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州委秋冬農業指導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縣市人民政府,州政府各局委、各直屬機構:
秋冬季農業生產是確保農產品有效供給、保障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途徑。在今年我州遭受春夏連旱給農業生產帶來一定影響的情況下,做好秋冬季農業生產意義重大。為確保今年農業生產目標任務的全面完成,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結合我州實際,特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提高認識,增強抓好秋冬季農業生產的責任感
(一)秋冬季農業生產是防災減災重要舉措。近年來,秋冬季農業在我州農業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為實現全年糧油總量穩步增長、增加食物總量、豐富市場供應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在今年我州農業生產因災受損的情況下,扎實抓好秋冬季農業生產,對于彌補農業損失、保障糧食安全、確保社會穩定、促進全州農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尤為重要。
(二)秋冬季農業生產是農民增收重要途徑。油菜是我國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近年國內外油菜籽庫存已降到非常低的水平,市場前景趨好,預計短期到中期,油菜籽價格將持續上漲;馬鈴薯在交通方便的主產區作蔬菜外調價格大幅度上揚,經濟效益明顯提升。面對國際農產品市場大幅波動、農民持續增收難度加大的現狀,今年我州著力抓好秋冬油菜、馬鈴薯、特色蔬菜等農作物生產,對穩定增加農民收入意義重大。
(三)秋冬季農業生產是現代農業可持續發展必然要求。一是增加農民收入,為來年農業再生產提供經濟支持。二是發展生態農業、持續農業的需要。秋冬季作物生產,給土壤返還大量根莖葉、菜餅等有機物,促進土壤熟化;實行稻田水旱輪作,有利改良土壤結構。三是抓好秋冬季農業生產,有利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是推行現代農業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為龍頭企業提供優質加工原料的重要舉措。
各級各部門要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把秋冬季農業生產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以高度的責任感、緊迫感抓好今年秋冬季農業工作,要做到早規劃,早發動、早安排、早落實,抓住秋冬季農業生產主動權,促進全州農業生產可持續健康發展。
二、明確任務,確保秋冬季農業生產面積全面落實
各縣市要把秋冬季農業生產作為今年后階段各項工作的重點來抓,將秋冬季農業生產任務及時分解到鄉鎮、到村組。州人民政府成立以州長為組長,分管副州長為副組長,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秋冬季農業生產領導小組,各縣市也要相應成立秋冬季農業生產領導小組,落實相關責任,簽定責任狀,并認真研究制定秋冬季農業工作的方案和措施,幫助農民解決好生產中的困難和問題,確保全面完成今年的秋冬季農業生產任務。今年全州秋冬季農作物播種面積要達到256萬畝,其中油菜100萬畝(優質雙低雜交油菜播種面積應達80%以上),秋糧10萬畝(秋紅薯5萬畝、秋馬鈴薯3萬畝、秋大豆1萬畝、秋蕎1萬畝),冬糧40萬畝(冬馬鈴薯35萬畝、其它5萬畝),蔬菜60萬畝、綠肥40萬畝、百合6萬畝(各縣市任務詳見附表)。
三、技術到位,努力提高秋冬季農業生產的品質和產量
