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場監管部門成立行政許可改革走向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行政執法工作的難點分析
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新一輪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其中,組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的目的在于通過改革市場監管體系,實行統一的市場監管,以推動實施質量強國戰略,營造誠實守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為實現以上宏偉目標,市場監管部門成立后,原屬工商、質監、食藥監等部門的行政許可事項如何進行進一步改革,則成為不容回避的課題。
摸清底數
摸清底數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摸清原來工商、質監、食藥、價格和反壟斷等部門現行的行政許可項目的數量。二是根據原國家法制辦主任楊景宇先生在2002年8月23日向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提交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草案)>的說明》中對行政許可的權威分類,將上述所有各部門的許可項目按照普通許可、特許、認可、核準和登記進行嚴格分類,以劃定各項許可的經緯坐標。
合并縮項
合并縮項也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原同一部門因為上一輪機構改革而遺留的許可項目能夠合并到上一項目的應當合并到上一大類的項目當中。例如:現質監部門行使的直接接觸食品的材料等食品相關產品的行政許可,由于種種原因處于單獨設定狀態,理應合并到部分重要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當中。二是不同部門性質相近的兩項乃至多項許可項目合并為一項。例如:食藥監部門的藥品廣告審批、保健食品廣告審批和醫療器械廣告審批應當合并到工商部門現有的廣告登記的大項目中。
消減項目
消減項目要做到真消真減。在完成上述工作的基礎上,一是對那些一級項目下又有二級甚至三級項目的,要真正依照“直接關系國家安全、經濟安全、公共利益以及人身健康、生命財產安全的事項,有限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有限公共資源的配置的事項,通過事后補救難以消除影響或者造成難以挽回的重大損害的其他事項以及中國政府締結或者參加的國際條約要求設立行政許可的事項”的標準逐項過關,凡不符合上述標準的逐項消減。二是堅決杜絕變相保留。以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為例,按照2017年的調整目錄,對當時68類工業產品生產許可產品當中的電熱毯、助力車和摩托車乘員頭盔轉為實施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如果從設定行政許可的角度看,上述三類產品都直接關系到人身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且量大面廣。較于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強制認證機構無論盈利與否都要向認證申請方收費,而前者均有同級財政予以保證。強制認證的工作機制是3年一個周期,每年都要向被認證方審核和收費,而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在下一個周期到來以前,除日常監管外,不再進行審查。按照“誰發證、誰監管”的原則,原質監部門對所發放許可證的企業直接進行監管責無旁貸,而轉為強制認證后無疑拉長了監管鏈條。作為工業產品生產許可改革的嘗試未嘗不可,但不能成為今后此類許可改革的一條思路。
照后減證
綜合組建市場監管部門的各部門的行政許可不難發現,被許可方絕大多數是廣大的市場主體。照后減證一是指組建后的市場監管部門由于監管手段的立體化,原來保留在各部門的許可項目,尤其是如特種設備使用登記等備案和登記類的許可項目,由于非工商部門沒有把關市場主體的市場入口的職能,其針對特殊市場行為而設定的登記或者備案的許可項目的根本目的在于及時掌握市場主體的行為信息以便監管。隨著部門合并和職能整合,今后可以化解在市場主體的取照環節,在領取營業執照過程中完全可以一并辦理。二是科學設定各類行政許可的周期并最大限度的保持周期的一致性,以便在領取營業執照后申領各類許可的同步性。
簡化流程
登記、核準、認可、普通許可和特許,從強度上講無論是數量或者審查程度上是依次遞進的。簡化流程:一是對于經過梳理保留下來的許可項目,在保證許可質量的前提下,本著向下一個類型的許可靠攏的原則,進一步簡化許可流程,能登記的不搞審核,能審核的不搞認可,能普通許可的不搞特許,能取消現場審查和產品檢驗的應予以取消。二是對于在一個以上許可周期內沒有發生違反相應許可管理情形的,結合日常監管把握的情況,簡化復審程序,適用不同于新申請許可的流程。下沉層級下沉層級:一是按照營業執照的發放層級原則上界定各類市場監管許可事項的申領層級,做到二者同步以減少市場主體的資質申領的各項成本。二是區分各類許可的技術含量,凡不需要現場審查和產品檢驗的,大力度地向市縣兩級授權傾斜。三是正確對待集中辦理問題。集中辦理無論從空間和時間上為許可申請人提供了便利。但是,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完善,網上申請、網上審查和電子證照的普及,似乎又為“誰發證、誰監管”的含義提供了新的詮釋。
“互聯網+審批”
加快部署建設“互聯網+審批”系統:一是深度開發各類便民應用平臺,推動更多審批服務事項通過互聯網移動端辦理,推進審批服務扁平化、便捷化、智能化,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切實增強企業和群眾的改革獲得感。二是要圍繞直接面向企業和群眾、依申請辦理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對適宜的事項開展智能審批,實現即報即批、即批即得。建立數據庫,運用大數據精準分析和評估審批服務辦件情況,有針對性地改進辦理流程,讓辦事更快捷、服務更優質;以審批智能化、服務自助化、辦事移動化為重點,把網上平臺、移動客戶端、服務熱線等結合起來,實現線上線下功能互補、融合發展。三是定期監督檢查審批事項辦理情況,適時開展督查督辦,探索建立申請人滿意度評價機制,運用電子監察、現場和在線評價、第三方評估等多種方式開展滿意度調查。
加強監管
加強監管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要重新定位或者考量現行市場監管部門的各類行政許可的職能和作用。現行的工業產品生產許可和食品經營(含生產和銷售)許可均發軔于我國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化、市場規則不完善、市場法制不健全、監管手段不完備的時代。隨著法治的完善、監管手段尤其是信息化手段的完備和市場主體規則意識的提高,以及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需要,加強對市場主體的技術引領、標準化規范,科學設定包括市場主體在經營活動中的負面清單,徹底扭轉“重發證輕監管”的管理思維模式,需要整合后市場監管部門下大氣力解決。二是隨著監管力量的加強,力爭在最短時間內做到原來各部門執法隊伍的有機融合,加大對監管人員的業務培訓和知識更新,打造復合型的執法監管隊伍,整合現有各部門的監管信息平臺實現監管信息共享,依托“雙隨機”的監管手段加強事中尤其是事后監管,才能打造出市場監管的一片新天地。
作者:赫成剛 鐘海龍 單位:河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