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動畫產業發展戰略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二戰前日本對動畫產業的戰略支持
日本政府對動畫產業的戰略支持最早可追溯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二戰期間,動畫產品作為塑造日本尚武、忠誠的民族性格,宣傳日本政府軍國主義和鼓舞士氣的重要工具,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1943年,由日本軍部出資由瀨尾光世(1911-2010)監督制作了動畫電影《桃太郎的海鷲》(62分鐘)。這是日本最早的長篇動畫電影。1945年同樣由日本軍部出資,它的姊妹篇《桃太郎的神兵》(74分)完成。由于軍部對動畫產業資金充足的支持,日本的動畫制作技術取得了很大進步,特別造成了戰斗、爆炸畫技的進步。戰爭期間動畫產業由于政府的支持,取得了蓬勃發展,為戰后日本動畫產業承接美國等國的外包加工和獨立發展奠定了基礎。
2.二戰后日本政府對動畫產業的戰略支持
面對當時(20世紀80年代)世界動畫市場上美國一枝獨秀的情景,日本政府開始重視動畫產業的發展。日本歷屆政府都對動畫產業的發展進行了大力支持,由于日本政權更迭頻繁,所以出臺的戰略和法律在有關動畫產業的內容上有重疊,在時間上有交錯之處。在20世紀80、90年代,日本經濟在消耗礦產物質資源的傳統經濟產業的發展上已經達到了非常成熟的程度和很高的水平,大量消耗礦產資源的傳統經濟產業很難再有光明的發展前景,經濟發展呈現頹勢。日本政府清醒地認識到日本經濟所處的類似于我國目前現狀的轉型期現狀,認為日本應大力發展不需要任何物質資源、單靠人的智力就能發展的動畫等內容產業,在制定國家發展戰略和法律時,把動畫產業提升到了“作為國家財富”的認識高度。
(1)制定文化立國戰略和《文化藝術振興法》
在日本最早提出“文化立國”戰略的是大平正芳。1979年1月,他在就任首相的施政演說中,認為日本已經從“經濟中心的時代過渡到了重視文化的時代”。同年,他創設政策研究會“文化的時代研究小組”。1980年,該小組發表了《文化的時代》報告書,對日本的文化行政提出了“從經濟建設為中心向重視文化建設的轉變,提高人民對豐富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追求,振興地方文化建設和加強國際文化交流”等政策性建議。這一構想由鈴木善幸內閣作為國家戰略實施。1996年,日本確立了“文化立國”的戰略,2001年頒布了《文化藝術振興基本法》(2001年12月7日法律第148號),繼而頒布了《關于文化藝術振興的基本方針》(第1次基本方針2002年12月10日由內閣會議決定,第2次基本方針2007年2月9日由內閣會議決定,第3次基本方針2011年2月8日由內閣會議決定),著力發展包括動畫藝術在內的媒體藝術?!段幕囆g振興法》第9條規定“國家對電影、漫畫、動畫及使用電腦和其他電子設備制作的藝術作品,在其制作、上映時提供必要的支援”。2007年日本政府組織“亞洲之路戰略會議”制定的《日本文化產業戰略》,成為日本政府支持文化產業的綱領性文件。其中指出,“近年,動畫、游戲、漫畫等日本的流行文化和生活習慣在世界上評價很高”,應該進一步“強化包括向亞洲各國展開業務的媒體藝術節”,“促進海外的創作者和有識之士到日本來傳授知識,促進日本作品的海外展開,促進內容作品的國際共同制作”,“促進動畫大使事業”等。
(2)《內容產業促進法》
2004年日本政府頒布實施《關于促進內容產品的創造、保護和活用的法律》(簡稱《內容健全化法》或《內容產業促進法》)(2004年6月4日第159次通常國會提出、通過,第81號法律)。該法規定了國家、地方公共團體以及內容作品制作者的責任和義務,還規定了針對內容事業的振興所采取的必要政策和措施,并指出相關各行政機關的相互密切配合是必須的。這些政策和措施包括用多種多樣的方法為困難企業的融資和資金調配提供制度便利、對權利侵害的預防措施、對開拓海外事業的促進措施,(如向海外推介、對舉辦國際性活動參加海外活動提供支援、搜集和提供有關海外市場的信息等)、對公正交易關系的構筑以及對中小企業的特別照顧等。
(3)《新產業創造戰略》
2004年6月經濟產業省制定了《新產業創造戰略》,明確指出內容產業和燃料電池、信息家電、機器人一樣,是排位第四的七大“尖端新產業群”之一,是“應對日益擴大的社會需要的新產業領域”,是應該積極振興的新型產業,目標是培養“通過內容產業的文化發信力”,創造日本的軟實力。國家應該采取“技術開發、人才培養、知識產權保護、產業金融、組織再編、創業•開業支援、標準化、信息化”的支援政策。新產業創造戰略明確提出日本內容產業的市場規模要從2001年的11兆日元擴展到2010年的15兆日元,海外出口、版權許可規模從0.3兆日元擴展到1.5兆日元。
