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歷史地位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對什么是初級階段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初級階段社會主義認識的升華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辟了社會主義事業的新時期。鄧小平在中共十二大開幕詞中提出了新時期社會發展的主題,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實質上就是黨在新時期的總綱領。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把這一綱領表述為新時期的共同理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把我國建設成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边@一共同理想,在黨的十三大報告中,作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發展的任務和目標,納入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之中,并以“富強、民主、文明”六個字分解為三方面。
以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致力于對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研究和實踐。在1990年12月召開的黨的十三屆七中全會講話中,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是一篇大文章。鄧小平同志已經為它確定了基本思想和基本原則?!彼笕h同志特別是黨的高級干部,“都要把心思用在這里,經過實踐,集思廣益,繼續把這篇大文章作好”。為此,他提出了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十二條原則。1991年7月,在慶祝建黨7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以“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莊嚴使命”為題,第一次論述了什么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文化,從而使鄧小平在黨的十二大提出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了最基本的要素,表明了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對制定基本綱領的鮮明意識,使基本綱領經過長期醞釀顯出雛形??梢哉f,在建黨70周年大會論述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政治、文化等三方面的基本目標和基本制度是后來制定黨的基本綱領的藍本。
1992年,在黨的十四大報告中,對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的主要內容做了系統梳理,提出了九條基本原理,這就是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外部條件、政治保證、戰略步驟、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祖國統一等。這樣,鄧小平創立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經過系統化體系化的建構和闡發,使之成為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最新成果,成為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成為指引我們黨實現新時期的強大思想武器。這標志著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被初步確立為全黨的指導思想。
根據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黨的第三代領導集體分別從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先后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系列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例如,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對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確立了基本目標、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闡發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若干重大關系,深化了全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進一步確立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目標、基本制度和基本政策。1996年初,提出了“依法治國”的重要思想。
根據鄧小平1987年提出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這一重要命題,黨的十五大報告從“什么是初級階段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初級階段社會主義”這一新視角,并以此為主題,重新闡發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使黨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達到了新水平、新境界。在此基礎上,再結合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一系列新論述,形成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這個綱領進一步明確了什么是初級階段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經濟、政治和文化,怎樣建設這樣的經濟、政治和文化。這一基本綱領鮮明地規定了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基本目標: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發展市場經濟,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人民當家做主的基礎上,依法治國,發展社會主義民主;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特別規定了實現基本目標而應采取的基本制度和政策。例如,在經濟方面,堅持和完善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堅持和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的多種分配制度等;在民主政治方面,堅持和完善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堅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會和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以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并規定了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的各項方針和政策??