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棚栽業規模化建設工作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鄉鎮人民政府(中心社區),縣政府各有關部門單位:
為加快全縣棚栽業建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現就2012年棚栽業建設提出如下安排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重點鎮和新型社區為重點,按照“三菜并舉,弓棚為主,園區引領,設施配套”的建設思路,加快棚栽業向園區化、標準化、高效化、規模化發展,為城鄉統籌發展夯實產業基礎。
二、建設原則
堅持區域布局、園區發展、集中建棚、分戶經營原則;堅持因地制宜、規模發展、市場導向、效益優先原則。
三、建設任務
保娃溝門社區要按照“三菜并舉、一步到位”建設思路,圍繞縣城做市場,大力發展反季節蔬菜生產,鼓勵棚栽水果、食用菌、花卉等作物適度規模經營,全年新建大棚40座、弓棚500座。胡興莊社區蔬菜生產主要是定品種、上規模、抓營銷、促增收,全年新建大棚500座、弓棚800座。其它鄉鎮(社區)根據實際情況,以申報任務為準。
四、工作措施
(一)加大資金扶持。胡興莊、保娃溝門社區新建大棚達到改良三型標準的,縣財政每棚繼續補助30000元,弓棚每座補助4500元,露地菜每畝補貼50元。在旦八鎮吊坪—寺溝、保安鎮張溝門—孫岔、永寧鎮經家河—瓜園、杏河鎮陽渠—沙灣等,年新建改良三型大棚達到50座以上或弓棚達到100座以上的鄉鎮(社區),報請縣上審定建設指標任務,納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合格的,享受以上補助政策;在非重點區域內,新建三型大棚每棚補助10000元,弓棚每座補助2000元。對棄耕的舊有大棚,恢復生產經驗收合格的,每座補助3000元。
(二)加強基礎配套。重點區域達到建設標準的,園區水電路配套一律走項目渠道。非重點區域每4座大棚或6座弓棚補助2000元用于配套土井。卷簾機、微耕機從農機購置補貼中予以配套。
(三)強化科技支撐。充分發揮縣科技示范園的引領帶動作用,積極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良種普及率達到90%以上。積極推廣普及以秸稈生物反應堆、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病蟲害綠色防控為主的新技術,全縣推廣秸稈生物反應堆500座,水肥一體化300座,保娃溝門社區和胡興莊社區集成技術一步到位。有針對性的開展技術指導,積極補充設施水果生產專家的空缺,分批次對技術骨干、合作社管理人員、種植大戶、菜農進行培訓,力爭達到村村都有“土專家”,戶戶都有“明白人”。
(四)健全發展機制。進一步優化政策措施,鼓勵和引導企業、合作社、農民、干部、大學生和城鄉待業青年參與棚栽業承包經營,逐步構建以政府投入為引導,農民為主體,社會力量廣泛參與的多元經營機制,逐步壯大發展主體,促進產銷分離,實現產業化經營。保娃溝門、胡興莊社區年內建成以蔬菜為主的專業合作社。凡是新建的專業合作組織,運行一年后,經考核切實發揮作用的,縣上給予一定獎勵扶持。
(五)嚴格考核獎懲。各鄉鎮要于2月和3月底前將新建弓棚和大棚的任務落實到村組、農戶和地塊,并及時上報縣蔬菜站。具體建設時限為:弓棚育苗2月中旬前全面完成,3月初開始建棚,3月底完成弓棚建設任務,4月中旬前完成定植;新建大棚6月底完成墻體建設,8月初完成育苗,8月底完成扣棚,9月底前完成定植。縣上繼續將棚栽業建設列為鄉鎮、部門年度工作考評的重要內容,縣考評辦、兩辦督查室要分時段采取單項考核,不定期通報,表彰先進,鞭策后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