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層勞保公眾服務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機構建設。
(一)各縣市區要按規定在街道(鄉鎮)建立勞動保障服務站。業務工作隸屬于縣市區勞動(人事)和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管理。街道(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要根據轄區范圍勞動保障服務工作量的大小,根據當前勞動保障工作開展的需要原則上不能少于3人。社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根據社區勞動保障服務工作量的大小,按照每6000人左右配備一名勞動保障協理員,行政村可根據勞動保障工作量大小或工作開展情況,聘用一名協理員(聯絡員)確保基層勞動保障工作的開展。
(二)明確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的職能職責:一是宣傳勞動保障法律、法規、方針、政策。落實勞動保障政策;二是開展人力資源調查統計,動態掌握轄區內勞動者的就業和失業情況,建立完善相關工作臺帳;三是受理《就業失業登記證》申請、辦理、年審,開展就業登記和失業登記;四是建立就業困難人員和農村貧困戶信息臺帳,對就業困難人員和農村貧困戶實施就業援助,建立就業援助長效機制;五是組織農村富余勞動力向城鎮和非農產業轉移,引導有序流動,扶持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落實返鄉創業優惠政策;六是職業供求信息和職業培訓信息,開展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服務;七是開展創業促進就業工作,受理創業培訓和小額擔保貸款申請,并進行初審公示;八是協助上級勞動保障部門做好本轄區范圍內社會保險征繳、擴面、發放、信息服務、政策宣傳等工作;九是為轄區內失業人員提供檔案托管、退休手續辦理、職業培訓組織等服務;十是協助勞動爭議仲裁機構和勞動保障監察機構做好勞動爭議調解和勞動維權工作;十一是負責做好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與服務工作,及時做好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的資格認證以及死亡退休人員的申報、相關費用的撥付工作;十二是承辦勞動保障行政部門交辦的其他工作。
二、加強基層就業。
(一)建立城鄉統一的基層勞動保障服務平臺。服務設施上力求做到五個統一。做到基礎工作制度健全、統計臺帳完整準確、信息服務及時有效、政策落實全面到位。
(二)加強基層勞動保障信息化建設。按照實用高效、方便易行的原則。先行選擇街道勞動保障服務站、重點鄉鎮勞動保障服務站、社區勞動保障服務中心進行聯網,爭取在年底前實現全部聯網。統一開發和使用基層勞動保障公共服務軟件,推行網上辦公服務,不斷提升基層勞動保障服務信息化水平。
(三)深入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即:就業目標完成好;就業創業開展好;社會保險服務好;基礎工作管理好;群眾認可評價好。那一世
三、加大投入力度。
合理安排就業專項資金,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人員工資和工作經費足額納入同級財政預算。縣級以上財政要加大扶持公共就業服務工作力度。對街道(鄉鎮)社區開展勞動保障工作和公共就業服務專項活動給予適當補助。省、市、區三級財政按532比例分擔,省、縣(市)二級財政按55比例分擔。具體控制標準為每個鄉鎮、社區每年不超過4萬元,每個城市街道每年不超過3萬元,資金使用重點保證就業服務、社會保險服務、退管服務、信息網絡、人員培訓等方面工作的開展。
建立長效機制四、加強隊伍建設。
(一)抓好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培訓。縣區不少于1-2次。認真開展基層勞動保障協理員的職業資格培訓認定工作,做到持證上崗。
(二)切實解決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待遇。凡持證上崗人員。并確保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符合公益性崗位援助條件的基層勞動保障協理員,其經費可從就業資金補助。對基層勞動保障工作人員的選用、交流、轉崗等,各級人事、勞動保障部門要從工作的穩定性出發,加強指導,確保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制定基層勞動保障工作爭先創優的考評標準。確保達標,實行績效考核與工作經費掛鉤,人員實績與提拔使用掛鉤的激勵辦法,每年對基層勞動保障公共服務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表彰一次,并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典型宣傳,以起到示范引導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