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價值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出現(xiàn)在距離我們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代、近代和現(xiàn)代初期,它的誕生時代與我們借鑒它來指導中國的教育實踐,發(fā)揮它在中國的當代價值之間,顯然存在著“時間間距”。同時,西方自然主義教育家的經(jīng)典著作是用希臘語、英語、德語等不同語言寫成的,中國人要理解它,必須用漢語來表達它,這里就存在“語言間距”問題。正是“時間間距”與“語言間距”構(gòu)成了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研究的“理解間距”問題,這一問題能否得到解決,影響到我們能否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進行客觀理解。因為我們要實現(xiàn)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在中國的當代價值,就必須借鑒客觀的、準確的和完整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來指導和解決中國教育的實際問題,必須將我們自身與被理解對象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之間的始源相關(guān)性呈現(xiàn)出來。我們只有在有了對自身的境遇、所接受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的理解之后,才能去理解和把握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反之,我們只有在理解了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之后,才能真正地理解自身的境遇、所接受的傳統(tǒng)教育思想。如果實現(xiàn)了自身與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互動,那么也就達到了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客觀理解。當然,這種理解的客觀性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時間的變動以及理解者的歷史性發(fā)展成為一種被突破、被超越的客觀性。正因為如此,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會不斷地展現(xiàn)新的境界,生成新的意義,最終形成理解的真正客觀性。
一、“時間間距”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研究中的功用
1.正是由于“時間間距”的存在,每個時代的研究者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解釋不同,從而使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理解的連續(xù)性成為可能正是因為有了理解的連續(xù)性,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才向我們呈現(xiàn)出完整的意義;正是因為有了不同的理解和解釋內(nèi)容、視角,我們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更全面理解才有可能。沒有時間的距離,任何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文本都不可能在不同的時代獲得不同的理解和發(fā)展?!皶r間距離的魔力在于,它只保留那些對人類發(fā)展有意義的東西,而對那些沒有意義或價值的東西則堅決予以淘汰。不僅如此,它還能夠使那些真正有意義的思想或理論體系、文本的意義全面、客觀、充分地顯現(xiàn)出來并逐步得到人們的理解。這是通過不同時期將這些思想體系、文本內(nèi)容的不同部分分別提升的辦法來實現(xiàn)的。”可見,“雖然個體的存在是有斷裂的,但整體的存在卻彌補了這一斷裂所造成的隙罅,使人們能夠把那消逝了的個別性納入到歷史整體的連續(xù)性之中”。
2.“時間間距”在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中起著中介和橋梁的作用由于“時間間距”的存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經(jīng)典文本的意義仿佛離我們遠去。然而,事實正好相反,我們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意義的理解恰恰因為“時間間距”而成為可能?!皶r間間距”不是凝固的、不變的東西,而是一個動態(tài)的、開放的、富有活力和充滿創(chuàng)造性的東西,蘊含著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理解之可能性,正是通過它,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經(jīng)典文本的意義才不斷地被闡發(fā)。