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某縣土壤重金屬污染特征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在收集研究區土壤地質背景的基礎上,通過野外農業地質調查,采取土壤樣品并及時對樣品進行測試分析處理。通過單因子評價方法研究該縣土壤中Cu、Pb、Cr、Ni四種重金屬元素分散富集特征。對該地區土壤進行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結果表明,研究區污染程度總體較低,土地較為清潔,污染相對較為集中的區域與該地工業污染排放有關。城市周邊土壤重金屬污染因素主要為人為活動。
關鍵詞:土壤;重金屬;污染;評價
土壤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環境和農業生產的重要資源,全球所面臨的糧食、資源和環境問題都與土壤息息相關。大量的研究證實,土壤重金屬污染不但損害土壤自身的理化性質,而且影響作物的產量與品質,并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危害人類健康[2-6]。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在我國比較突出,實際上這也是全球各國面臨的棘手問題[1]。
1材料與方法
采集表層土壤,采集深度為0-20cm。土壤樣品原始重量大于1kg共采集土壤樣品1900個。土壤樣品分析由地礦局分析測試中心承擔,分析指標:分析重金屬元素Cu、Cr、Ni、Pb。測試中心依托XRF儀器設備,根據所需分析元素制定相應分析方案,Cu、Cr、Ni、Pb檢出限分別為1mg/kg、5mg/kg、2mg/kg、2mg/kg。
2分析結果與討論
2.1土壤重金屬元素Cu、Pb、Cr、Ni污染評價研究區土壤重金屬元素Cu、Pb、Cr、Ni數據統計特征。
2.2土壤污染現狀評價在重金屬異常成因分析的基礎上,以污染物的累積程度為依據,對土壤污染現狀進行評價,主要針對Cu、Pb、Cr、Ni等指標,并在此基礎上,對人為污染異常及地質背景異常進行劃分。
2.3活化階段有機物經高溫碳化后,有相當部分碳化物殘留在活性炭微孔中。此時碳化物需用水蒸汽、二氧化碳等氧化性氣體進行氣化反應,使殘留碳化物在850℃左右氣化成C02,CO等氣體。使微孔表面得到清理,恢復其吸附性能。
3活性炭再生試驗研究
高溫活化過程中對影響炭再生效率因素主要有溫度、時間及水炭比,在確保再生炭質量的前提下,結合實際情況進行相關試驗確定炭再生的最佳指標。
4結語
新疆某金礦采用氰化堆浸工藝進行提金。采用高溫活化法在溫度為750℃、活化時間為10min、水炭比15%的條件下處理已基本失去吸附活性的炭,再生得率能夠達到92%以上,再生處理后的活性炭吸附性能基本與新炭持平。炭活化技術的應用為企業每年創造經濟效益至少50萬元。有效解決了活性炭使用壽命短、生產成本較高的問題。該工藝成本低、流程簡單、易于操作且對環境無污染,能夠顯著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在堆浸生產領域具有一定的推廣使用價值。
作者:曾銀龍 單位:成都理工大學地球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