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究式學習的國際法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了考察研討班探究式學習的學習效果,筆者設計了專門的調查問卷,問卷分為課前和課后兩種。為了保證調查的科學性及客觀性,問卷采取匿名方式。共收回21份有效調查問卷,其中課前調查問卷13份,課后調查問卷8份。
(一)課前調查問卷分析課前調查問卷設計了5個問題,數據統計表明:1.學生對國際法課程有興趣,但基本沒有接觸過國際法相關專著13人中,就“你喜歡《國際法》這門課程嗎”問題,有12人選擇“喜歡”占92.3%,說明絕大部分同學認可《國際法》課程的教學活動。當然,這也與該研討班的自愿參加性質有關。就“除教材外,你有閱讀過國際法方面的專門著作嗎”問題,所有學生都回答“沒有”。就“你希望閱讀的書目有哪些”問題,10人同學回答“不知道”或“記不清楚書名”,僅有兩人同學填寫《戰爭與和平法》。表明學生對對國際法課程有興趣,但基本沒有接觸過國際法相關專著。2.學生們認為探究式學習研討班應是提高《國際法》教學效果的最主要途徑之一13人中,就“你認為提高《國際法》教學效果的最主要途徑是什么”問題,10人填寫了“探究式學習研討班”,占76.9%,11人填寫了“案例教學”,占84.6%。可見,學生們更認同貫穿于《國際法》課堂教學中的案例教學方式。同時,也認為探究式學習研討班應是提高《國際法》教學效果的最主要途徑之一。3.參加探究式學習研討班的動機是閱讀國際法名著和深入學習國際法理論13人中,就“選擇本研討班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選)”問題,13人選擇“在老師指導下閱讀國際法名著”和“深入學習國際法理論”問題,占100%;7人選擇“學會閱讀和思考”,占53.8%;3人選擇“提高團隊合作意識”,占23.1%;5人“希望同學之間有機會在學術方面有更多的交流”,占38.5%。可見,學生參加探究式學習研討班的動機是閱讀國際法名著和深入學習國際法理論,尚未認識到通過學習提高學習能力和溝通合作能力。
(二)課后調查問卷分析課后調查問卷設計了7個問題,數據統計表明:1.通過探究式學習研討班,學生們開始接觸國際法著作,提升了對國際法課程的學習興趣參與問卷調查的8人中,精讀著作2本及以上的和通讀著作1本及以上的有8人,占100%,這與研討班事先設定三個研討選題有關。就“探究式學習是否提升了你對國際法的學習興趣”問題,有7人選擇“是”,占87.5%。表明,通過探究式學習研討班,學生們開始接觸國際法著作,提升了對國際法課程的學習興趣。2.通過探究式學習研討班,增強了學生們的學習自信,提高了學習能力就“探究式學習對你的最大影響是什么”問題,有8人選擇了“通過閱讀名著,克服了畏難心理”,占100%;有7人選擇了“提高了閱讀能力”占87.5%;有6人選擇了“深入學習國際法理論”,占75%;另有3人選擇了“提高了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占37.5%。在問及“本研討班對你的其他影響”,有同學寫道“:在此之前,從來沒有系統地閱讀過除小說外的課外書籍。今后,可以嘗試借閱法學專著了。現在有點法科學生的感覺了。“”第一次看到厚厚的法學專業著作,有點無從下手。囫圇吞棗后,特別是研討課后,對相關問題有了較全面的了解。這種學習方式很好。收獲很大。”由此可以看出,探究式學習研討班,增強了學生們的學習自信,提高了學習能力。3.普遍認同探究式學習方式,并認為推廣研討班方式需具備一定的條件就“探究式學習方式是否具有推廣價值”問題,有7人選擇“是”,占87.5%;問及“你認為推廣探究式學習研討班方式需要具備的條件”,有7人選擇了“充分的閱讀時間保證”和“便捷的信息查詢渠道”,占87.5%;另有6人選擇了“教師的悉心指導”,占75%;另有4人選擇了“學生的良好專業基礎”,占50%。由此表明,探究式學習方式得到學生們的普遍認同,但其推廣需具備一定條件。
二、關于探究式學習研討班教學活動的的思考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指出要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幫助學生學會學習”[2]。《國際法》課程探究式學習研討班就是為了建立一個促進學生獨立思考、師生平等交流和自由論辯的探究式學習平臺。筆者認為,研討班取得了預期效果:學生通過經典閱讀,了解獲取真知灼見的途徑;研討會上的慷慨激辯和思想交鋒以及論文寫作增強了本科生探究科研的自信心;研討班結束時,多名學生表達了考研意愿,并且所有學生都參加了各級創新項目申報活動。為確保教學效果,筆者認為在推廣探究式教學研討班的過程中應注意做好以下幾個方面:
1.研討班成員招募范圍可擴大,或可成為全校公共選修課。研討班中四年級學生面臨畢業、校外實習等原因,無法正常參加研討。今后類似研討班可重點聚焦三年級學生,并可擴展到對國際法相關問題感興趣的全校學生。由于本研討班為學生自愿選擇參加,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得以保證,但因研討會安排在課余時間,常與學校活動和上課時間沖突,導致部分成員無法正常參加活動,影響了教學效果。若時機成熟,可將課程或學科的探究式教學研討班列為全校公共修課,保證教學活動的正常進行。
2.研討會主題報告人和評論人的遴選十分重要。主題報告人關系到一場研討會的成敗,必須具備較強的理論功底,并十分熟悉文獻內容。因此,在遴選主題報告人之前,師生要充分溝通,并給予細致的指導,而評論人最好是對相關研討專題有研究心得的教師或研究生,若同為本科生,則需精心指導。本屆研討班曾邀請校外專家參與研討會,效果明顯。因此,今后可以嘗試邀請校外專家、青年教師和研究生的參與。總之,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對教師和學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師生的共同努力下,探究式學習的教學方法將成為培養具有批判精神的創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
作者:金慧華單位:上海立信會計學院文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