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啟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青年并不是天生的馬克思主義者,他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是建立在對紛繁多樣的社會思潮進行比較、批判和去偽存真的思考中形成的。青年樹立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歷程中主要有三大因素,即熟練掌握馬列經典原著原理;通過社會實踐對各種社會思潮的實驗與批判;運用理性思維清算舊思想,最終實現建立馬克思主義堅定信仰。由此可見,當代大學生理念信念教育應該熟練掌握以上三大要素,切實以閱讀經典、深入實踐和理性思維為教育重點。
[關鍵詞]青年;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教育;當代大學生
一、青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三大要素
(一)理論基礎:青年批讀馬列經典認為真正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這一看家本領,必須“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從閱讀《共產黨宣言》開始,無論是在戰火紛飛的革命年代,還是在熱火朝天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時期,從未停止過對馬列著作的研讀。為了中國革命的發展,悉心研讀馬列著作,并將其中的理論與革命實踐相結合,進而形成了馬列著作閱讀史的主旋律。青年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工作期間,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學習。在北大圖書館大量擴充了馬克思主義的書籍和進步書刊,因此,在這一時期接觸到了大量影響他的馬克思主義觀的文章如撰寫的《庶民的勝利》《布爾什維主義的勝利》等。這一時期,如饑似渴地閱讀了不少介紹馬克思主義和宣傳十月革命的書籍。不但對政治的興趣濃厚,而且思想也變得越來越激進。關于北大圖書館的經歷,在同斯諾的談話中是這樣說的:我對政治的興趣更加濃厚,同時思想也更為激進。但是這一時期我的思維還是比較混亂的,我一直在尋找出路。我曾經讀到很多無政府主義的書,這些理論對我的影響很大。我曾經多次和朱謙之就無政府主義展開討論,并預測它在中國的發展前景,可以說那個時期我對無政府主義比較認可,持贊同態度。當時,馬克思主義由于具有鮮明的科學性,信仰的人數不斷增加,其影響力也在不斷地擴大,且逐漸占據了領導的地位。通過閱讀大量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和相關文獻,在這一時期迅速接受了這一思想理論,并將其作為他一生的信仰。誠如自己所說,在這個時候他認識并理解了馬克思主義,而且迅速成為一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二)社會實驗:對各種主義的檢驗
青年的思想曾呈現過多元并存,內在沖突混沌的狀態。在接受斯諾的采訪時就這一時期的自己如是評價:“說實話,我對于各種主張、思想、學派等,還沒有形成比較系統、明確的認知?!盵1]然而,對于任何新思想和新理論,他都必須到實際中去檢驗,用實踐來證明他的可行性和真理性。1915年5月到1920年10月期間,將他認為有意義、有價值的多種主義進行了實踐。在總結這些實驗的基礎上,青年認清了自己的思想構成,否定了空想社會主義、改良主義、無政府主義等理論觀念,選擇了更加符合中國國情、具有可行性的馬克思主義為主導思想。1918年初,邀請蔡和森等人,就康有為《大同書》的“天下大同”思想,結合克魯泡特金的互助論觀念,設計出一套自給自足,平等友愛的生活實驗。同他的好友們在岳麓書院自己挑水拾柴、煮飯做菜,堅持自學,相互討論,過著半工半讀,平等友愛的生活。因為當時的看不慣社會上外力侵略、軍閥混戰和民不聊生的現狀,企圖跟友人一起建立一個人人平等,相互和睦的小世界,在這里探討社會改造,探討共同理想,岳麓書院便成為了他們最適合的試驗田??上У氖菍嶒炚归_不久,接到楊昌濟老師的推薦前往北京大學關于幫助勤工儉學留學生赴法留學事宜,因此,空想社會主義的實驗就此中斷。然而,對于空想社會主義的社會形式和大同社會的理想并未放棄,相反更渴望親歷,反映了青年的執著精神。青年對新村主義的實驗。以后,日本的新村主義受到眾多日本留學生的歡迎,同樣也引起了青年的關注。在《學生之工作》一文對新村實驗進行了縝密的設計,具體到設立公立保育院、公立小學和中學、公立銀行、公立企業以及公共醫院等等。幻想在這樣一個新村里,沒有私立,所有的一切都是公有制。應該說,這樣一個藍圖與幾百年前的圣西門、傅立葉等設計的實驗公社大體相同。說明新村的實驗設計還是充滿著浪漫主義的色彩,距離真正的社會主義還非常遙遠,因為創辦學院、醫院、市場等經濟基礎和政治基礎根本不存在,所以邏輯推論出的結構,實際上無法實現。故不久便放棄了對這類充滿理想主義和浪漫主義色彩的空想社會主義和新村主義的追求。青年對工讀主義的實驗也充滿熱忱。1920年5月,來到上海,同張文亮等人在上海租了一間房子,有飯同吃,有衣同穿。這是親身參與到工讀互助團的一次實踐。然而,實驗最終未能成功,用當時成員之一的彭璜的信中所言,將工讀互助團的實驗落實到實際才發覺這種工讀生活也是不容易的,最終也不得不承認這種實驗是難以成功的。