(4)E-Japan戰略和E-Japan重點計劃
2000年9月,森喜朗首相在國會發表了“E-Japan的構想”的演講,內容圍繞著如何有效地發展日本的內容產業,并把它提高到國家戰略支柱的地位。日本首相官邸設立以首相為本部長的“高度情報通信網絡社會推進戰略本部(簡稱IT戰略本部)”。它制定的《E-Japan重點計劃2003》中關于“知”的內容里,指出要“采取具體的方針政策,強化內容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包括強化內容產品的制作力量、流通環境的整備、產品市場的擴展等,如重點支援動畫電影制作、支援新導演作品的制作、舉辦媒體藝術節等;⑩還指出由經濟產業省、總務省和文部科學省協調內容事業資金調配方法多樣化的可能,并進行環境的整備。由總務省和經濟產業省負責關于內容產業交易合同書范本的制定和周知。輯訛輥《E-Japan重點計劃2004》為了強化內容產業的國際競爭力,規定由經濟產業省負責對制片人(producer)、創作人(creator)的培訓,由內閣官房、經濟產業省、文部科學省以及相關省府負責產學結合、開發知識財產制度的擴充,由經濟產業省、總務省、文部科學省負責成功調配資金案例的創出和普及,由國家公正交易委員會、經濟產業省負責修改版《分包費用支付遲延等防止法》的周知和運用(舊法在2003年和2009年兩度進行了修正,把規制范圍擴展到了官方交易,強化了對違法行為的制裁措施。輰訛輥由總務省、經濟產業省負責內容產品交易合同樣本的制定和周知。該計劃提出了2005年內容產品的海外銷售規模達5000億日元的目標。可以說,為實現此目標,把工作內容分解給了相關省廳,分工非常明確具體。
(5)《知識財產基本法》和《知識財產推進計劃》
2002年2月4日,小泉純一郎首相發表了旨在振興電影、動畫、游戲產業、推進文化藝術更加豐富發展的《知識財產立國宣言》。同年7月,日本政府制定了《知識財產戰略大綱》,12月頒布了《知識財產基本法》(2002年12月4日法律第122號),2003年3月,在內閣設置了以小泉首相為本部長的知識財產戰略本部。知識財產戰略總部于2004年5月制定了《知識財產推進計劃2004》,指出專利、技術、電影、游戲軟件等稱為內容產品的知識財產,作為國家財富的源泉,應該最大限度地使用,早日實現知識財產立國的目標是保持日本經濟持續增長的吃緊的課題。輱訛輥為此,大學、企業、政府等所有部門,必須徹底改革傳統的制度和習慣,制定世界上通用的制度。該計劃第4章特別指出“我國(日本)內容產品雖然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評價,但是迄今為止,有關各方在共同的理念下,團結一致共同致力于內容產業的振興還談不上”。輲訛輥于是,在知識財產戰略本部的協調下,日本進行了包括內容產品創意單位、制作單位與流通等協助單位之間規范合同的修訂在內的現代化和合理化建設,整備了內容產品資金調撥制度,強化了內容產品制作人才培養。緊接著,《知識財產推進計劃2005》,提出“漫畫家、動畫制作人等個人的內容產品創作者同出版社、動畫制作公司之間的合同問題,政府在2005年度繼續獎勵支援基于有關各方的共同理解而進行改善傳統的合同習慣,加強透明度”,輳訛輥對不同業者的行為進行規制。就這樣,為了支持動畫產業的發展,日本政府制定了旨在發展動畫產業的戰略方針,頒布了相關法律文件,為動畫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法律政策支持。
二、日本政府對動畫產業鏈條各個環節的支持
日本動畫產業在長期的發展中形成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動畫產業鏈,它的基本構成為漫畫原創→出版社單行本發行→動畫制作(包括電影動畫和電視動畫)→院線、電視臺播放→音像出售和出租→形象授權→衍生品開發→多次滾動開發。在漫畫原創方面,日本自認為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國度,是一“文化資源大國”。日本認為與其日常生活相關的東西如藝術、設計、內容物質、文物、衣(如和服)食(如生魚片)?。ㄩ介矫住⑷帐椒课荩?、依靠反復練習才能掌握的藝能如相撲、演劇等都為文化資源。動畫作品的核心是源于“文化資源”的故事創意與動畫形象設計。日本動畫以人物個性鮮明、造型效果、畫面魅力、恢宏配樂而風靡整個世界。它的成功與日本政府對劇本編劇、原畫創作人員的傾心打造是分不開的。文部科學省文化廳既是文化事業的管理最高行政機關,同時又是實施動畫產業原創人員培訓的主管機構。日本文部科學省文化廳從1967年起,開始實施“藝術家在外研修(新進藝術家海外研修制度”,為包括動畫領域的年輕藝術家提供到海外進行實踐研修的機會,并提供往返旅費和居留費用。援助對象領域為美術、音樂、舞蹈、演劇、舞臺美術、電影、傳媒藝術等。