梢?,基本綱領是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一系列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的重要成果,濃縮了執政興國的基本方略,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新闡發的重要理論結晶,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動體現,是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協調發展的偉大綱領。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基本綱領,既能克服那些超越階段的錯誤觀念和政策,又能抵制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這些基本目標、基本制度和政策勾畫了將來建成的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美好壯麗的社會圖景。實行這個綱領,可以把中國從現在的國家狀況和社會狀況向前大大推進一步,即擺脫不發達狀態,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在社會主義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二、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是馬克思主義黨的綱領理論的重要創新
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黨的綱領是馬克思主義者極為關注的重要問題。國際共運史上最著名的綱領之爭,就是馬克思對哥達綱領的批判。為此,馬克思于1875年寫了著名的《哥達綱領批判》。1891年,恩格斯又寫了《1891年社會綱領草案批判》。馬克思主義創始人非常重視黨的綱領的制定,因為,黨的綱領是黨的政治目標、政治主張以及重要的政治舉措,是黨的根本性質、根本宗旨、根本任務的集中表現。恩格斯強調:“一個新的綱領畢竟總是一面公開樹立起來的旗幟,而外界就根據它來判斷這個黨。”
黨的綱領是多樣的,根據我們黨的文獻和我國政治生活對綱領概念的使用,它大致可分為社會制度目標性綱領,路線性綱領,準則性政策性綱領,文獻式綱領。社會制度目標性綱領應是最高層次的綱領。
——社會制度目標性綱領?!豆伯a黨宣言》既為共產黨人制定了關于實現共產主義制度的最終目標,又向共產黨人提出了最近的目的。1905年4月,在《無產階級和農民的革命民主專政》一文中,針對把民主主義變革同社會主義變革混為一談的論調,列寧指出:社會“始終堅持俄國面臨的革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革命,正因為如此,它才嚴格要求把民主主義的最低綱領同社會主義的最高綱領區別開來?!盵1](P21)列寧首次提出的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把無產階級領導和進行的以不同性質與社會制度而奮斗的目標綱領區分開來,這是列寧的一個偉大創新。
中國共產黨依據列寧主義原理,在黨的二大宣言中,就提出了中國革命兩步走的目標任務,但當時還沒有用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提法。在1937年5月就提出了民主革命綱領和最高綱領的概念,并說:“最高的綱領是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這是和三民主義有區別的?!盵2](第1卷,P259)1941年,他開始使用最低綱領的概念,還論述了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關系,明確指出:“關于社會制度的主張,共產黨是有現在的綱領和將來的綱領,或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兩部分的。在現在,新民主主義,在將來,社會主義,這是有機構成的兩部分,而為整個共產主義思想體系所指導的?!盵2](第2卷,P686)黨的七大,作《論聯合政府》報告時,全面論述了黨的新民主主義綱領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內涵,還用了一般綱領、基本綱領兩個概念來表述最低綱領。
——路線性綱領。黨的政治路線,有時也稱它為綱領。在黨的七大的口頭政治報告中,說:“我們的路線,我們的綱領,拿一句話來概括,就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3](P105)1953年10月15日,他在談到農業合作化時說:“總路線,總綱領,工業化,社會主義改造?!盵4](P299)黨的十二大制定了新時期的政治路線,鄧小平在十二大開幕詞中說:“我們有充分的根據相信,這次代表大會制定的正確的綱領,一定能夠全面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黨的總路線,政治路線,基本路線含義相同,它通常是指國家和政黨在一定歷史時期制定的指導各方面工作的根本準則。
——準則性綱領。曾說:“我們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工人階級(經過共產黨)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這就是我們的公式,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經驗,這就是我們的主要綱領?!盵5](第4卷,P1480)提出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總結了建黨以來的歷史經驗,它是我們立黨之本,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新世紀黨的建設的綱領。
——文獻式綱領。例如,《共產黨宣言》、《在慶祝中國共產黨八十周年大會上的講話》,黨的歷次代表大會政治報告,以及中央全會通過的指導革命、建設、改革的重要決策和決議。文獻式綱領通常是各類綱領的集合體。
列寧、在民主革命時期的著作中,最高綱領通常是指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最低綱領是指民主革命的綱領。十月革命后,列寧沒有再用最低綱領的概念。中國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后的“”時期,黨的九大、十大、十一大黨章都規定了黨的基本綱領。十一大黨章“總綱”在規定基本綱領內涵時,就使用了“中國共產黨在整個社會主義歷史階段的基本綱領”這一定語。
鄧小平說:“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在不同歷史階段又有代表那個階段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奮斗綱領。”[5](P190)根據鄧小平的這一重要論述,在“七一”講話中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整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很長歷史過程中的初始階段?!庇终f:“在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階段中,我們黨既有每個階段的基本綱領即最低綱領,也有確定長遠奮斗目標的最高綱領。”這樣,就把社會主義社會劃分成從初級漸次達到高級的幾個發展階段,而各個發展階段又都有其特定的基本綱領。這不但明確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的歷史定位,而且改變了過去社會主義階段只有一個基本綱領的認識。這在馬克思主義發展史上是一個理論突破,是對馬克思主義綱領理論的重要貢獻。