總的說來,在救國救民的遠大抱負下,青年接觸和接受了眾多的思想,每一個思想都輪流地占據過他思想結構中的主要位置。一方面,對于任何一種思想都不會人云亦云,更不會隨波逐流,在他看來,任何的新思想和新理論進入到他的視野都要經過一番考量和檢驗,唯有實踐才具備識別和檢驗作用,才能認識到什么是真理。另一方面,青年清算了自己的空想社會主義、新村主義、工讀主義和實驗主義這類帶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改良派理念,為接受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思想提供了鋪墊,從而為更好的接受和堅持馬克思主義思想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理性思維:清算舊思想,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
的馬克思主義思想的確立,應該從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無產階級專政思想,批評各種錯誤思潮開始。無政府主義和所謂溫和的共產主義都是曾經信仰和推崇過的,通過認真學習和自我批判之后,青年改變了過去的認識,其思想進入到了一個新階段。清算無政府主義思潮,否定了無政府主義、羅素等的所謂“共產主義”。他說:“急(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边@里講的“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不是貶意詞,而是相對于羅素等“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而言的。是指用激烈的革命的方法實現社會主義,即通過無產階級專政的方法,以達到預期目的。在1920年給肖旭東,蔡林彬等的信中,更明確地批判了他在《湘江評論》中曾贊揚過的無政府主義,他說:“再有一層,是我對于無政府主義的懷疑。我的理由卻不僅在無強權無組織的社會狀態之不可能,我只憂一到這種社會狀態實現了之后難以終其局。因為這種社會狀態是定要造成人類死率減少而生率加多的,其結局必至于人滿為患?!笨梢?,這時他已從肯定、擁護無政府主義,變為否定無政府主義了,雖然否定的理由并不充分、不深刻,如從所謂“人滿為患”來批評無政府主義,是不能擊中要害的[2],但可反映出同過去自己的看法決裂和批判錯誤思潮的態度是堅決的。清算改良主義思想。主張通過革命手段而不是改良教育等改良手段,來解決中國社會問題。1920年,已不再贊美克魯泡特金式的無政府主義,否定溫和手段,否定自己1919年提出的和平的“不流血的革命”“呼聲革命”等等主張,從而認為:“歷史上凡是專制主義者或帝國主義者,或軍國主義者,非等到人家來推倒,決沒有自己肯收場的?!背u克魯泡特金的無政府主義思潮外,對羅素所宣揚的改良主義思潮,都給予了較有說服力的批評。1920年12月1日在給肖旭東、蔡林彬并在法諸會友的信中,批評了羅素來華講學有關以不流血方式,通過改良教育達到對舊中國改造的說教,充分說明放棄了“不流血革命”的主張??偟膩碚f,青年對馬克思主義進行了深入研究,并且受到十月革命的啟發,經過的洗禮和對中國發展實際的全面了解后,最終在1920-1921年期間建立起了完善的馬克思主義世界觀。
二、青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啟示
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同青年時期具有某些相似性的社會背景,他們都受到來自世界各地多元文化和多種社會思潮的沖擊。青年樹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各種動力和因素,在相當大的程度上詮釋了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必須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教育者應該從三大要素出發,加強馬列經典的閱讀、深入社會的實踐和理性思維的教育。
(一)加強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的學習
學好馬克思主義,建立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仰,讀好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是基本功,也是每一個大學生的必修課。的青年時期,就曾經將“改造中國和世界”這個思想作為自己的終生目標,通過閱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不斷追求治國救民的良策。從閱讀《共產黨宣言》開始,從未停止過對馬列著作的研讀。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實踐觀哲學批注集》,收錄了上個世紀30年代到60年代之間批讀的10本哲學書籍。在1940年代,在延安新哲學年會上講:“中國革命有了許多年,但理論活動仍很落后,這是大缺憾。”他希望中國共產黨員通過閱讀馬列著作,精通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實際結合起來。1949年,為黨員推薦12本馬列主義著作,提出黨內“有三千人通讀這十二本書,那就很好”;1963年,他推薦30本馬列主義著作,提出中級以上干部有幾萬人學習,“如果有兩百個干部真正理解了馬列主義就好了?!盵3]讀書對于當代大學生是必須功課,特別應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的閱讀,《共產黨宣言》《費爾巴哈論》《反杜林論》《談談辯證法問題》《實踐論》《矛盾論》和《論持久戰》等經典馬克思主義哲學著作應該成為必讀書目,因此教育者應該幫助大學生做導讀和精讀,深刻提煉經典著作中的科學內涵,并聯系社會實踐總結出適用于當代的價值,將理想信念樹立在學哲學、懂哲學、用哲學的基礎之上。
