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策略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觀察2017年的現象級電影《戰狼2》,可以看到中國觀眾對中國目前主流價值觀的認可和需求,以及對能夠表現中國大國崛起現實的高品質影視作品的喜愛。中國電影市場仍然具有龐大的發展后勁,這一巨大的消費潛力不應被西方電影奪取。中國電影制作者應盡快依托國內政策環境,以“工匠精神”雕琢中國影視作品,占領這一文化高地,以影視作品為依托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和中國形象,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關鍵詞:《戰狼2》;文化;軟實力;策略電影
《戰狼2》作為2015年上映的《戰狼1》的續篇,以真實海外撤僑行動為背景,講述了主角冷鋒(吳京飾)退伍后獨自一人到非洲尋找殺死女朋友龍小云的真兇,不料卻意外參與到了一場政變之中。由于中國軍隊在沒有獲得該國有屠殺中國公民的確切證據之前沒有權限實施武裝撤僑行動,卷入政變中的中國公民的生命危在旦夕。此時,本可以安全撤離的冷鋒為了保護中國公民,主動承擔起一個軍人(已退伍)的職責,獨身一人潛入淪陷區與反政府武裝和歐洲雇傭兵展開生死搏斗,最終成功營救同胞和難民并親自為女朋友龍小云報仇。影片中冷鋒雖然獨自一人前往戰區救出了同胞、華僑和非洲難民,但他代表的是中國和中國軍隊,他向世界表明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這部愛國主義影片在世界范圍內重新塑造了強大的國家形象,成功地擴大了中國文化的影響力。
一、《戰狼2》國內外效應分析電影
《戰狼2》一經上映就點燃了整個中國電影市場,截至到2017年9月20日,電影《戰狼2》的票房總收入達到了56.83億。[1]其票房收入不僅打破了中國國產原創電影的歷史紀錄,更成為第一部進入全球票房榜前100名的中國國產原創電影,并高居全球電影票房榜第54位,也是前100名電影中僅有的一部非好萊塢制作的電影。[2]從電影評價來看,“良心之作”“不輸美國大片”“感動自豪”是許多觀眾對電影《戰狼2》的直觀感受。從影片引發的社會討論量來看,電影《戰狼2》從2017年7月28日上映到2017年9月2日為止,關于電影《戰狼2》的媒體報道共有11489篇(包含媒體轉載),相關微博(騰訊微博)共有6416348條(不包含評論)。[3]這種激烈的文化討論,主要圍繞“愛國”“英雄”“主旋律”等關鍵詞展開,使電影《戰狼2》的播出成為了一個全球矚目的增強中國影響力的大事件,這是中國國產電影史上極少呈現的景象。從觀眾行為來看,部分觀眾對電影進行了二次觀看甚至三次觀看,并且帶動家人和朋友一起多次觀看電影《戰狼2》,在社交網站上掀起“戰狼熱”。究其原因,在于電影《戰狼2》中傳達的愛國主義契合了當代中國觀眾的情感動機,喚起了中國觀眾內心的愛國主義情懷,滿足了觀眾對中國國力強盛和大國形象應有態度的期待。海外市場上,電影《戰狼2》也深受歡迎。在新加坡、馬來西亞電影院創造了少有的國產片滿座的狀態,在澳大利亞墨爾本的電影院更是引發觀影熱潮。海外華人表示通過此片感受到了祖國的發展與強大,增強了愛國信心與動力,屬于中國的一種嶄新的國際形象正漸漸被世界所接受。
在一片贊譽聲中也存在著一些異論,有人認為“戰狼熱”只是滿足了“小粉紅們的英雄夢”,將電影《戰狼2》中表現出的愛國主義情懷污蔑為狹隘的“民族主義”甚至“民粹主義”。這些異論,本質是在竭力否定電影《戰狼2》的藝術水準以及其高口碑、高票房現象產生的合理性,這種惡意中傷反映的是某些利益集團對中國主旋律愛國電影崛起的恐懼情緒。從更深層次上來說,這一異象是某些利益集團對電影《戰狼2》中表現出的中國大國崛起現象的恐懼以及對不斷擴大的中國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的深切擔憂。但可以看到,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以及在國際上樹立的一個負責任的東方大國形象,都為中國人提供了文化自信的最佳動力,中國人已經有充足的底氣捍衛中國的原創文化成果。