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服務網格化管理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村(居)民委員會、鄉直各單位:
隨著城鄉布局調整,人口構成日趨復雜,城市肌理和鄰里關系發生較大變化,為了實現對人口信息的動態更新,特殊群體的實時監管,社會治安的強勢防控,矛盾糾紛的及時化解,現就推行“百戶千人、一警兩員、三級平臺、動態服務”網格化社會管理服務模式,提出如下意見。
一、目的意義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按照“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總體要求,積極構建區、鄉、村(居)、網格“四級聯動”管理服務體系,建立完善人性化服務、網格化布局、精細化管理、信息化運轉“四化運行”機制,努力實現網格全覆蓋、民情全了解、矛盾全掌握、服務全方位“四全目標”,進一步促進干部轉變作風,推動干部“入網格、下到底”,把握社情民意,夯實基層基礎,形成人員向網格流動、要素向網格集中、服務在網格進行、問題在網格解決的良好局面,為保障和促進南蔡跨越發展、科學發展創造更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工作重點
按照“一崗六責、一專多能”原則,“一警兩員”主要承擔的網格管理服務職責有:
一是宣傳教育。宣傳黨的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重點宣傳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政策法規。
二是信息收集。通過深入網格調查走訪,重點開展實有人口登記,全面掌握實有人口信息,及時了解社情民意和民生訴求,特殊群體、安全隱患、重點救助對象和社會組織等信息。
三是矛盾調處。深入排查網格內各類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做好信息上報和調處化解工作。
四是治安防范。協助做好網格內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管理工作,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的教育管理,積極開展各類創建活動,指導居民落實治安防范措施,積極預防和及時制止各類違法犯罪活動。
五是安全監管。配合安監部門開展交通、消防等安全隱患排查,督促落實整改措施,保障公共安全。
六是民生服務。立足為民、便民、惠民的根本宗旨,提供多種形式的民生服務措施。特別要針對特殊人群以及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弱勢群體,制定相應服務管理措施,提供委托服務和專業特色服務。
三、工作要求
(一)走訪排查。網格管理服務人員每周至少走進網格工作一次,開展入戶走訪排查活動,履行管理服務職能。對調查的網格基礎信息,建立一戶一檔基礎臺帳。按照可依靠力量、一般群眾、重點人頭(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對象、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社會閑散青少年、上訪纏訪人員等)、幫扶對象(孤寡老人、留守兒童等)四類建立個人檔案,實行紅、橙、黃、綠四色標注,明確管理服務重點。通過走訪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群眾需求,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群眾呼聲和疾苦,做好上情下達和下情上傳工作。
(二)對接轉換。重點建立上下對接機制,使條線上的職責任務對接轉化到塊塊之中,在網格層面得到有效落實。村(居)要建立健全轄區內網格與網格之間的橫向對接機制,通過開展共建共創、互助聯誼、聯調聯防等活動,加強協作配合,實現優勢互補,促進資源共享。
(三)聯系互動。我鄉將建立健全網格管理聯席會議制度,整合條塊資源,形成社會治安聯合防控、矛盾糾紛聯合調解、重點工作聯勤聯動、突出問題聯合整治、基層平安聯合創建工作合力,通過定期召開例會等形式溝通信息、匯總情況、交流經驗,形成部門、鄉、村(居)、網格四級聯動工作機制。
四、工作目標
大力實施“121”工程,切實加強村(居)社會管理服務站、鄉社會管理服務中心建設,充分發揮“一站一中心”在網格管理中的層級扎口匯總和信息流轉作用,形成“網格-村(居)管理服務站-鄉社會管理服務中心-區社會管理服務中心”四級工作流程,實現“工作網格化、管理精細化、信息網絡化”工作目標。
五、組織領導
(一)強化組織保障
我鄉成立以鄉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王亮為組長,副鄉長、派出所所長卓斌為副組長,政法委、派出所、司法、信訪、綜治、民政、城建、計生為成員單位的網格化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鄉黨委委員、政法委員王酩中兼任辦公室主任,領導小組負責全鄉面上工作組織推動、督查指導。各村(居)要把推進網格化社會管理納入村(居)委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的重要內容,列入議事日程,完善工作方案。9月20日前,網格基礎信息調查完畢,分類梳理,逐級匯總,錄入平臺。
(二)強化部門合力
建立黨委政府統一領導、成員部門協作配合、社會各方共同參與的“百戶千人、一警兩員、三級平臺、動態服務”網格化社會管理格局。各成員部門要結合各自職能及特點,主動融入網格管理工作,加強分類指導,形成工作合力。村(居)要采取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活動,積極營造社會氛圍,最大限度爭取群眾理解、支持,形成社會各界、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生動局面。
六、考核辦法
鄉政府將進一步完善項目推動、分類指導、督導檢查等工作機制,對網格工作進展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并定期檢查通報。我鄉要把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作為評先授獎的前置條件并納入干部實績考核范疇,納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納入村居(社區)目標考核體系,落實獎懲措施。
以上內容請各村(居)、鄉直各部門以及“一警兩員”認真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