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刺法灸法學教學改革與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PBL(problem-basedlearning)是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以學生為中心,且基于現實問題的教學方法[1]。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模式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從被動接受教師灌輸知識轉變為在主動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汲取知識[2],使學生真正喜愛學習,同時提高教學效果,完成教學目標。刺法灸法學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研究各種以防治疾病為目的的刺灸技術的操作方法、臨床應用及作用原理的一門具有較強實踐性的綜合學科,以經絡腧穴學為理論基礎,同時以刺法灸法及針灸臨床治療過程中的臨床技能應用為關鍵部分。教師在學生尚未綜合掌握內、外、婦、兒科知識及解剖學知識的情況下,延續逐章逐節講授的傳統教學方法,只通過課上的“填鴨式”教學講解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缺乏思考,無法系統地將中醫各科知識融匯貫通。我校針灸推拿學專業招生起步較晚,但在專業培養方案制定之初就借鑒了國內很多知名中醫藥院校的人才培養經驗。在我校專業、課程教育教學改革背景下,針對我校針灸推拿學專業開展了刺法灸法學課程PBL的教學改革工作,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河北北方學院中醫學院2016級針灸推拿學專業本科學生80人(每班40人)為研究對象,授課教材為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三五”規劃教材(主編:王富春、馬鐵明)。1.2方法本課程包括理論課時44學時,每周4學時;實踐技能訓練課時28學時,每周2學時。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能訓練同步開展。1.2.1教師備課PBL以問題為導向,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出發點,但同時對教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要求也更高、臨床各專業交叉知識面的要求更廣,因此教師要圍繞教學大綱制定教學計劃,根據課程的系統性、專業性設計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和技能目標),同時選取與課程密切相關的臨床常見病例。在實踐過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知識的鞏固,更要重視學生的技能操作。1.2.2提出問題2016級學生已系統學習過中西醫基礎醫學以及部分臨床課程,學生已基本掌握經絡腧穴學、中醫診斷學及中醫內科學基礎知識,只是缺乏將所學知識運用到臨床實踐的能力。因此我們選取較為復雜的病例和問題,兼顧知識內容的涵蓋面和討論的負荷量,例如“傍針刺與齊刺、揚刺的區別”,“在針刺腧穴時不同的針刺角度及方向會有什么不同效果”以及“遇到暈針的情況應該如何處理”。在本學期初將問題發放給學生,并且將需要掌握的學習要點及學習目標通過微信群或學習通的方式發送至學生。要求學生自己提前熟悉與問題相關的中醫基礎、診斷學、內科學、西醫解剖等知識。1.2.3分組每班學生隨機分為6組,每組6~7人。每組自行確定一名組長,按照教師的教學設計,負責安排學習團隊、分配學習任務和實踐技能操作任務,保證學習目標的完成。1.2.4自主學習學生在組長的帶領下,結合老師給定的問題及學習目標,自行查閱圖書館專業書籍、文獻及網絡學習資源,關注最新研究進展,通過自主思考、小組協作討論,提取所需信息,完成信息整合,制作匯報PPT,提交小組長匯總,完成自主學習過程。1.2.5討論分為分組討論和課堂組織討論兩個階段。首先由教師針對相關專業概念及操作方法,采用傳統教學法對教材相關內容進行簡要講述,再針對針灸操作技術提出問題,并開始PBL教學。各組選取1名代表,對課前自主學習到的知識進行PPT匯報。指導教師、其余同學均可對其提問,先在學習小組內討論,再以小組為單位答題。教師僅作為主持人,引導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討論,并適時對討論結果進行梳理、歸納總結和補充[3]。引導學生完成整個PBL教學過程,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能力。1.2.6實踐操作為強化PBL的教學效果,隨機選取1組學生代表進行病例針刺實踐操作演示,即一方模擬患者,一方進行針刺治療。教師對操作者的選穴、處方、針刺手法進行點評,得分記入總分。1.2.7課程評價教師根據小組PPT匯報及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表現進行評價。具體評價標準:教師評價(過程考核)50%+實踐操作30%+隨機提問20%。1.2.8課外實踐課外實踐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實踐和驗證,在實踐過程中學生可將課堂知識與臨床實踐相結合,主動思考與解決問題,提高學生的中醫辨證論治能力與實踐操作能力。課外實踐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進行:學生跟診,學生會組織同學進行社區義診,由教師帶領學生進行以義診為主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等[2]。1.2.9問卷調查通過調查問卷的方式對所有學生進行不記名反饋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實踐技能操作能力、學習興趣、獨立思考能力、對學習內容的掌握、學習積極性。
2結果
發放問卷80份,收回80份。多數學生對本次教改效果表示認可(表1)。
3討論
我們在對2016級針灸推拿學專業進行的教學改革中發現,以“解決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中心、以加強專業技能訓練為目標”的PBL教學模式結合傳統的授課方式,可以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提高學生對刺法灸法學的學習興趣,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與掌握,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和動手能力,還能加強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5]。PBL實施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首先,師資配置欠缺,根據PBL要求,每名教師可指導6~8名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式教學,專業教師嚴重缺乏;其次,討論部分需要的教學時間遠超過傳統教學法,學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查閱相關文獻和資料,再進行小組討論,自我約束力較差或自學能力不足的學生提高不明顯;最后,部分刺法灸法學的實踐操作技能內容,如三棱針、皮膚針、艾灸技術,學生之前尚未接觸過,因此無法提出相關問題,不適宜開展PBL。我們對針灸推拿學專業學生嘗試應用PBL教學,同時結合傳統教學法,取得較好效果。我們將進一步探索,探討PBL+傳統教學法的改進措施,為培養高素質的現代化實用型針灸人才努力。
參考文獻:
[1]王富春,馬鐵明.刺法灸法學[M].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17:2.
[2]蘭蕾,陳洪沛.PBL教學法在針灸推拿學專業刺法灸法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8):102-114.
[3]蘭智慧,薛漢榮,秦琬玲,等.PBL教學法在臨床型研究生中醫內科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學,2019,17(14):4-6.
[4]王秀超,史康,劉旭峰,等.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心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教學論壇,2019(52):1-3.
[5]孟培燕,孔立紅,梁忠,等.PBL教學法在《針灸學》治療篇中的教學應用與體會[J].湖北中醫雜志,2018,40(1):61-62.
[6]王欣君.PBL+LBL聯合教學模式在《針灸學》中的應用[J].時珍國醫國藥,2017,28(11):2766-2767.
作者:張萌 李仲平 單位:河北北方學院中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