值得注意的是,電影《戰狼2》并不是一部傳統觀念中認為的標準主旋律電影,影片選擇的題材既不是觀眾熟悉的革命英雄故事也不是經典的革命歷史,這是中國電影行業體制改革以來少有的電影類型。事實上,從上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電影就進入了一個奇特的文化怪圈,即主旋律影片負責傳遞主流價值觀,商業影片追求娛樂性和商業價值。[4]在新時代中國電影徹底市場化的背景下,主旋律才小心翼翼地進行了商業化嘗試,如《建軍大業》就是這類主旋律片商業化的典范。而電影《戰狼1》《戰狼2》則代表了另一個傾向,即商業片主旋律化。這表明了中國電影出現了一種新的變化,即主流價值觀傳播與市場化的商業模式逐漸契合,中國電影既能以成熟的商業化模式運作,又能達到傳遞核心價值觀、擴大國家影響力的作用。從深層次進行分析,這一現象反映了中國觀眾迅速成長的文化自信,以及對于能夠表現出新的國家形象、文化、價值觀及其影響力的影視作品的迫切需求。在文化軟實力的增強的背景下,愛國主旋律電影已經不需要完全依托國家資本的投資,在商業化模式下,愛國主旋律電影也能獲得成功。值得追問的是,影片《戰狼2》是采取哪些策略來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呢?
二、《戰狼2》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策略探析
一個國家的實力不僅體現在軍事、經濟等方面,還體現在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在和平的世界環境下,文化、意識形態的影響力正在擴大,逐漸成為影響國家實力的重要因素。[5]文化,不僅是一個國家的繁榮發展的歷史背景,它作為國家軟實力的一種,也是政治功能的延續。一個國家的文化傳播范圍越廣,其潛在的國家文化軟實力就可能越大。[6]由于影視作品同時具有廣泛傳播和蘊含文化價值兩大特點,因此,各國家在進行文化軟實力競賽的進程中,作為文化產品的影視作品必須發揮它應有的作用。從增強文化軟實力這一點看,電影《戰狼2》是一部與眾不同的商業片。雖然依然能在這部影片中看到以往中國式刀光劍影的傳統武俠片的蹤跡,但這部影片已經史無前例地展現了一個全新的中國形象,改變了過去的中國式故事的設定。自上世紀中國改革以來,中國人懷抱著學習的態度了解世界,自那時起,中國電影的表現形式建立在一種自我否定和崇拜西方價值觀的基礎之上。中國電影制作人習慣于在影片中塑造迎合西方審美的中國人形象以及構造落后、愚昧的陳舊的中國形象。新世紀以來,過去中國國產影片中展現的中國形象、傳達的中國文化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迅速提升早已經不能反映新時代下的中國實情,更不能滿足中國人對今天中國國家地位和形象的真實認知。電影《戰狼2》正是在嶄新的社會背景下,以客觀的角度和全新的故事設定方式回應了觀眾在新時期下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形象的認知需求。
(一)制作高質量的中國電影
從影片的內容來說,電影《戰狼2》展現了一個嶄新的現代化的中國。影片中塑造的主人公冷鋒的形象一改常態,不再是中國原創電影慣有的舞刀弄棒的俠客,而是一個訓練有素的中國特種兵,是具備現代化軍事作戰能力的解放軍,展現的是一個可以戰勝歐洲雇傭兵的強者形象。同時,主人公冷鋒在戰爭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一名拯救者,他能憑一己之力來保護戰火中的中國公民和非洲難民,不需要憑借任何西方勢力。但是冷鋒并不是一個孤膽英雄,當他身陷困境幾近失敗時,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發射的5枚導彈救他于危難之中,他的背后是中國實力的強力保障,是民族驕傲和自豪感的體現。從影片的開場到結束,主人公冷鋒把不同國籍和背景的戰爭見證者緊密地團結在一起,這里既有在非洲經商的中國移民,也有援非的中國醫務工作者以及到非洲開工廠的叛逆富二代,更有土生土長的非洲難民,表現了中國一貫以來的團結、友愛、自強的大國形象。