伽達默爾提醒我們:“事實上,重要的問題在于把時間距離看成是理解的一種積極的創(chuàng)造性的可能性。時間距離不是一個張著大口的鴻溝,而是由習俗和傳統(tǒng)的連續(xù)性所填滿,正是由于這種連續(xù)性,一切傳承物才向我們呈現(xiàn)了出來。在這里,無論怎么講一種事件的真正創(chuàng)造性也不過分?!睍r間不僅包含當下,而且也包含著過去和未來。如此理解,“那我們就不再將時間看做是一去不復返的,那它也就不可能給理解構(gòu)成任何‘障礙’或‘鴻溝’,人類的精神或理解力完全可以借時間而獲得對過去、當下和未來的理解和把握,獲得對一切人類事物的理解和解釋”??梢?,時間距離在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經(jīng)典文本及其意義的理解中充當了當前與過去、文本與解釋者之間的中介和橋梁。
3.“時間間距”不僅為我們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提供了理解的尺度,而且還會消除人們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理解的教條主義態(tài)度,使理解的客觀性成為可能如果只是從字面、書本上教條地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而不聯(lián)系中國教育的實際問題,那就不是真正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如果我們在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時考慮時間的距離,就可避免教條式的理解。當我們意識到當下與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誕生的時代歷史條件之間存在著時間的差異后,當我們懂得了每個時期教育家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與今天人們對它的理解存在著巨大差異時,當我們意識到自我理解必然包含在理解之中時,就會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有針對性地解決中國教育的實際問題,而不是教條地理解和運用。事實上,我國教育界目前對兒童觀理論、天性教育理論、自由教育理論、主體性教育理論、自我教育理論、活動教育理論、綜合實踐課程、生命教育理論、生活教育理論等的研究和運用,盡管都與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密切相關(guān),都從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相關(guān)理論中吸取了“營養(yǎng)”,但都不是原封不動地運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其視野遠遠超越了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視野,是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創(chuàng)造性的運用和發(fā)展,融合了當代中國教育者的理解和見解。正是由于“時間間距”的存在,我們才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充滿真理性、客觀性和生命活力。
4.“時間間距”在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中能夠起過濾的作用,從而保證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理解的客觀性在參與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因素中,既有正確的前見,也有錯誤的前見。只有通過“時間間距”的過濾,我們才能甄別它們?!皶r間距離除了能遏制我們對對象的興趣這一意義外,顯然還有另一種意義。它可以使存在于事情里的真正意義充分地顯露出來?!睂ξ鞣阶匀恢髁x教育思想經(jīng)典文本的理解和借鑒是永無止境的,是一個開放的過程。“這不僅是指新的錯誤源泉不斷被消除,以致真正的意義從一切混雜的東西中被過濾出來,而且也指新的理解源泉不斷產(chǎn)生,使得意想不到的關(guān)系展現(xiàn)出來。促成這種過濾過程的時間距離,本身并沒有一種封閉的界限,而是在一種不斷運動和擴展的過程中被把握。”根據(jù)伽達默爾的觀點,“時間間距”還能解決詮釋學的真正批判性問題,也就是說,只有通過它,我們才能區(qū)分和把握理解的真前見以及由誤解而產(chǎn)生的假前見。
二、“語言間距”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研究中的功用
