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有關緊急報警及求助工作執行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在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關注民生、重視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要求,整合現有資源,創新服務機制,全天候面向群眾直接受理各類社會求助訴求和意見建議,開辟傾聽群眾呼聲、了解群眾訴求、解決群眾困難、掌握社情民意的新渠道,進一步提升政府公共服務水平,提高政府的快速反應、應急管理、處置公共突發事件能力。
二、目標任務
依托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建立縣122社會求助服務臺,在堅持“三個不變”(受理交通事故報警求助功能不變、相關職能部門現有特服號碼不變、相關職能部門現有特服號碼運作程序不變)的基礎上,利用相對閑置的122報警特服號碼,集中受理社會求助,并通過政府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充分發揮職能作用,按照“解民所難、助民所求”的宗旨,形成“統一調度、服務快捷、協調有序、運轉高效”的社會求助服務工作格局。年內構建起由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服務機構以及社會團體共同組成的集求助服務、搶險處置、應急反應為一體的122社會求助工作體系,并完善工作機制;通過1—2年的努力,將“122社會求助服務臺”建設成為聯系人民群眾的又一重要紐帶,成為展示“執政為民”理念的形象窗口,成為縣又一服務品牌和惠及廣大人民群眾的民生工程。
三、組織領導
1、成立全縣社會求助服務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常務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由縣長助理、縣公安局局長徐傳安,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委政法委副書記、縣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主任擔任,縣各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人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主要負責對全縣社會求助服務工作的領導、重大事項的決策和組織指揮、定期聽取各成員單位社會求助服務工作情況匯報,并進行指導和監督。
2、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具體工作的組織、協調、處理和督查考核。辦公室主任由縣長助理、縣公安局局長擔任,副主任由縣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副政委擔任。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122社會求助服務臺、綜合室、督查室。其具體職責為:
(1)122社會求助服務臺:在縣公安局110接處警工作平臺的基礎上,分離增設縣人民政府122社會求助服務臺,采取24小時,四班三運轉的模式進行全天候運作,并根據縣政府授權,指令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處置社會求助服務事項;協調各部門開展緊急和涉及多部門的社會求助服務。各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對應設置受理中心,全稱為“縣人民政府122社會求助服務臺ⅹⅹ局(ⅹⅹ單位)受理中心”。
(2)綜合室:負責各類文件的起草、收發、登記、傳閱、歸檔等公文管理以及后勤管理服務,會務準備,技術保障等工作。
(3)督查室:負責考核、督查相關職能部門和單位社會求助服務處置工作情況,對縣領導批示重大事項的辦理情況進行督查,投訴檢查、組織年度考核、評比等。
四、聯動單位職責
受理各類社會求助、舉報和投訴。負責解決有關問題并予以回復。具體為:
1、縣委宣傳部。加強社會求助的宣傳工作,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使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和監督社會求助服務工作。負責解決有關問題并予以回復。
2、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負責社會求助服務工作的規劃、指導、檢查、落實。
3、縣交通局。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制度,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有關道路、橋梁損壞等搶險搶修以及出租車、營運糾紛等方面的舉報投訴。
4、縣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有關安全生產事故報警求助和安全生產違法違規的舉報投訴。
5、縣公安局。全天候24小時接受各類報警求助,及時指令聯動單位處置職能范圍內的求助事項。
6、縣民政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做好所屬的精神病院和殯儀館等單位的聯動協調工作,做好報警服務臺轉達的生活無著落流浪乞討人員的救助服務工作和棄嬰接收安置工作,依法做好無名尸體的處理工作。
7、縣司法局。負責社會求助服務工作所涉及的法律服務工作。
8、縣財政局。負責協調社會求助服務工作的經費保障。
9、縣人事局。受理對人事系統單位,個人工作效率、作風和義務方面的投訴和意見。
10、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負責查處報警服務臺轉達的涉及勞動和社會保障方面的舉報投訴。
11、縣建設局。其所屬自來水公司、縣市政工程有限責任公司、路燈管理所等參與聯動的單位,應建立專業的聯動搶修隊伍并保持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隨時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供水、道路、路燈、排水等搶修搶險報警求助。
12、縣城市管理局。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市容、環境衛生、垃圾清運、公廁管理、損壞綠化方面的報警投訴。
13、縣廣播電視局。其所屬有線電視臺應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有專門的搶修搶險力量,隨時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有線網絡故障搶修等報警求助。
