國家的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等。對本民族文化介紹的較少,導致學生沒有一個很好地學習本民族文化英文表達方式的機會。許多編者認為學習英語就要以西方文化為背景來編寫教材,這一點并不否認,但是,在今后教材編寫過程中應該適當選取一些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習俗的素材。這樣,有助于學生加強對祖國文化的認知以及學習文化術語的恰當表達方式,在與外國友人交談的時候不至于造成無法表達或表達不準確的尷尬場面。外國人對中國文化及事物的感興趣程度不低于國人對海外文化的興趣度。所以,將中國文化知識加進大學英語教材是十分必要的。在教材編寫過程中,要注意中國文化題材的選取、對應英文詞匯的準確表達、文化知識的層次性等等。
2教師素養教師是課堂學習的主導者,學生吸取知識的主要來源之一。大學英語課堂對教師語言基礎知識要求嚴格,同時,對教師文化知識水平的要求也很高。教師要做到熟知中西文化傳統以及二者之間的異同。只有教師大量閱讀材料,掌握中國文化知識的準確英文表達方式,才能引起學生學習中國文化的興趣。教師要合理安排中國文化元素在英語課堂中的比例,不能喧賓奪主;尋找恰到好處的文化切入點,比如講到西方的圣誕節時,在介紹圣誕節的來歷、傳統習俗的同時介紹中國的春節,以及中西方人過節的不同之處:時間、食物、不同的活動等。在英語課堂中融入中國文化元素時,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活動,如觀賞中西方文化影視資料,讓學生自己總結中西文化不同之處、找到中國文化詞的英文表達方式并加以使用;在英文口語練習過程中,多提供一些中國文化的話題等
3考試要求考試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指揮棒的作用。許多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是為了通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英語專業四八級以及各種形式的出國英語考試。他們苦背單詞,狠學語法,想盡辦法套用固定句型寫作文。大多數學習英語的學生都報著只要考試考高分其他都不重要的態度。外語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運用語言交際的能力,而不是把學生培養成只能考高分,卻無法流利地使用英語交流的機器。大學生對文化知識不感興趣,有一部分因素是因為考試不考,他們覺得學了無用。只有把中國文化知識的相關內容設計到各種重要語言考試中,學生對中國文化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才會有所提高。對中國文化知識重視程度提高的同時,也要注重考試過程中針對這一部分的題型設計,既要有單選、填空題型的出現,也要適當安排簡答、論述、比較等題型,把充分發揮的空間留給學生。考試要與課堂教學緊密相連,要做到及時、全面、高效。
二、總結
外語教學的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交際能力,學生除了要掌握必要的語言方面的知識外,要掌握目的語文化、母語文化,以及二者之間的差異。唯有此,才能給擁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創造交往的必要條件,減少跨文化交際過程中的種種困擾。因此,在英語教學中,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應同時進行,改變以往傳統的以語法為主的教學方法。但這并不是說要拋棄語法教學。同時,也要加強對具有中國文化色彩的詞匯、概念的學習,借助英語這一世界通用語言將中國的燦爛文化傳播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世界了解中國,分享中國的文化。
作者:舒貞單位:吉林財經大學信息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