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的研究,必然涉及語言問題,因為語言是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得以實現(xiàn)的根本條件。“所謂理解就是在語言上取得相互一致。……整個理解過程乃是一種語言過程。理解的真正問題以及那種巧妙地控制理解的嘗試———這正是詮釋學的主題———在傳統(tǒng)上都歸屬于語法和修辭學領(lǐng)域,這一點絕不是沒有理由的。語言正是談話雙方進行相互了解并對某事取得一致意見的核心?!币虼?,“語言間距”對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國的當代價值的實現(xiàn)至關(guān)重要。
1.翻譯彰顯著“語言間距”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研究中的功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當代價值的研究,首先應面對的問題就是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不同的經(jīng)典文本的翻譯。因為我們與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經(jīng)典文本之間存在著希臘語、英語、德語等多種語言的隔閡,要達到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和對話,必須首先翻譯和轉(zhuǎn)換這些語言。正是由于多種語言的存在,并且它們可以翻譯、交流和對話,從而使不同語言的經(jīng)典文本的理解成為可能。理解的語言性主要表現(xiàn)為對語言所表達的事物理解的一致性?!胺g者必須克服語言之間的鴻溝,這一例證使得在解釋者和文本之間起作用的并與談話中的相互了解相一致的相互關(guān)系顯得特別明顯,因為所有翻譯者都是解釋者?!卑凑召み_默爾的觀點,詮釋學的問題并不是語言問題的正確掌握,而是對于語言媒介中所發(fā)生事情的正當?shù)叵嗷チ私獾膯栴}?!胺g者必須把所要理解的意義置入另一個談話者所生活的語境中。這當然不是說,翻譯者可以任意曲解講話人所指的意義。相反,這種意義應當被保持下來,但由于這種意義應當在新的語言世界中被人理解,所以這種意義必須在新的語言世界中以一種新的方式發(fā)生作用。”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之所以能夠被不同語言所理解、言說,能夠在不同國家中實現(xiàn)其當代價值,表明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是一個開放的理論體系,具有普遍的意義。當然,這種普遍的意義不是抽象的,它是在與各國的教育實際相結(jié)合的過程中顯示出來的,也是在被不同的語言翻譯和轉(zhuǎn)換過程中顯示出來的。不同的翻譯者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經(jīng)典文本的理解不可能完全一致,因而會賦予經(jīng)典文本以“創(chuàng)造”和“新意”?!胺g有可能成為對原文的‘再創(chuàng)造’和‘重寫’,因為它必須考慮許多與原語言文字所表述的不同情況,它必須使翻譯過來的文字更加貼近另一種語言所表述的內(nèi)容、風格、文化習俗與生活方式等?!睂Υ?,伽達默爾作了獨特的闡釋:“凡需要翻譯的地方,就必須要考慮講話者原本語詞的精神和對其復述的精神之間的距離。但這種距離是永遠不可能完全克服掉的。因此,在這些情況中相互了解并非真正地發(fā)生在談話的參與者之間,而是產(chǎn)生于翻譯者之間。因為翻譯者能在一個共同的相互了解的世界中真正地相遇?!薄耙磺蟹g就已經(jīng)是解釋,我們甚至可以說,翻譯始終是解釋的過程,是翻譯者先給予他的語詞所進行的解釋過程?!薄胺g過程從根本上包括了人類理解世界和社會交往的全部秘密。翻譯是內(nèi)心的預見,即在整體上預先把握意義和對被預見的東西的明確的確證的不可分割的統(tǒng)一?!笨梢?,“語言間距”是文本意義的生長域,正是通過“語言間距”,才使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意義不斷呈現(xiàn)出來。
2.對話是達成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理解的重要條件由于每個人都有理解能力,因而人與人之間就有可能共同生活和相互對話。首先,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是一種對話的語言現(xiàn)象。因為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一切理解是在語言性的媒介中獲得成功或遭遇失敗的,都存在著潛在的語言相關(guān)性,因此我們總能在出現(xiàn)意見不一致的情況下通過相互的對話而達成一致的看法。在這個過程中,不僅教育者與自然教育家之間、不同的教育者之間都可以通過語言對話達成一致,而且教育者對自然教育家的經(jīng)典文本的理解也是通過語言對話實現(xiàn)的。因為對經(jīng)典文本“理解的過程本身也表現(xiàn)為一種語言現(xiàn)象,一種被柏拉圖描述為思維之本質(zhì)的靈魂與自身的內(nèi)心對話的語言現(xiàn)象?!币簿褪钦f,我們可以用語言來表達所有的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并達成相互理解?!