(二)加深對國情的了解,以實踐為準繩
青年在校期間就已經認識到:掩上門來進行學術知識的了解,并不利于人的發展,欲知此事要躬行,世間萬物的認識,更多的是去接觸,而不是紙上談兵,需要向社會與生活接近[4]578。在大革命時期,青年秉持一貫的踐行作風,同時也將更多的時間放到了通讀各類思想著作上,并且實地考察了多個地區,深入了解了基層群眾的訴求,剖析了底層人民的最迫切希望,從中萌芽出了社會實踐觀的基本形態。認為做人要做到的是,真心實意的去學習,認真勇敢的去踐行事情[4]541。青年相當樂意走訪全國各地的城鎮農村地區,并且切身做了相當詳細的社會調查,游歷過眾多的山野廟宇,見到過各地的風土人情,并且由此留下了眾多的筆錄,作為大量的第一手資料。經歷與實踐的探索,不但促進了青年認識世界,了解生活,同時也增進了他的個人才干與學識。當代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需要走出課堂,走出象牙塔,在貼近生活,了解國情的基礎上確立自己的科學信仰。這就是歷史經驗,也是科學原則。”[5]當今世界瞬息萬變,當代大學生敢于挑戰權威,勇于批判的精神,教育者應該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形勢與政治的最新資訊,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走出去的機會,讓大學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觀察,用自己的頭腦去思考,通過親身的調查、訪談和實踐才能獲得一手的資料,才能得出直觀的結論。
(三)為大學生搭建理性思維的平臺
青年面臨的是來自世界各國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在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之前,不愿輕易地接受其他社會思潮,而是將他們進行比較、剖析,以去偽存真。“1921年就曾組織留在長沙的新民學會的會員討論“改造中國與世界”的道路和方法問題?!痹跁h上發言“社會政策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民主主義,借社會為改造工具,但事實上是議會總是保護資產階級的。無政府主義否認權利,這種主義恐怕永世都做不到。溫和方法的共產主義,如羅素,所主張的極端的自由,放任資本家,亦是永世做不到。急(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資產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有預計效果的,故最宜采用。”[6]說明青年對待各種社會思潮都具有理性思維和批判的能力。當代大學生處在互聯網時代,各種思潮充斥在網絡世界中,自由主義、后現代主義、無政府主義、公民社會等無形中均以新的面孔進入到了大學生的生活。同時,各種社會思潮也時刻對大學生產生了或正產生著影響。不否定,大學生有著強烈的比較和選擇的沖動,而且他們身上也具有新時期的特立獨行、追求自我與叛逆的特點,使他們敢于顛覆傳統、質疑權威。也正因此,他們不會輕易的被某一種思潮帶走,但同時他們也不能夠很快的建立起對某一種理想的堅定信念。他們不再是簡單的“東方崇拜”或者“西方崇拜”,而是在各種思潮的碰撞中思維趨于理性。因此,面對思維活躍、思想開放的當代大學生,理想教育應該同樣具有開闊的眼界和多樣的教育方式。面對大學生對各種社會思潮的好奇與嘗試,宜疏不宜堵。繼續機械地灌輸理念和生搬硬套已不再適用,甚至會產生反效果。教育者應該給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平臺和機會,接觸各種文化,通過比較、批判、反思和推演客觀理性的分析各種社會思潮帶來的影響。同時,加強對馬克思主義理論邏輯和科學性的講解,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和科學的理想信念。
[參考文獻]
[1]埃德加•斯諾.早年:傳記、史料與回憶[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
[2]金民卿.青年的思想轉變之路:是怎樣成為馬克思主義者的[M].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3]陳晉.閱讀史[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4]早期文稿[M].長沙:湖南出版社,1995.
[6]李穎.“五四”青年確立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動因分析———兼論其對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教育的啟示[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9).
作者:張莎莎 單位:武漢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