近一步觀察,影片的整個故事發生在非洲大陸,這實際上改變了一直以來以西方為中心的世界圖景,展現了當下中國與非洲建立的廣泛和頻繁的經濟貿易往來以及與非洲人民的友好關系,尤其體現了在黨的十八大倡導的“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后,中國加強與第三世界國家的合作共贏關系,表現了中國負責任的國家形象。從影片的拍攝和制作水平上說,電影《戰狼2》是一部內容與表現形式完美結合的優秀影視作品。影片中豐滿的人物、嚴謹的雙線故事邏輯、快節奏的敘事模式構成了影片引人入勝的內在實體;刺激的動作、高質量的特效技術完美提升了影片效果的真實感。同時,影片中表達的愛國主義情感強烈震撼觀眾心靈,電影結束時,銀幕上“中國永遠站在你身后”的承諾更使觀眾熱淚盈眶,喚起了內心深處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電影《戰狼2》這部優秀的國產影視作品的出現恰逢其時,它改變了中國觀眾對近幾年中國國產電影的刻板印象,使公眾對中國國產影片又一次產生信心和期待。從某種程度上,電影《戰狼2》的熱播,有效緩解了國外影視作品的大規模入侵對中國主流文化引導形成的威脅。隨著電影《戰狼2》的票房大賣,相信會吸引更多中國電影制作人投身于高品質影視作品的制作中,將中國優秀文化和價值觀傳播到全球,同時改善中國的國際形象并擴大文化影響力。高質量的中國原創影視作品不應再讓落后腐朽的中國形象充斥其中,而是應展現積極向上的中國形象,改變世界對中國的印象,但也應該注意不能落入“美式英雄”的俗套之中。
(二)運用市場營銷策略電影
《戰狼2》的成功,還應歸功于吳京及影片保底發行方北京文化在影片宣傳和發行上的策略。從影片上映時間來看,電影《戰狼2》放映時,不光正逢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大慶和朱日和閱兵,并且正值印軍入侵中國洞朗邊界,又與主旋律電影《建軍大業》上映期相近。一系列的軍事相關事件為電影《戰狼2》的上映營造了強烈的國家榮譽感,而印軍入侵又激起了大眾的愛國情懷,作為一部抵抗反政府武裝和歐洲雇傭兵的愛國主義電影,《戰狼2》此時上映無疑是正當其時。從吳京的個人影響力來看,吳京本人給大眾展現的一直是一個正面的中國硬漢形象,這在中國年輕男演員中是比較少見的風格。在影片的前期宣傳過程中,曾透露吳京為拍攝電影曾在軍區訓練18個月、拍攝期間因要求真打而多次受傷等消息。這種對待表演和電影制作過程的精益求精的態度恰恰契合了現今中國的“工匠精神”,符合中國觀眾對優秀影視作品制作人員工作態度的期待,在網絡營銷方面,電影《戰狼2》在其官方微博上設置各類主流價值觀的討論,在官方微信上進行宣傳文章精確投放,通過這兩種方式,以較低的成本提高了觀眾參與度和公眾關注度,在網絡上掀起了“戰狼熱”,又以“戰狼熱”為依托擴大了電影《戰狼2》的影響力,實現了對于影片所想要表達的愛國主義價值觀的最大化程度擴散,從這一點上來說,電影《戰狼2》的營銷策略值得所有國產電影借鑒。現階段,中國原創影視作品想要獲得成功,它表達的故事必須緊緊貼合中國目前的實際形象和地位,傳播的精神必須符合中國的主流價值觀,塑造的形象必須要與中國觀眾的內心訴求相同,同時以“工匠精神”對作品進行雕琢。憑借專業、敬業的精神制作出中國觀眾喜愛的優秀作品,再從“擁有中國影響力”走向“擁有世界影響力”,以傳播中國優秀文化為己任,改變過去單純迎合西方觀念的電影創作方式。
(三)依托國內政策環境電影