三、初級階段基本綱領是中國共產黨人在新世紀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
在“七一”講話中指出:“看一個政黨是否先進,是不是工人階級先鋒隊,主要應看它的理論和綱領是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是不是代表社會發展的正確方向,是不是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边@里的綱領,首先應是黨的基本綱領和最高綱領。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集中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它代表了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了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了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綱領。
理論是綱領的先導??茖W的理論是制定基本綱領的前提,所以能科學地制定黨的新民主主義基本綱領,因為他長期探索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民主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歷史經驗,創立了新民主主義理論。這樣才在黨的七大,使黨的二大確立的最初形態的基本綱領明確化、具體化、系統化,成為更便于操作和實踐性很強的行動綱領。
所以能科學的制定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因為十三屆四中全會以來,他就從經濟、政治、文化三方面,不斷深化對什么是初級階段社會主義、怎樣建設初級階段社會主義的認識,重新闡發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繼承了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思想成果,適時地提出了初級階段基本綱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和初級階段基本綱領之間,前者是后者的理論前提,后者是前者必然的理論結果。十五大報告在談到基本綱領和基本路線關系時提到,這個綱領“是黨的基本路線在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開”。對這段文字,我們應明確它是對基本路線中關于“建設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這個共同理想的展開。有些同志把它簡化成“對基本路線的展開”,這是對基本綱領和基本路線關系的誤解。
在黨的綱領體系中,相對路線式綱領和準則性綱領而言,最高綱領和基本綱領都屬于社會制度目標性綱領,它是最高層次的綱領。這類綱領屬于理論范疇,屬于指導思想范疇。而路線式綱領,是屬于實踐范疇。在馬列著作中,路線是一個政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所采取的基本原則與方法。黨的路線分為思想路線、政治路線、組織路線。而政治路線又分一定歷史階段的基本路線、總路線和一定階段的不同發展時期的政治路線。一定歷史階段的政治路線應服從和服務于黨的基本綱領,或者說,黨的基本路線的制定一般源于黨的基本綱領,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綱領,是我國新世紀社會發展的偉大目標,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綱,是21世紀上半葉中國共產黨人奮斗的旗幟,是引導我們各項事業前進的燈塔,是凝聚黨心民心的重要動力。
馬克思于1875年在給威·白拉克的信中說,制定一個原則性綱領,“應該把這件事推遲到由較長時間的共同工作準備好了的時候”[6](P296)。這是制定黨的綱領的科學態度。中國共產黨人正是遵循著這種科學態度,在黨的二大提出了民主革命的奮斗綱領,初步認識了實際上是最低綱領和最高綱領的關系。但從深層次而言,對中國的國情和民主革命的規律還認識不深不透。經過近二十年的探索,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了基本國情,形成了新理論,因而經《新民主主義論》到《論聯合政府》,制定了完整的民主革命的基本綱領。
以鄧小平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總結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歷史經驗,首先提出了新時期的奮斗目標,確立了黨在新時期的共同理想。經過黨的十三大特別是十三屆四中全會以后努力探索,即“較長時間的共同工作的準備”,在經濟、政治、文化等諸方面取得了一系列豐碩的理論和實踐成果,我們黨才制定了初級階段基本綱領。這個基本綱領反映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規律、對社會主義社會的發展規律的深刻認識。
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綱領,是以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進一步探索的偉大成果,是對鄧小平理論發展的一項標志性成果。黨的十六大報告提出:“黨的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是各項工作的根本指針”,要求全黨“無論遇到什么困難和風險,都必須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綱領不動搖”。這是科學的結論。圍繞著黨的政治路線進行黨的建設是黨建理論的重要原理,也是我們黨的一條重要經驗。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一百年不動搖,是鄧小平總結黨的八大以來正反兩方面歷史經驗得出的一個科學結論。這些我們都必須遵循。以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為主題的基本綱領誕生以后,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建設既要圍繞著黨的基本路線來進行,更要始終緊緊圍繞黨的基本綱領來進行,這是馬克思主義的與時俱進的理論品質所要求的,也是時代的需要,實踐的需要。初級階段基本綱領是執政興國的燈塔,黨的基本路線是通向燈塔的金橋。我們必須對黨的初級階段基本綱領作深入學習、宣傳和研究。在黨的歷史上,既有對民主革命的基本綱領制定后,因戰爭原因和革命發展急促而宣傳教育不夠深入、廣泛,使新民主主義社會發展不充分、不成熟而提前結束的歷史,也有社會主義過渡時期單有總路線,沒有制定基本綱領而使社會主義改造工作過粗過急過快的教訓,還有“”時期黨制定了錯誤的基本綱領而使中國出現了一場“內亂”的悲劇。這些歷史經驗我們都應當汲取。黨的十六大號召共產黨員要“腳踏實地地為實現黨在現階段的基本綱領而奮斗”,因此,我們一定要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根據發展著的形勢,把加強黨的基本綱領教育作為全黨和全民在21世紀上半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過程一項常抓不懈的重要任務。 新晨
【參考文獻】
[1]列寧全集:第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選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在七大的報告和講話集[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5.
[4]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6]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