援助對象在全國公開招募,申請材料可以通過各藝術團體或直接提交到文化廳(文化部藝術文化課支援推進室)。日本文化廳實施積極的國際交流事業,積極地接受海外的藝術家,在日本各地域活動,促進國際化的文化藝術創造。該項目名叫“文化廳文化藝術的海外傳播據點形成事業”。2011年日本文化廳預算中用于藝術家等人才培養的預算為64.34億日元。2012年用于藝術家等人才培養的預算費用為60.13億日元,2013年度的費用為66.25億日元。輴訛輥日本文化廳對動畫電影從設計到完成的整個過程所需要的經費,以資金補償的形式予以支援。動畫電影經費的1/4-1/3可以從國家得到補償,是否能成為援助對象必須經過動畫電影專門委員會的審查和評價,所以該項目大大刺激了動畫公司為制作出精品而努力,促進了動畫電影事業的發展。日本政府推動民間金融企業向文化企業貸款和投資,努力解決動畫等文化企業遇到的融資難問題。日本政府在2004年修改并實施了《信托業法》,輵訛輥廢除了受托可能財產的限制,使文化產品的專利、著作權、放映權等知識產權的受托成為可能。這樣,動畫企業可以這種無形資產的證券方式進行社會融資活動。在新的信托業法實施之后,住友信托銀行率先與在東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一家電影制作公司簽訂了信托協議,該公司電影軟件的銷售權作為信托財產進行信托,投資人可以從電影軟件的銷售中獲得相應的收益。這樣,擁有知識產權的企業可以提前實現文化產品資金化,解決制作中資金短缺的問題。日本政府還鼓勵建立文化產業投資基金?;鸬耐顿Y領域包括動畫、音樂、電影、游戲軟件等各個方面。由于基金管理公司的出面,行業以外的資金開始流入文化產業,給文化產品的制作和開發提供了資金支援。此外,日本有專門的金融機關“文化產業信用組合”,為動畫企業等文化企業提供信貸資金。日本各級政府都出臺了針對中小企業和風險企業的融資支援政策,而動畫企業大都屬于中小企業和風險企業,符合被援助條件,這樣,銀行給與貸款、具有官方性質的第三方機構給與擔保,確保了創業資金的籌措和初期運營費用。
經濟產業省是日本有關省廳中支援動畫產業發展的中心省廳。所有活動由主管媒體內容產業整體事務的商務情報政策局文化情報關連產業科(媒體內容科)來實施。經濟產業省從2006年12月開始設立內容產業全球戰略研究會,對內容產業的國際化的行動、政策進行研究、審議。例如在2009年的報告里,認為“日本的動畫是‘日本酷’(JapanCool)中的代表性的內容產品”,劇場用動畫雖然取得了一定的票房收入,但還沒取得長時期的成功。關于國際化的方法,提出應改變原來的通過給當地許可、生意完全委托當地的做法,應在當地設立企業法人,在當地直接銷售,這樣能適應當地市場的需要。還應該在當地進行預銷售,參加海外主導的大型項目,通過參與項目,滲透當地的市場。輯訛輦關于動畫產業的研究,2002年6月,經濟產業省發表了《動畫產業研究會報告書》,及時分析了動畫產業的發展現狀,分析了動畫產業構造上的問題點,特別對資金調配問題提出了對策。輰訛輦2003年6月,發表了《動畫產業的現狀與課題》。經濟產業省發表的這些動畫產業報告書,及時分析了動畫產業的發展現狀,總結了經濟產業省自身的工作,向企業和民間個體創作者提供了市場信息,引導了他們的發展方向。2004年3月,首相官邸知財本部所屬的內容產業專門調查會提出了“內容產業商務振興政策”,經濟產業省國際展開行動計劃小組提出“面向國際展開的提言”。這兩項內容都在2004年5月的《知識財產推進計劃》中得到反映。2004年5月,日本政府確定了“新產業創造戰略”,明確把動畫產業作為一種新產業來進行重點扶植。日本政府每年拿出數量可觀的預算,用于支援各種動畫產業發展項目。1990年度文部省文化廳支援動畫等文化產品的預算為432億日元,到1997年度增加到828億日元,增加了1倍。2003年度,預算突破1000億日元。2009年度為1015.39億日元,2010年度為1020.24億日元,輱訛輦2011年度為1031.27億日元,比上一年增長11.03日元,漲幅為1.1%。輲訛輦2011年日本經濟遭受了東日本大地震、海嘯及核泄漏等一些災害的打擊,但2012年度文化預算為1074.47億日元,其中包括復興特別財政42.46億日元,比2011年度增加了43.20億日元,增加幅度為4.2%。輳訛輦這足以說明日本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視。日本政府提倡創立海外市場開拓基金(官民基金)、確保海外流通徑路,促進國際共同制作,提高內容產品認知度,除去業務開展的障礙,實施著作權侵害對策等。輴訛輦
