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西文化差異在詞匯中的表現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詞匯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是語言的基礎。若要準確理解詞匯的含義,必須結合一定的文化背景,因此,中西文化差異也會影響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掌握,這就要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充分考慮跨文化因素,并將英語詞匯教學與跨文化差異充分結合,進而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
中西文化差異;詞匯教學;英語
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它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化的發展,還能夠體現文化之間的差異。中西方國家在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對于從小就接受中國文化熏陶的學生而言,若要全面了解英語詞匯的內涵,就必須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否則英語學習將成為無本之源。因此,若要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就必須關注英語詞匯教學;而若要推動英語詞匯教學的順利發展,就必須關注中西文化差異。
一、中西文化差異在詞匯方面的表現
(一)文化比較中的詞匯空缺詞匯空缺在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十分普遍,我們在閱讀或翻譯中常常會遇到這種詞匯———在一種文化中存在,另一種文化中卻沒有。例如,漢語中的詞匯“陰陽”,在英語中就沒有相對應的詞匯。這主要是因為中西方的價值觀念與哲學思想存在差異。當然,英語中也有一些詞匯在中國文化中很少涉及,例如punk、hippie,即使有時被譯成漢語,若不了解西方文化,也很難理解其真正含義。另外,英語與漢語兩種語言中還存在很多習語,能夠鮮明地反映中西方在處世哲學方面的差異。例如,中國人受儒道思想影響較深,奉行“中庸之道”“知足常樂”“無為而治”等處世哲學。但西方國家常用的習語則是:Illtryagain、Abirdinhandisworthtwointhebush。這主要是因為西方人奉行實用主義的價值觀。這些詞匯空缺都會對英語詞匯教學產生一定的影響,例如,部分學生在寫作時將“望子成龍”翻譯為wishtheirsonscanbecomedrag-ons;而在英語中“Dragon”是一種可怕的怪物,這顯然不符合表達意向。
(二)文化內涵差異較大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種事物會帶給人不同的想象,中西文化差異會影響詞匯內涵。例如,黃色在我國古代是帝王專用的顏色,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黃”還寓意“吉利”。此外,“黃”也喻指“落空”,例如“這件事黃了”即是指事情失敗了。而在現代漢語語境中“黃色”也常常指“低級趣味”的事物,例如“黃色書籍”。但在英語語境下yellowbook卻是指政府報告。可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yellow通常寓意光榮、嚴肅、智慧和正義。當然,在特殊的英語語境中yellow有時還有“懦弱、嫉妒”的含義。例如yellowdog就是指“膽小鬼”。除此之外,cat(貓)在中西文化背景下,感情色彩也存在差異。在中國文化中,“貓”是一種可愛的動物,例如說一個親近的人十分貪嘴時,常將其稱為“饞貓”;但在英語中,“cat”卻時常喻指“心懷不軌的女人”。
(三)文化內涵部分相同在英語和漢語中,有一部分詞匯在不同的文化語境中會引起不同的聯想,但同時在其他方面又會引發共同聯想,即詞匯在文化內涵方面存在“部分相同”的現象。例如,owl(貓頭鷹)在中西文化中都讓人聯想到“死亡、不吉利、兇兆”,但西方人卻也將owl視為一種吉祥的鳥類,賦予其“智慧”的含義。此外,在中西方文化中玫瑰(rose)都象征著愛情,但是在西方undertherose卻是“保持沉默”的意思,同時,若在會議桌子上擺放玫瑰,就表示希望與會人員保守秘密。而在漢語中,人們也常用“帶刺的玫瑰”喻指那些美麗卻難以親近的女孩。
二、中西文化差異與英語詞匯教學相結合的方法
(一)根據語言發展,引導學生理解舊詞新義語言也會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變化,有些詞匯會隨著時代的發展逐漸產生新的含義。此外,人們為了特定的表達需求還會創造出一些原本不存在的詞匯。尤其在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新生詞匯如雨后春筍般紛紛涌現,例如“blog”在現代社會多指“博客”,但其原意是指“校工”或“打敗”。此外,“log”原本并沒有“日志”的意思,其原意是“原木”,去掉樹葉的樹干;由于古代的航海人員經常用log做桅桿,且在出海時在上面記錄航海歷程與速度、時間等內容,因此就產生了log-book,即“航海日志”,Log也隨之衍生出“日志”的意思。因此,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研究詞匯的發展,從變化的角度探尋詞匯的新義。
(二)運用宗教故事幫助學生理解詞義宗教神話故事能夠有效地豐富英語詞匯的內涵,一些宗教故事中的句子、短語、人物等在流傳過程中逐漸具備了獨特的象征意義,因此,與之相關的詞匯也具有了新的內涵。例如在學習“Adam’sapple”一詞時,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解《圣經》舊約中的故事:上帝告訴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中可以隨意采摘水果,但永遠不能吃智慧樹上的果實,但后來夏娃經不住誘惑采摘了樹上的果子給亞當,亞當在吃果子時十分恐懼,導致一塊果脯卡在喉嚨中間,形成了“喉結”。學生根據這則神話故事便可以準確推斷這個詞匯的含義為“喉結”。
(三)通過文化導入彌補詞匯空缺詞匯空缺主要緣于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社會意識的不同,一些習俗、人物、事物在一種文化中存在,但在另一種文化中卻很陌生,這就形成了一定的詞匯空白。由于中西方民族在傳統習俗、生存環境、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存在差異,因此,雖然英語與漢語都具有豐富的詞匯,但仍然存在語義不對等的現象。例如在翻譯句子“Heworethemonkeysuits”時,若將“monkeysuit”翻譯為“猴子的衣服”,就會產生誤譯現象。其實,以前美國有一些雜耍藝人時常邊奏樂邊要求猴子做動作吸引路人,由于猴子身上的衣服與美國軍裝有相似之處,故也用monkeysuits指代“軍裝”。因此教師可以在詞匯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圖片等內容,引導學生了解詞匯的相關背景,進而了解詞匯的實際含義,以彌補詞匯空缺。
三、基于中西文化差異,教師在英語詞匯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密切關注英語詞匯的新變化隨著當今社會經濟文化的不斷發展,各種新表達手法、新詞匯層出不窮,一些詞匯還被賦予新的含義,因此,英語教師應當時刻關注英語詞匯的新變化,并研究這些詞匯的含義。例如,隨著計算機和網絡的普及發展,couchpotato(電視迷)、mousepotato(電腦迷)等詞匯相繼問世。社會各領域的變化都會引起詞匯的演變,因此,教師應當在英語詞匯教學中關注新詞匯,并了解與之相關的文化,以便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科學、全面的詞義講解,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新詞匯。
(二)注重文化知識的傳授中西方文化差異對英語詞匯產生了重要影響,因此,若要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質量,英語教師就必須樹立文化意識,在詞匯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授相關的中西方文化知識,并指導學生結合這些文化知識準確判斷詞匯的內涵。
[參考文獻]
[1]凌玉玲.探究基于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高中英語詞匯教學[J].中學教學參考,2015,217(1).
[2]陸國飛.系統功能語法與英語詞匯教學[J].寧波大學學報,1999(4).
[3]陳莉.淺析跨文化交際視野下的英語詞匯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2011(7).
[4]劉麗萍.點、線、面三位一體的詞匯教學法———從詞匯學、語體學、語用學角度談詞匯教[J].山東外語教學,1999(1).
[5]黃建鄴.運用語義學理論指導英語詞匯教學[J].外語教學,1995(2).
作者:宋曉川 單位:河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