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硝唑和左氧氟沙星對盆腔感染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評價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與中藥蒸汽外敷對盆腔感染患者的療效及其對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方法:選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盆腔感染患者81例資料,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1例);對照組患者給予替硝唑與左氧氟沙星聯用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蒸汽外敷治療,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發生率及隨訪3月內的疾病復發率的差異,以及治療前后白細胞(WBC)計數、紅細胞沉降率(ESR)和C-反應蛋白(CRP)測得值的變化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2.68%高于對照組為72.50%(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的WBC、ESR和CRP測得值經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WBC、ESR和CRP測得值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用藥期間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經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采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與中藥蒸汽外敷治療盆腔感染患者的療效優于替硝唑與左氧氟沙星聯用治療,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降低了疾病復發率。
【關鍵詞】替硝唑;左氧氟沙星;中藥蒸汽外敷;婦科盆腔感染
婦科患者盆腔感染是臨床常見疾病,是常發生于女性患者內生殖器、周圍結締組織和盆腔腹膜范圍內的一組感染性疾病,也是急性炎癥未徹底治愈或患者體質較差致病程遷延所致,多數患者臨床表現為下腹墜脹、性交后癥狀加重和腹痛等,嚴重影響了女性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1-2]。其盆腔感染具有“發生率高、難以根治”等特點,造成疤痕黏連,致盆腔結締組織變硬和局部血液循環不暢,而常規采用抗菌藥物治療其療效并不理想。為探索其有效治療方法,筆者采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與中藥外敷治療盆腔感染患者,評價了其療效及其對炎癥因子水平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期間收治的盆腔感染患者81例資料,采用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40例)和觀察組(41例)。對照組患者年齡為26~42歲,平均年齡為(35.2±4.1)歲;觀察組患者年齡為26~43歲,平均年齡為(35.7±4.5)歲。兩組患者的診斷均符合《盆腔性疾病的診斷標準》標準,排除患有認知功能障礙、近期使用其他方案治療的患者。兩組患者的年齡等一般資料經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替硝唑-氯化鈉注射液(六安華源制藥有限公司,批號為20141217,規格為100mL∶0.4g)0.4g,溶于0.9%氯化鈉注射液100mL中,采用盆腔灌注治療,每次20min,每3天治療1次;乳酸左氧氟沙星片(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藥廠,批號為20141108,規格為0.1g/粒)0.2g,bid,口服治療,持續治療2周。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蒸汽外敷治療,其處方由紅藤30g、敗醬草30g、雞血藤20g、元胡20g、千年健10g、紅花10g、白芷10g、當歸10g組成,取處方藥材裝入紗布袋中,置于蒸汽容器內,外敷于下腹盆腔處,qd,每周1劑,如盆腔伴包塊可添加薏米仁、敗醬草和雞血藤各25g,如患者有明顯腹痛可添加延胡索10g,持續治療2周。
1.3觀察指標和療效評價
標準觀察指標,按: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和隨訪3月內的疾病復發率的差異,以及治療前后白細胞(WBC)計數、紅細胞沉降率(ESR)和C-反應蛋白(CRP)測得值的變化情況。療效評價標準,按:(1)治愈,治療后患者“下腹墜脹、腹痛”等臨床癥狀消失,B超檢查結果示盆腔兩側附件恢復正常,炎性腫物吸收,無明顯不適感者;(2)有效,治療后患者“下腹墜脹、腹痛”等臨床癥狀消失,B超檢查結果示盆腔兩側附件趨于正常,炎性腫物部分吸收,患者情緒良好者;(3)無效,治療后患者“下腹墜脹、腹痛”等臨床癥狀嚴重,B超檢查結果示無明顯改變甚至惡化者。計算治療總有效率,即總有效率=(治愈例數+有效例數)/總組例數×100%。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9.0版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資料采用均值±標準誤(x-±s)表示,組間數據的比較采用t檢驗或χ2檢驗,P<0.05表示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
