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區推動旅游業發展意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旅游業是第三產業的龍頭,加快發展旅游業,把旅游業培育成國民經濟的重點產業,是促進經濟繁榮和社會進步的一項重要舉措。根據《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意見》(政[]11號)和《市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政[]綜44號)的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若干意見如下:
一、提高認識,增強發展旅游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
1、加快發展旅游業是促進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旅游業是當今世界發展最快、前景廣闊的新興產業,在世界經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確立了世界第一大產業的地位。目前我國旅游業增長速度超過GDP增長速度,越來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大力發展旅游業,不僅可以帶動交通、輕工、農業、商業、房地產等相關行業的發展,而且旅游業每增加1個就業機會,就可以帶動其他產業增加5個就業機會,每直接收入1元,就可帶動第三產業增加10.7元,增加GDP3.12元。因此,大力發展旅游業可以優化產業結構,有力推動我縣經濟社會發展。
2、加快旅游業發展有利于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可支配收入已超過旅游消費的基準線。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衣、食、住、行、游、購、娛的需求日益增長,旅游將逐步成為人們消費的重要選擇。
3、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我縣依山傍海,毗鄰廣東,地理位置優越,文化積淀深厚。擁有海濱風光、綠色生態、省際邊貿、宗教朝圣、書畫文化等各具特色的五大資源,具有發展旅游業的條件。
二、明確目標,加快旅游產業建設
1、發展目標: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市場為導向,堅持“大旅游”的發展戰略,充分發揮粵交界、書畫之鄉、山海僑臺等優勢,努力構建以烏山生態旅游為龍頭,以城區書畫文化旅游為核心,以濱海度假旅游為依托,以休閑農業、宗教朝圣、省際邊貿旅游為特色的旅游產業格局。
2、要做好旅游發展規劃。各鄉鎮(區)要把旅游基礎設施、旅游項目和旅游景區、景點建設納入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要做好旅游景區(景點)的規劃編制工作,以形成上下銜接、左右溝通的旅游規劃網絡,為發展旅游業夯實基礎。
3、大力開發與保護旅游資源。旅游資源開發必須遵循“科學開發、有效保護、市場導向、持續發展”的原則,正確處理好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系。要充分發揮書畫文化、省際邊貿、山海僑臺、自然條件等優勢,集中力量高起點建設一批融娛樂性、趣味性、知識性于一體的旅游景點項目。近期重點抓好烏山、九侯山和南城區石牌坊街的開發建設。旅游開發要嚴格根據規劃要求進行,防止低檔次開發和重復建設,對不按規劃開發,造成旅游資源破壞和浪費以及生態環境破壞和污染的行為,要追究有關部門和人員的責任。
三、拓展市場,進一步增加旅游客源
1、大力拓展國內外旅游市場。要立足縣情,發揮優勢,大力發展國內游,積極發揮入境游,穩步發展出境游,使三者同步協調發展。國內游主要依托南和潮汕等近距離的中心客源市場,同時開拓省內其他地市及珠江三角洲等旅游發達的周邊客源市場,以形成錐形推進的國內旅游市場體系。入境游要利用眾多的“三胞”對書畫藝術、民情風俗、飲食文化具有濃厚的興趣等特點,大力開展入境游活動,以形成特色鮮明、渠道多元、增長穩定的境外客源市場格局。出境游主要是組織港澳游、邊境游和出國游,開發出境游業務。要加強與周邊地區旅游合作,實行優勢互補,增加客源。
2、開辟一日游、多日游旅游專線。要充分挖掘現有旅游資源,把全縣旅游資源進行整合,形成整體,樹立品牌,不斷提高規模檔次和競爭力。交通、建設、旅游等部門要相互協調,盡快完善一日游、多日游旅游專線,重點旅游景區(點)要開設直通的旅游專線車。公安、交通、公路、交警等部門要采取措施,為旅游車輛開辟“綠色通道”,盡可能給予提供方便和優惠扶持,保證旅游車輛能便利、快捷進出。
四、實施優惠政策,大力扶持旅游業發展
1、多渠道增加旅游投入。首先,各級政府要加大旅游投入,縣財政在每年度預算中安排20萬元作為旅游專項資金,各鄉鎮(區)也要相應安排資金,扶持旅游事業發展;其次,要走市場化、社會化的路子,鼓勵和支持國家、集體、個人、社會及外商投資建設、經營旅游景區(點),形成多渠道投入機制。
2、建立激勵機制。旅游區(點)評上國家3A級的獎勵2萬元,4A級的獎勵4萬元;獎金從縣旅游專項資金中給予一次性支付。
3、加大扶持旅游項目建設力度。對利用荒山、荒坡、荒灘進行旅游開發的,按有關規定,經公開招標并獲縣人民政府批準,可給予最高40年的使用期并免繳土地使用費;以農、林、水資源改造開發成為旅游景區(點)的可享受旅游行業優惠政策;對生產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生產廠家,給予稅收優惠;旅游開發項目涉及林地并改變林地用途的,先預繳森林植被恢復費,待項目完成后,縣分成部分返回項目單位用于恢復森林植被。
4、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優先規劃建設旅游景區(點)公路,解決旅游景區(點)的通信、電力、用水等配套設施建設并給予優惠。對非線路營運旅游車輛可個案申報三年內免征客運附加費,以財政貼息方式鼓勵旅游企業更新一批旅游車輛。
5、鼓勵和扶持旅游企業發展。對旅游企業實行與一般工業企業同等的用水用氣價格;對景區綠化實行與農業同等的用水價格。公安、工商、衛生、文化、環保、消防等執法部門要積極配合旅游管理部門加強對旅游市場的監督管理,嚴禁向旅游企業亂收費、亂攤派,為旅游企業創造一個寬松的發展環境。
五、加強組織領導,加快旅游從業隊伍建設
1、加快對旅游業的組織領導。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掛帥、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旅游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掛靠縣旅游局;領導小組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會議,圍繞旅游業發展目標任務,及時研究涉及旅游業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事項,協調解決旅游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確保旅游業發展的各項任務、措施落到實處。
2、各部門要積極支持旅游業發展。發展“大旅游”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涉及到全縣各個方面和許多部門,各級各部門要形成共識,密切配合,協調運作,強化服務職能,簡化辦事環節,提高辦事效率,營造旅游業發展的良好環境。
3、加強旅游從業人員隊伍建設。加強行業管理,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加強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素質;推進旅游行業精神文明建設,樹立良好的旅游行業形象。旅游協會要積極發揮聯系政府和企業的橋梁紐帶作用,在溝通信息、提供咨詢、規范企業行為、反映企業需求、調解利益糾紛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共同把我縣的旅游事業推上一個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