罢\然,我們總是受到我們自己的能力和可能之有限性的局限,而只有一種無止境的對話才能完全實現(xiàn)這一要求,這也是事實?!毕嗷フ勗捠怯泄餐脑掝}和視角的,因而它不是相互爭論,也不是各自的“獨白”。“談話改變著談話雙方。一種成功的談話就在于,人們不再會重新回到引起談話的不一致狀態(tài),而是達到共同性。這種共同性是如此地共同,以致它不再是我的意見或你的意見,而是對世界的共同解釋?!闭沁@種共同性才使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統(tǒng)一意義的理解和把握成為可能。其次,對話乃是人類自然教育思維的標志。如果說有什么東西標志人類的自然教育思維,那就是永無止境的關(guān)于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對話。沒有對話,人類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思維和理解也就無從產(chǎn)生。正如伽達默爾所說:“思維就是指自身思考某些東西,而自身思考某些東西又是指自身講出某些東西。因此我認為,柏拉圖把思維稱為靈魂和自身的對話,稱為一種不斷進行自我超越,反過來又對自身和自己的意見和觀點發(fā)生懷疑,提出異議的對話,他這樣認識思維的本質(zhì)是十分正確的?!睂υ挼恼胬硇跃驮谟?,說出的話只有被人理解、接受和認同,才能得到驗證。反之,這種對話思維就缺失說服力。第三,對話能加深自我理解。按照伽達默爾的理解,對話就是在我們心中留下某些痕跡的東西。這意味著我們在其他人那里遇到了未曾接觸過的新東西,它改變著我們的經(jīng)驗世界?!罢勗捑哂修D(zhuǎn)變的能力,凡是成功的談話總給我們留下某些東西,而且在我們心中留下了改變我們的某些東西。因此,談話與友誼比肩而立?!敝挥性谡勗捴形覀儾拍芟嗷ダ斫猓⑦_成理解的共同性?!霸谶@種共同性中,每人對于對方都是同一個人,因為雙方都找到了對方并且在對方身上找到了自己?!边@種共同性是以人的自我理解為前提的。
3.“語言間距”的存在有助于我們理解和把握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整體意義對于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而言,每個解釋者總要表現(xiàn)自己的個別性,如自己的立場、觀點和視域,因而難免會導致片面性。然而,“通過這種片面性,解釋就使得事物的某個方面得到了強調(diào),以致為了達到平衡,這同一個事物的另外方面必然會繼續(xù)地被講出。正如哲學辯證法通過矛盾的激化和提升使一切片面的觀點得到揚棄,從而使真理的整體得到表現(xiàn),詮釋學的努力也有這樣的任務,即從它所關(guān)聯(lián)的全面性中開辟意義的整體?!辟み_默爾的這段話提示我們,教育者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解釋是在語言中實現(xiàn)的。不同的教育者由于自身是在前理解所規(guī)定的境遇中從事理解活動,因而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理解和解釋是不相同的。正是這種不同使教育者達成了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的客觀和全面的理解,展現(xiàn)了一個意義的整體,出現(xiàn)意義的同心圓,由此完成理解的任務,即在各種同心圓中擴大被理解意義的統(tǒng)一性,形成理解的一致性。很顯然,“意義的統(tǒng)一性根源于意義的個別性,沒有意義的個別性也就沒有所謂意義的整體性?!瓫]有各種語言形式或媒介,我們也根本無法達到意義的整體。因此,能幫助我們達到對全面一致的意義理解的正是各種千差萬別的語言形式。沒有千差萬別的語言形式的存在,我們就無法把握意義的統(tǒng)一性?!?/p>
4.語言與意義的間距是達到對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客觀理解的重要條件要正確地客觀地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就不能拘泥于字眼,而應從整體上去把握,否則就會造成誤解或困惑,導致理解的失敗。例如,關(guān)于盧梭的“自然人”,以往很多人把它理解為純粹的、不食人間煙火的“自然”人。其實這種理解是片面的,只要聯(lián)系盧梭的《論科學與藝術(shù)》《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chǔ)》《社會契約論》《論波蘭的治國之道及波蘭政府的改革方略》和《愛彌兒》整體地來理解,就不會得出這種結(jié)論,而是會把培養(yǎng)身心自然和自由發(fā)展的“自然人”僅僅看作盧梭的教育目的之一,盧梭的另一個教育目的的重要內(nèi)涵就是培養(yǎng)良好的社會公民。再如,要理解心理化自然教育思想,就不能從字面上理解,或拘泥于心理化自然教育家的個別結(jié)論,而應從整體上把握心理化自然教育家注重教育教學心理學化這一特征。這兩個事例表明,要客觀地理解西方自然主義教育思想,必須從整體上去把握它的意義,不能囿于某個詞、某句話、某個片斷和某個個別結(jié)論,否則,我們的理解就會失敗。
作者:劉黎明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