三、對日本政府動畫產業發展戰略和支持政策的評價
1.日本的動畫產業發展戰略是文化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重點發展文化產業的戰略符合當時日本的國內經濟形勢。
20世紀80年代,日本國內、國外經濟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日本經濟進入了長期停滯或者緩慢增長期。經濟泡沫的破裂給日本民族心理帶來很大的沖擊。在這種形勢下,動畫等文化產業發展戰略的提出和實施,旨在把產業戰略重點從日本長期依賴的重化工業轉移到只依靠人的智力就能創造財富的文化產業,對實現整個經濟結構的調整,改變生產方式起到了重要作用。
2.日本政府的動畫發展戰略特別強調人才的培養。
日本政府不僅通過公開選拔,派遣大量的新銳動畫產業人才到海外研修,而且還邀請世界各地的動畫專家、學者到日本傳授知識和才能。為培養高級動畫人才,日本文部省具體指導了動畫產業人才培養專業的設置,建立了包括四個專門學校的電影專業高等教育機構東放學園,培養高級映像人才的東京藝術大學研究生院映像研究專業,培養迭次世代內容產業人才的東京大學研究生院情報學專業,培養具有較高國際競爭力、集創作者、技術人員、制片人為一體人才的早稻田大學研究生院國際信息通信研究專業,培養“懂技術的制片人”、“懂制片的技術員”的數字好萊塢大學研究生院。為了更好地提高編劇的質量,經濟產業省“動畫產業研究會”的會員倡議設立“劇本工學研究”專業。東京工科大學片柳研究所已對“劇本工學”進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3.日本政府的動畫產業戰略的基本內容最終都以國家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
戰略的基本精髓都以法律條文的形式在法律的“總則”部分得以體現。日本政權更迭頻繁,把動畫產業戰略的基本內容法律條文化,不僅避免了由于政權更迭導致在其他國家最易出現的產業戰略持續性的缺失,保持了戰略實施的連貫性、永久性,更重要的是使動畫具體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有了法律上的依據。在三權分立的日本,法律的力量往往高于政府的行政命令。這有利于動畫產業持續、穩步的向前發展。
4.日本政府持續實施的動畫產業戰略取得了巨大成功。
安倍政府在他大張旗鼓實施的“酷日本”(CoolJapan)戰略中,以電影、動畫作為把日本的“酷“推向世界的首選。日本政府在20世紀90年代實施動畫戰略后,動畫產業有了實質性的、突飛猛進的發展,日本動畫產業的實施取得了立竿見影的良好效果。日本動畫產業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了一個蓬勃健康發展的成熟時期。據日本媒體研究所統計,日本動畫的市場規模,1975年僅為46億日元,1980年為120億日元,1990年為261億日元,1991年猛增到1069億日元,2002年大2135億日元。2001年吉卜力的《千與千尋》獲得奧斯卡大獎,其在日本市場的票房就達304億日元,海外票房達2500萬美元,為日本動畫產業贏得了極高的盛譽。在2014年日本經濟產業政策的重點內容27里,對“酷日本”產業的支持將會更加推動日本動畫產業的向前發展。目前,動畫已成為代表日本形象的一張靚麗的名片。這和日本政府長期一貫實施動畫產業支持戰略是分不開的。
5.日本政府振興動畫產業的戰略和支持政策值得我國效仿。
日本動畫產業戰略和產業政策的實施不僅有法律保障、而且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還非常重視產業行業協會的作用,對日本動畫產品出口提供資金支持,具體實施過程具體、詳細、透明、公正。日本政府對動畫產業的支持貫穿產業的整個鏈條,從制作委員會成立、產品的生產、國內外銷售到衍生產品的開發乃至全民對動畫的認知等各個方面。日本歷屆政府持之以恒對動畫產業制定的發展戰略和其卓有成效的支持政策的實施,是日本動畫產業崛起的一個重要因素,值得我國借鑒。
作者:張志宇常鳳霞蘇鋒單位: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經貿學院東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數學與統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