14、縣衛生局:做好疾控機構和醫院的聯動工作協調。120救護中心及縣屬各醫院應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隨時處置醫療急救、重大疫情、食物和工業中毒等事件。接到報警服務臺下達的危重傷病人員的搶救指令后,必須立即出車搶救。各醫院開通“綠色通道”,對按報警服務臺指令送達的危重傷病人員必須做到先救治、后收費。
15、縣環保局。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制度,隨時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涉及環境污染的報警求助,及時控制、減輕和處理突發性環境污染,認真處理各類環境破壞事故。
16、工商行政管理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流通領域的涉假、產品質量等方面的舉報投訴。
17、縣紀委廉政辦公室。負責受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廉政方面的投訴。
18、質量技術監督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生產領域的涉假、產品質量等方面的群眾投訴。
19、縣海事處。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隨時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轄區海域內的交通事故及遇險船只、船員的水上搜救等報警求助。
20、縣供電公司。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建有專業搶修搶險隊伍,隨時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供電線路和電力事故搶修等報警求助。
21、省電信有限公司分公司。建立24小時晝夜值班備勤制度,有專門的搶修搶險力量,隨時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涉及該部門的電信線路故障等報警求助。
22、縣郵政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郵政市場、集郵市場和郵政通信等方面的舉報投訴。
23、中國移動通信集團有限公司縣分公司。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有專門的搶修搶險力量,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該公司通訊網絡故障搶修等報警求助。
24、中國聯通公司縣分公司。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有專門的搶修搶險力量,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該公司通訊網絡故障搶修等報警求助。
25、縣鹽務管理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負責處理鹽務管理中的矛盾糾紛和投訴。
26、縣煙草專賣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負責查處報警服務臺轉達的假煙、非法運輸和非法銷售卷煙等方面的舉報投訴。
27、縣地震局。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負責地震預報和抗震救災工作。
28、縣文化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負責處理網吧、書攤等經營場所和文化、出版等市場的有關問題。
29、縣國土資源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處理土地管理中的糾紛投訴。
30、縣林業局。做好各項撲火準備和制定科學的撲救措施,規范組織指揮程序和緊急事務處理辦法,確保撲火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把我縣森林火災損失降至最低限度。
31、縣農業局。建立必要的值班備勤制度,負責處理涉及農民生產有關問題的報警投訴。
32、縣消防大隊。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負責火警和火災事故的處置工作。
33、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建立晝夜24小時的值班備勤制度,負責組織查處重大食品安全事故以及打擊處理假冒偽劣藥品、醫療器械違法行為。
34、中國網絡通信集團公司縣營銷中心。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有專門的搶修搶險力量,隨時負責處理報警服務臺轉達的涉及該部門的網通線路故障等報警求助。
35、縣自來水公司。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負責對服務范圍內自來水污染的調查處理和送水管道故障的搶修。
36、市通裕天然氣公司。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負責管道燃氣維護搶修。
37、縣漁政站:建立晝夜24小時值班備勤制度,負責受理查處違法捕魚案件。
五、工作機制
為確保社會求助服務工作的順利進行和規范運作,應建立完善相關工作機制。
1、督辦監察機制。縣政府社會求助服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制定專門的檢查考核辦法。按照要求對特殊、重大、復雜、疑難事項跟蹤督查督辦,對每一起求助認真進行記載考核,考核內容包括通訊是否暢通、人員是否到位、趕赴現場是否迅速、處置是否得力等。
2、考核獎勵機制。考核將納入政府各部門年終考核目標,并且每月進行考核通報。對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對不認真對待群眾求助、不按時辦理、不履行職責的單位和個人,給予批評;對違反規定不處置或處置不當造成嚴重后果的,追究相關人員和單位的責任。
3、聯席會議機制。每季度召開一次各成員單位分管領導例會,交流、討論工作中的經驗與做法,研究、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每半年召開一次縣政府社會求助服務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研究政策性重大問題,總結經驗;每年度召開一次全縣性會議,對全年社會求助工作進行總結、表彰。
4、保障工作機制。在縣公安局指揮中心增設的2個122社會求助受理席位,相關費用由縣財政予以保障。相關部門和單位負責落實本單位受理中心的人員和經費保障。電信部門負責保障122的暢通。宣傳部門加強122服務承諾和服務范圍的宣傳,引導廣大群眾了解122、支持122、監督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