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健康信念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鍵詞]糖尿病,2型;自我管理;家庭功能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方式的轉變,糖尿病的發病率迅速上升,個人和社會用于糖尿病治療的費用不斷增高,已引起全球廣泛關注。加強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有效改善血糖控制效果,延緩、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生活質量,降低治療費用[1]。本研究探討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為狀況及其與患者健康信念、家庭功能的相關性,為提高其自我管理提供依據。
1資料與方法
1.1研究對象以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福建省某三級甲等綜合醫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符合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糖尿病病史≥6個月;無語言溝通障礙;自愿參加問卷調查。排除有嚴重并發癥、精神障礙及語言溝通障礙等的人群。
1.2研究方法采用問卷調查,對入選對象的一般情況、自我管理行為、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等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一般情況調查表、2型糖尿病自我管理行為量表(2-DSCS)、糖尿病健康信念問卷及家庭功能評估量表(APGAR)。調查前對調查人員進行統一培訓,告知研究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1.2.1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研究對象的性別、年齡、職業、婚姻、居住情況、健康服務資源、病程等。1.2.22-DSCS量表2-DSCS量表采用Wang等[2]修訂的版本,共6個維度26個條目,得分范圍26~130分。采用Likert5級評分,即完全沒有做到、很少做到、有時做到、經常做到和完全做到,得分分別為1、2、3、4、5分,各條目得分累計即為自我管理行為的總分,分值越高說明自我管理行為水平越高。此量表的Cronbach’sa為0.87,結構效度為0.68。1.2.3健康信念問卷共5個維度20個條目。采用Likert5級評分,即非常不贊同、不贊同、不確定、贊同、非常贊同,得分分別為1、2、3、4、5分,其中8~14為反向評分。各條目得分累計即為健康信念的總分,分值越高說明健康信念越強。此量表的Cronbach’sa為0.89,內容效度為0.81。1.2.4APGAR量表APGAR量表是以主觀方式反映家庭成員對家庭功能滿意度的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包括適應度、合作度、成熟度、情感度、親密度等5個維度。采用Likert3級評分法,即經常、有時、幾乎從不,分別計2、1、0分。累計得分即為家庭功能總分,總分0~3分表示家庭功能嚴重障礙,4~6分表示家庭功能輕度障礙,7~10分表示家庭功能良好。該量表重測信度相關系數為0.80。
1.3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進行描述,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法。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一般資料共發放問卷420份,回收有效問卷404份,有效回收率96.19%。404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男219例,女185例,年齡(59.9±13.2)歲;在職190例,非在職214例;已婚354例,未婚50例;獨居19例,非獨居385例;醫保392例,自費12例。
2.2自我管理行為總分及各維度得分情況研究對象自我管理行為總得分為(86.05±18.06)分,得分指標為66.19%。自我管理行為處于中低水平者共346例,占85.6%。其中遵囑服藥得分指標最高,為79.92%。其余各維度依得分指標由高到低為:高低血糖處理(69.44%)、飲食控制(66.96%)、足部護理(65.81%)、血糖監測(60.20%)和運動鍛煉(57.96%)。
2.3健康信念與家庭功能狀況研究對象健康信念總分(68.25±5.65)分,得分指標68.25%,各維度按得分指標由高而低依次為:維護健康動機(81.29%)、治療益處(80.43%)、糖尿病危害(72.06%)、治療危害(60.15%)、治療必要性(44.35%);健康信念中等及以上水平共390例,占96.5%。家庭功能總分(8.70±1.79)分,得分指標86.98%,其各條目按得分指標由高至低依次為適應度(90.22%)、親密度(88.37%)、情感度(85.77%)、合作度(85.64%)、成熟度(84.90%),家庭功能處于良好者347例,占85.89%。
2.4自我管理行為與健康信念及家庭功能的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進行自我管理行為與健康信念、家庭功能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自我管理行為與健康信念呈正相關(r=0.141,P<0.01),與家庭功能呈正相關(r=0.194,P<0.01)。
3討論
3.1研究對象自我管理現狀本組研究對象自我管理行為處于中低水平者占85.6%,情況不容樂觀。研究對象6個維度的自我管理行為中,遵囑服藥自我管理行為最佳,可能與醫生開具醫囑時與患者說明藥物的作用以及按時、按量、堅持服藥的重要性有關;還可能與本研究97%的研究對象均為醫保患者,可辦理特殊病種,每年可報銷部分醫療費用有關;另外,還可能與患者對藥物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性認知較高有關。運動鍛煉與血糖監測自我管理行為最差,可能與患者缺乏糖尿病運動相關知識有關。血糖監測執行力差,可能與血糖監測時帶來的疼痛不適感或血糖監測花費較高,且血糖試紙未納入當地醫保范圍,經濟負擔大有關。因此,醫務人員應注重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教育,特別是運動治療、血糖監測的意義及重要性,分析相關影響因素,擬定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方式,使患者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意識。
3.2研究對象健康信念與家庭功能現狀本組研究對象家庭功能處于良好者347例占85.89%,其原因可能與本組研究對象多數為非獨居(385例,占95.3%)、在婚(354例,占87.6%)有關,有配偶或者其他家人的陪伴能使患者得到更好的生活照顧和情感關愛[3],而整個家庭在為患者投入精心照顧的同時促進了家庭的親密度、適應度、情感度、合作度,進而使家庭關系更緊密結合,故家庭功能較好。在家庭功能各維度中,適應度得分指標最高(90.22%),成熟度得分指標最低(84.90%),其原因可能為糖尿病患者除住院治療外,其余時間大部分是在家自己或者家屬協助完成治療,患者和家屬在長期疾病治療中形成了能快速適應患者角色轉變的能力。患者長期依賴家屬的照顧,增強作為患者的角色,忽視自己的思想、心理、行為的管理,故成熟度得分較低。
3.3研究對象自我管理行為與健康信念、家庭功能相關性分析本研究結果顯示,健康信念各維度中除治療的必要性外,治療害處與自我管理行為呈負相關,健康信念總分及其余各維度與自我管理行為均呈正相關。即認為患者越認為治療有害者其自我管理行為越差;而患者健康信念、維護健康動機越強、越能認識到糖尿病的危害及治療的益處,越容易采取相應的健康行為,其自我管理行為越好。本研究發現,維護健康動機與自我管理行為及其6個維度均呈正相關,與國外研究[4-5]結果相似,說明當患者自主維護健康的動機越強烈,對疾病的關注度越高,自我管理行為水平越高。Koponen等[6]對患者進行動機性訪談,認識到醫務人員、家庭、社會支持有助于糖尿病患者維護健康動機,提高自我管理執行力。因此,開展健康教育時,醫務人員可進行家庭教育、電話隨訪等措施強化患者維護健康的動機,鼓勵患者進行全面有效的自我管理。本研究發現,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為總分及其各維度與家庭功能呈正相關,表明家庭功能越好,患者自我管理行為越好。而家庭功能總分及其各維度亦與自我管理行為呈正相關。家庭功能對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行為水平起著重要作用。家庭成員能給予患者經濟支持、情感慰籍,使患者能得到支持、關愛與鼓勵,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促進患者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的改變,引導患者家庭維持健康行為,從而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行為。同時,家庭成員在照顧、支持患者的同時,又促進了家庭的合作度和親密度,提高了家庭功能水平。因此,醫護人員進行健康教育時也應注重家屬的教育,積極爭取患者家屬的參與,建立良好的家庭功能,使其能給予患者更科學的照顧,促進患者行為改變,改善其自我管理行為。
作者:劉春紅 趙惠芬 胡蓉芳 單位: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護理部