(一)大力推廣糧、油、菜、肥作物優良品種,提高良種覆蓋率。根據我州實際,油菜圍繞今年全省油菜主導品種,重點推廣湘雜油753、湘雜油763、湘雜油631、華油雜9號、灃油792、灃油682、油研50號等高含油率雜交油菜良種;秋冬種馬鈴薯以鄂薯5號、鄂薯3號、克新4號、中薯3號、東農303脫毒薯為主;秋紅薯宜采用豫薯868、SL-19等品種為主,采取藤蔓剪切栽插;秋蕎以我州選育的鳳凰苦蕎、甜蕎為主;蔬菜要擴大種植珍、優、稀、特新品種,加大優質高產新品種的引進和示范推廣力度,加快主導品種的更新換代,重點推廣京豐一號、改良青雜三號等包菜、大白菜等品種。實現秋冬季農業品質、產量、效益上臺階。
(二)大力推廣高效種植模式和先進實用技術,實現單位面積產量和效益同步提高。按照結構調整和作物布局的總體要求采用合理高效種植模式,稻田以油—稻為主,旱土及山旱田采用分廂間作套種,推廣芋/玉/薯、芋/玉/豆等多熟制;烤煙基地重點推廣煙/秋紅薯、煙/秋大豆、煙—秋蕎等種植模式,城鎮郊區以芋—稻為主,合理搭配,做到各類模式相對集中連片,便于分類指導和管理,形成規模生產,促進產業化建設。油菜推廣育苗移栽技術,科學施用硼肥技術,化學除草與調控技術,示范推廣“一穴雙株”移栽和機械化免耕直播技術;馬鈴薯推廣種植脫毒種薯、高壟雙行栽培、地膜覆蓋等高產高效種植技術;綠肥推廣紅花草籽,結合油菜籽、蘿卜籽等“三花”混播種植;蔬菜生產要廣泛宣傳推廣使用高效低毒農藥,并全面推廣標準化生產技術。
(三)因地制宜,實行規模化生產和區域化布局,實現綠色過冬。全州秋冬季農業要求因地制宜,規模種植,區域布局。油菜生產重點抓好張家界至鳳凰黃金旅游線和召市、洗車、苗兒灘、萬坪、塔臥、浦市、矮寨、官莊等片區,每個片區推廣1—2個主導品種。馬鈴薯生產重點抓好城鎮近郊和茨巖塘、茅坪、洛塔、里耶、松柏、石堤、青坪、萬坪等片區。百合生產重點抓好龍山城郊及永順、保靖部分鄉鎮。綠肥生產重點抓好松柏、吉衛、臘爾山等片區。各縣市近郊及重點鄉鎮要突出抓好蔬菜生產。做到一鄉一品、一縣1—2個支柱產業,實現秋冬種覆蓋率80%以上。
四、強化服務,著力提升秋冬季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一)及早謀劃,搞好各項生產資料的調運儲備。當前,各縣市要積極協調相關企業及單位抓緊抓好優質種苗、肥料和農藥調運、儲備、供應工作,并在播種和移栽的關鍵時期做好種苗余缺調劑工作。
(二)辦好示范,以樣板帶動大面積的平衡增產。各縣市要辦好一個千畝以上的秋冬季糧油生產指揮樣板,各鄉鎮要辦好一個百畝以上的示范點,農技人員要辦好1畝以上的秋冬季糧油生產高產試驗丘。示范點建設要采取定領導、定專人的辦法落實工作責任,確保樣板示范成功,要通過樣板培訓農民、引導農民學習和應用成熟先進的實用技術,促進和帶動大面積平衡增產。
(三)加大投入,促進秋冬季及全年農業的持續發展。各級財政部門要安排一定資金用于重點區域的生產投入及各級辦點示范。要積極整合相關資金,加大對秋冬農業生產的投入。各級涉農部門要緊密配合,為秋冬農業生產搞好資金、技術、信息等服務。認真貫徹落實強農惠農政策,加大對優勢種植區域和規模種植大戶的補貼政策傾斜,促進種植規模擴大,打造優勢產業區域。
(四)創造條件,積極組建和扶持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相關部門要積極配合,在油菜、蔬菜、馬鈴薯生產面積較大的鄉鎮,組建和扶持協會、生產合作社等農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營銷大戶等中介組織,密切與各地農產品市場、加工企業的銜接,發展訂單農業,同時,要因地制宜開展就地加工、轉化。通過種、養、加等多種途徑,實現加工帶生產、市場帶基地、協會帶農戶、技術幫農民,提升秋冬季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
五、加強督查,促進秋冬季農業工作全面落實
成立秋冬種農業生產工作督查組,深入到各鄉鎮進行檢查督辦,重點檢查措施落實、示范樣板以及秋冬播進度等情況,對工作主動、任務完成較好的縣市、鄉鎮通報表揚;對領導不重視、措施不落實、工作不得力、任務完不成的,通報批評,并追究相關人員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