比較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為92.68%高于對照組為72.50%(P<0.05)。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測得值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WBC、ESR和CRP測得值經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WBC、ESR和CRP測得值均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測得值,見表2。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和疾病復發率比較
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出現皮疹、消化道反應各1例,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4.88%(2/41);隨訪3月內有3例復發,其疾病復發率為7.32%(3/41)。對照組患者用藥期間出現皮疹1例,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為2.50%;隨訪3月內14例復發,其復發率為35.00%(14/40)。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率經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524,P>0.05),觀察組患者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χ2=7.438,P<0.05)。
3討論
中醫認為,慢性盆腔感染主要源于血淤、氣血不通和炎性反應所致,以及在外傷或內寒侵襲下致肝氣逆行等[3]。觀察組患者在抗菌藥物治療下加用中藥蒸汽外敷,中藥組方中紅藤具有散淤止痛、通經活絡功效,可有效調和女性氣血不調及改善乳房脹痛等癥狀。經現代藥理學證實[4-5],敗醬草具有清熱解毒、祛淤排膿等,其歸大腸、膽經,與活血良藥紅花聯用能去除淤血的作用;川穹具有活血化淤、止痛等功效,可緩解腹痛癥狀,其與白芍聯用能有效疏散患者的郁結之氣、緩解其胸部疼痛;雞血藤的主要功效為通經活絡、活血益氣,能影響人體造血、凝血及纖溶系統功能,同時還可降壓調脂作用;元胡具有良好的行氣及化淤功效,故其在疝氣、跌打損傷等疾病治療中的應用較為廣泛;紅花具有活血化淤效果,且能改善患者的心臟功能和降壓作用,還具有“抗疲勞、消炎、鎮靜”等功效[4-5]。該組方中的諸多藥材共用能達到活血化淤、止痛的目的。西醫認為慢性盆腔感染源于宮腔手術對盆腔組織造成損傷或細菌入侵所致,其中淋菌和沙眼衣原體是主要致病菌[6]。左氧氟沙星為廣譜抗菌藥物,該藥可通過抑制細菌DNA旋轉酶的活性來阻斷細菌的合成和復制,從而實現殺菌效果。此外,該藥的生物利用度較高,服用后能快速達到血藥濃度峰值。替硝唑為一種抗厭氧菌、抗滴蟲藥,該藥可穿透血腦屏障,服藥后2h即可達到血藥濃度峰值,其通過抑制病原菌DNA的合成及對其功能造成干擾來實現抗菌效果。本文表1數據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組別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例數4041WBC(×109/L)治療前治療后13.3±4.113.8±3.50.521>0.059.0±4.0*16.5±3.8*1,*22.284<0.05ESR(v/mm•h-1)治療前治療后24.9±5.724.5±5.10.483>0.0519.8±5.6*115.4±5.1*1,*23.699<0.05CRP(ρ/mg•L-1)治療前治療后17.5±8.118.1±7.60.724>0.0512.9±4.7*18.2±4.9*1,*27.052<0.05表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炎癥因子水平測得值比較(x-±s)注:與對照組比較(*2P<0.05);與同組治療前比較(*1P<0.05)。率為92.68%高于對照組為72.50%(P<0.05)。表2數據示,治療前兩組患者的WBC、ESR和CRP測得值經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WBC、ESR和CRP測得值均優于對照組(P<0.05)。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經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隨訪3月內觀察組疾病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采用替硝唑和左氧氟沙星與中藥蒸汽外敷治療盆腔感染患者的療效優于替硝唑與左氧氟沙星聯用治療,改善了患者的炎癥因子水平,降低了疾病的復發率。
參考文獻
[1]景明來,王芬娟,陳萍,等.抗菌藥物與中藥聯合治療婦科盆腔感染臨床有效性評價[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4):869-870,879.
[2]孟凡琴.探討抗菌藥物聯合中藥灌腸治療對慢性盆腔炎的臨床療效[J].醫藥前沿,2016,11(4):328-329.
[3]黃敏.60例抗菌藥聯合中藥灌腸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研究[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3):6-7.
[4]徐擁軍.溫針灸聯合中藥治療女性慢性盆腔炎的效果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12):2038-2039.
[5]張偉,李燕,姜海英,等.中藥灌腸液聯合抗菌藥辨證分型治療慢性盆腔炎療效觀察[J].中國藥師,2016,19(5):942-944.
[6]衡麗娜,柴淑慧,索世云,等.中藥康盆湯灌腸聯合微波熱療治療慢性盆腔炎臨床療效觀察[J].河北醫學,2016,22(6):1017-1019.
作者:凌宏蘭 單位:贛州東河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