《戰狼2》的成功,還離不開國家目前對文化產業尤其是電影產業的支持。這主要是由于中國已進入經濟轉型期,迫切需要依靠產業升級,將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配置到附加值更高的產業,而電影產業即屬于這一類轉型升級的產業。同時,在2016年7月,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指出要重視文化自信,培育更加廣泛的文化自信,注重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培育。為了促進電影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保護國產電影的相關政策層出不窮。自2017年3月1日開始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下稱《促進法》),更以立法的形式表明了國家發展電影產業的決心,也表明了在中國經濟轉型環境下國家對文化產業給予的深厚期望?!洞龠M法》中第四十四條規定國家鼓勵金融機構為影視作品制作活動提供融資服務,充分利用政府資本和社會資本支持電影產業發展。電影《戰狼2》依托著這一利好政策,在拍攝過程中,身兼導演、主演和影片最大出品方北京登峰國際法定代表的吳京順利向銀行抵押個人住宅融資8000萬元,用于對電影《戰狼2》超出預算的拍攝內容進行投資;同樣,出品方捷成世紀也獲得了華夏銀行3億元的授信額度,用于影視作品的制作,其中就包括電影《戰狼2》的制作。同時,《促進法》中也明確表示鼓勵各項資金進入電影產業,支持電影產業的繁榮發展。從參與電影《戰狼2》的出品方中可以看到,既有非國有資本的捷成世紀、光線傳媒等上市公司,也有中影集團等國有資本的參與,同時較多的出品方也分散了電影投資的風險;在7家發行方中,有2家發行方對制作方做出了保底發行的承諾,以靈活的分成方式保障電影出品方的出資安全。再者,《促進法》中對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業務的企業年放映國產電影的時間做出了明確規定,要求播放國產電影的時間不得低于年放映電影時間總和的三分之二,這從立法的角度保障了國產電影的票房和投資回報率,有利于吸引各方資本進入電影產業,從根本上促進國產電影的繁榮發展。中國原創影視作品應該把握住這個適宜發展的時代,在大國崛起的可靠現實中挖掘原創影視題材,積極運用政府支持、企業投資等方式靈活發展,依托各種利好政策發展中國電影事業,制作能夠弘揚中國文化、擴大中國影響力的影視作品。
小結
電影《戰狼2》的熱潮似乎已經平息,但“戰狼熱”所體現的中國影視作品的成功經驗正逐漸清晰。貼合中國實際的劇本、精湛的制作技術、主流價值觀的恰當運用、利用國內政策環境,是電影《戰狼2》為中國原創影視作品提供的可以借鑒的成功秘訣。雖然,“戰狼熱”可能很難在短時間內復制成功,但中國電影制作人必須意識到單純迎合西方審美的中國影視作品已經很難獲得成功,只有能夠反映中國大國崛起的現實,又迎合中國觀眾對中國主流價值觀和形象認知的高品質影視作品才能在未來的中國乃至世界影視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梢钥吹?,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達到了457億元,但人均票房貢獻不到36元人民幣,同年的美國票房達到了111億美元,人均票房貢獻達到200元人民幣以上。中國電影市場仍然具有龐大的發展后勁,這一巨大的消費潛力不應被西方電影奪取。中國電影制作者應盡快依托國內政策環境,以“工匠精神”雕琢中國影視作品,占領這一文化高地,再以影視作品為依托向世界傳播中國文化和中國形象,提升中國的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于士航.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559億元同比增長13%[EB/OL].
[2]李南.《戰狼2》沖擊全球票房50強,中國電影走出去還要多久?[EB/OL].
[3]弘揚主旋律激發人民愛國情:圍繞《戰狼2》的熱議和爭論[J].經濟導刊,2017(10):91-96.
[4]張慧瑜.《戰狼2》:“奇跡”背后[N].社會科學報,2017-09-14(008).
[6]王滬寧.作為國家實力的文化:軟權力[J].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03):91-96.
作者:譚美玲 單位:中國傳媒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