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綠化造林工作實施意見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各村(社區)、相關部門:
2014年度是實現生態象山建設目標的關鍵之年。為確保本年度綠化造林任務以及生態建設各項目標的順利完成,現提出以下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綠色象山、生態象山建設為目標,創新機制,強化措施,突出重點、打造亮點,全面推進綠化造林工作。
二、目標任務
2014年度計劃新增造林面積1093畝。其中:成片造林860畝;四旁植樹7萬株(折合造林面積233畝);村莊綠化8個(自然村)點;固定樣點植被恢復1個;森林覆蓋率達到21.6%。
三、重點任務
(一)“二帶二林八圍”建設工程
“二帶”即古運河生態防護林帶建設120畝;長江灘涂血防生態防護林帶建設400畝。
“二林”即西山水庫風景林建設100畝,其中:左湖村沿湖西路西側、原上隍站灌溉干渠兩側坡面面積計50畝;上隍村沿原上隍站灌溉干渠坡面和向西延伸(油菜田)面積計50畝;大禹山風景林建設120畝,其中:陳家門、紅旗、宗澤路社區及長江村各30畝。
“八圍”即圍自然村村莊綠化建設100畝,其中:上隍村1個(小上隍自然村)、左湖村7個(羅湖、左湖、賀家、賈家、周家、紀家、趙家自然村)。
(二)固定樣點植被恢復工程
宗澤路社區(邊檢站后小山)植被恢復工程20畝。
(三)村莊綠化達標建設工程
村莊綠化嚴格按照省政府的規定進行達標建設,重點是開展生態林和圍自然村林,村莊圍村林寬度不少于50米,綠化覆蓋率達30%以上,左湖村7個、上隍村1個計8個自然村的村莊綠化達標建設。
四、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今冬明春綠化造林工作時間緊、任務重、難度大,各單位要切實加強對綠化造林工作的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認真研究并及時解決綠化造林中的問題,層層分解任務,逐級落實責任,做到安排到位、組織到位、領導到位、責任到位。
2、強化宣傳,提高認識。各單位要迅速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安排部署,層層動員,廣泛發動,大力宣傳,提高全社會參與綠化造林的自覺性和植綠、護綠、愛綠的意識。
3、創新機制,加大投入。各單位要加大對綠化造林的投入力度。一是創新經營模式,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鼓勵各種社會主體通過承包、租賃、轉讓、拍賣等形式投資林業建設;二是創新造林機制,采用項目招標的辦法積極推行工程造林,提高造林質量;三是創新管護機制,堅持造管并舉,建立管護機構和隊伍,明確管護責任,確保造林成活率。
4、嚴格考核,確保質量。一是建立造林督查制。鎮成立綠化造林督查組,對照各單位目標任務的落實與完成進度,深入到各地進行督查和指導,并就督查情況進行全鎮通報;二是建立責任追究制,針對各單位本年造林任務完成情況,年終進行目標考核,對造林任務落實不力和新造林成活率低于90%將追究責任,并視考核結果,實行以獎代補政策。
第二篇
各村、社區(居)委會:
2014年是實現“綠色、生態”建設目標的關鍵之年,根據區政府下達我鎮綠化造林任務,為確保我鎮本年度綠化造林任務以及生態建設目標的順利完成,現提出如下工作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打造綠化諫壁、生態諫壁為目標,充分挖潛,強化措施,突出重點,打造新亮點,全面推進我鎮綠化造林工作。
二、目標任務
2014年區下達我鎮綠化造林任務共計1033畝,其中成片綠化造林面積800畝,四旁植樹7萬株(折合面積233畝),村莊綠化8個,森林覆蓋率達21%。
三、重點工作
(一)成片造林:
1、雩北村委會鄧家缺后山(原張國民的采石廠宕口)恢復植樹150畝,馬灣灰庫70畝。
2、雩山村委會圍繞雩山山脈建設雨林山莊和雙魚生態發展有限公司,新增綠化面積200畝。
3、東京村委會的下張灣崗坡地經濟果林。
4、糧山社區糧一組流轉50畝崗坡地種植經濟果樹,解家莊糧山河西側的50畝景觀林。
5、蔡家村上隍貨場。
6、焦灣河段經濟果林。
(二)四旁植樹:
1、雩龍公路兩側補植兩排樹木。
2、糧山河西側補植。
3、老鼠山河北側寬5米,長700米。
4、諫辛公路綠化帶建設工程,兩側綠化帶寬2米,長2.38公里,造林面積15畝。
5、鎮澄路索普段兩側綠化。
(三)村莊綠化:
村莊綠化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達標建設,要求綠化覆蓋率達到30%,雩北中心村、下虞組、雩山黃絲灣、禾家莊、東京上元、北呂、月湖一草圩、四草圩、五草圩、蔡家村王東、王西、焦灣張、宋組,重點建設糧山綠化示范村,村莊綠化率達到100%。
四、主要措施
1、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成立全鎮綠化造林領導小組,分解任務,傳遞壓力,全力以赴做好今冬明春的綠化造林工作。各村、社區切實加強綠化造林工作的領導,實行一把手負責制,認真研究,及時解決問題,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實處,做到安排到位、組織到位、領導到位、督促到位。
2、強化宣傳,提高認識。各村、社區要迅速召開專題會,安排部署,廣泛發動,大力宣傳,提高群眾參與綠化造林的自覺性和熱情。
3、創新機制,加大投入。一是創新植樹模式,大力發展非公有制林業,鼓勵社會各階層人們通過承包、租賃、轉讓土地、植綠。二是鼓勵土地流轉,推行工程造林,提高植樹質量。三是加強管護機制,造管并重,建立管護隊伍,明確管護責任,確保成活率。
五、嚴格考核
建立紀委牽頭,監察、農服中心組成的綠化造林督查小組。對照各村、社區目標任務的落實與完成進度,深入督查指導,并進行全鎮通報。建立責任追究制,對各村、社區本年度造林任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獎懲機制,成活率不低于95%,視考核結果,實行以獎代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