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黨群中心戶長創建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有關村黨組織:
為進一步探索農村黨員群眾參與村級事務管理,引導黨員群眾參與新農村的建設與管理,根據建立健全“創先爭優”活動的長效機制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現就開展農村黨群中心戶長創建試點工作,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建設更高水平小康社會的目標,以黨群中心戶長為平臺,以“創先爭優”活動為抓手,形成黨政領導、村兩委負責、黨員群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進一步提高社會管理水平、著力構建和諧社會。
二、基本原則
1、地點適宜原則。黨群中心戶長須居住于黨員群眾相對集中的地方,能夠提供開展活動的場所。
2、人員適宜原則。黨群中心戶長原則上應有黨員身份(情況特殊時,也可以是群眾身份),可以從現有的村民議事代表、致富能手、退伍軍人、退休教師、長期居住在該區域的單位退職人員等中產生,有較好的素質、較高的威信和樂于為黨員群眾服務的奉獻精神,能夠協助村“兩委會”工作,并有一定的致富和幫富能力。原則上1-2個村民小組選聘1名黨群中心戶長。
3、關系適宜原則。黨群中心戶長須家庭關系、鄰里關系、黨群之間的關系融洽,能夠廣泛地聯系黨員群眾。
4、硬件適宜原則。黨群中心戶長應具備開展活動的必要設施條件。
三、選聘程序
1、推薦。在宣傳引導的基礎上,進行個人自薦、黨員群眾推薦、黨組織推薦。
2、審核。對推薦的黨群中心戶長初步人選,村黨群中心戶長選聘工作小組須認真審核、討論篩選,并報鎮選聘工作領導小組認可。
3、公示。將參加直選的候選人(征得本人同意)在村務公開欄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
4、選舉。由村選聘工作小組主持召開選舉會議,組織本區域的全體黨員、群眾代表(每戶一名代表)依據《選舉辦法》實行選舉。
5、確認。將選舉產生的黨群中心戶長及時報鎮選聘工作領導小組確認和備案,并在村務公開欄公告。
6、聘用。由村黨組織與黨群中心戶長辦理聘用手續,聘用期一年。
四、戶長職責
1、當好信息員。及時將黨和政府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和經濟、社會、科技、法律法規等方面的信息,通過交談、走訪、集中活動等方式,宣傳到戶到人,提高本區域村民各種信息的知曉度。
2、發揮示范作用。按照公民基本道德規范、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的內容,嚴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做示范、作表率,引領本區域村民做文明人、做文明事。
3、參與社會管理。維護公正公平、參與民主監督,維護村莊治安、化解社會矛盾。對本區域內發生的小矛盾、小糾紛,主動協調,把矛盾糾紛化解在本區域范圍內;對難以協調化解的矛盾糾紛,及時向村“兩委”報告,以便及時化解,確保矛盾不出村,為建設和諧村莊辦實事、作貢獻。
4、協助“兩委”工作。配合村“兩委會”工作,帶動周圍的黨員群眾共同參與建設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五、建立制度
1、學習交流制度。黨群中心戶長集體活動每季不少于1次,學習方針政策,交流實用信息。
2、聯系群眾制度。主動聯系本區域黨員、群眾,重視與外出流動黨員、生活困難黨員及群眾加強聯系和溝通,及時反映情況、幫助解決問題、提高服務水平。
3、設崗定責制度。黨群中心戶長要在確定服務崗位、履行服務承諾等工作中,積極發揮引導、幫助和帶動作用,成為推廣農村適用技術、帶動共同致富、服務村級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的中心戶長。
4、工作保障制度。要按照創建標準,為黨群中心戶長統一授予標識牌匾、統一贈訂學習資料、統一制作記錄簿冊。鎮黨委將結合站所包村、干部聯組工作,建立鎮村黨員干部聯系黨群中心戶長制度。黨群中心戶長享受誤工補貼,每人每年1000元。該款項由市財政補貼50%,鎮財政承擔30%、村負擔20%。
5、考核評議制度。每年組織開展黨群中心戶長的考核評比活動,實行黨群中心戶長動態管理,在黨群中心戶長聘期結束前,鎮黨委認真組織考核,并開展有聯系戶參加的評議活動。表現優秀的給予表彰,并續聘;發揮作用不夠的,及時調整,促進黨群中心戶長規范化管理。
六、工作要求
1、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實施。試點村黨組織要加強對黨群中心戶長的管理和服務。村黨組織班子成員要帶頭參加黨群中心戶長活動,引導和推動黨群中心戶長活動規范開展。
2、注重結合,增強實際效果。在活動內容上,要與“設崗定責”活動、黨員承諾制活動有機結合起來,豐富和拓寬活動內容,促進農村各項黨建工作載體有效結合,努力提升黨建工作的群眾滿意度和社會認可度。
3、加強監管,推動工作開展。各村黨組織要督促黨群中心戶長正常開展活動,認真做好記錄。鎮村干部對聯系的黨群中心戶長要經常溝通交流、主動介入指導、參與活動組織,認真做好活動記錄和情況反饋,推動創建試點工作深入發展。
4、注重宣傳,營造創建氛圍。要通過多種方式,宣傳黨群中心戶長活動的意義和要求,總結成功經驗、培育先進典型,發揮以點帶面的示范效應,推動黨建工作的爭先創優,努力營造社會共同關注、黨群普遍參與社會管理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